第九章 管子日话 (6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管子日话 (6 / 7)
        “画画是需要天赋的。写字也一样。我发现不少写字写得好的人画画得都不错。”于军说。

        “我们学校当时规定:学年累计三科挂科就要降级,四年累计五科挂科就拿不到**。我一想这样下去太危险了,于是就退学了。”

        “你既然学的是俄语,当初为什么不选择一个不学编程的专业呢?”秃头颇为不解地问戴眼镜的。

        “我们报志愿时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是明确只招收英语生的,这些学校在高考志愿填报书上标注得很清楚。可是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当时并没有对非英语考生设限,谁知道它开设哪些课程?这纯粹是坑爹。当时它如果说明白开哪些课,或者对非英语考生有个提示,我怎么会报这所学校?”虽然事隔多年,可是一提起这件事,戴眼镜的显得很气愤。他接着说:“我当时也琢磨过,学校当年只所以选择开设‘TurboPascal’高级语言编程这门课,可能是因为这本书是我们副院长编的。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本书的编写者有两位,一位叫唱江华,一位叫张益铎。我入学的时候院长是王墨林,过了半年,唱江华就升为院长了。”

        “我听说,在高校如果估计哪科要挂,给老师送点礼就能过。你怎么不给老师送礼?”于军问道。

        “哎,”戴眼镜的叹了口气,继续说:“哥们儿平生就是没学会这项本事。我也不知道计算机和制图老师家在哪儿住,总不能把礼送到老师办公室吧。我有个老乡,考试后估计哪科要挂,给老师买两条烟,就过了。”

        “过了给判多少分呢?”秃头对高校的游戏规则似乎不大了解。

        “60。一分不会多给。60分万岁嘛。”戴眼镜的回答。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腐朽了。”于军的语气像老年人一样显得心灰意冷。

        “哥们,你不知道,”戴眼镜的被话题勾起了兴致,似乎许多话不吐不快,“被动收礼的老师还算收敛的。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就明目张胆地索贿。”

        “这我可不信。老师难道能明着向学生要好处?”秃头一边摇头一边说。

        “你还不信?”戴眼镜的有些激动,“我当年入学上第一节课时,我们的俄语老师上课前十五分钟一句中国话没说,说的全是俄语。随后她用中国话告诉我们,大学期间要通过国家组织的四级俄语考试。考试非常难。‘你平时考试如果不行,到我这里还能通融通融。可是,四级考试如果过不去,你怎么办?’这是她的原话。你说,她所说的‘通融通融’是什么意思?”

        “中国语言太丰富。有些话不大好猜。这‘通融通融’恐怕话里有话。”于军一边摇头一边说。

        “十多年前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有档节目,叫《事事关心》。有个黑大的张军教授在那里作客播。当时我给他打过一个电话,让他讲讲大学老师收礼就不抓补考的事。他还真的讲了。可是,他在节目中并没有替这类老师感到羞耻。他辩解说,有些学生找到老师,尤其是女学生,热泪盈眶,梨花带雨,哭着求你放她一马。你能狠心拒绝吗?”戴眼镜的越说越气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