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管子日话 (5 / 7)
“老徐没少给她贴钱。你没见她这一段时间穿的戴的都不一样了?”大嫂的语气中似乎有点嫉妒的痕迹。
“老徐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呢?”戴鸭舌帽的问大嫂。
“在东宁开美容院的。一年不少挣。人家孩子在海参崴留学。”大嫂说起别人家的事来如数家珍。
于军不好意思听妇女间的这些闲言碎语,他背着手一边往里走,一边参观老宋这儿大棚的架构和棚内秧苗分布的格局。大棚顶部采用的是PC阳光板,两侧墙体上都贴着反光膜,南北两侧的门都开着,一是为了干活时进出方便,二是为了通气,因为现在的气温已经不低了。
于军走到大棚中间停了下来,他见这里有两名男工正在起苗。其中一名男工穿着很整洁,戴着一幅眼镜,看上去不像农民,倒像是作文职的。另一名是个秃头,个儿不高,赤裸着上身,将脱下的衬衫系在腰间。
戴眼镜的见到于军后,颇有礼貌地用俄语说了句“你好!”
一听这人的发音,于军就知道他是会俄语的,绝不是像一般民工那样只会打招呼这三、五句。他马上笑着用俄语回问了一句“你好!”
秃头笑着对戴眼镜的说:“这回你不用寂寞了。你俩用俄语侃吧!”
于军微微点了点头,问戴眼镜的:“您是专业学俄语的吧?”
“对。看来咱俩是同行。”
“学了几年俄语?”
“小孩没娘,说来话长。”戴眼镜的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我初中学了三年俄语,高中学三年。这就是六年。九四年参加高考,考入了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就是现在的齐齐哈尔大学前身。我当时在轻化系硅酸盐专业就读。当时大学校园里面都已开设了计算机课。可是我们学的不是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而是用一种叫做‘TurboPascal’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编程序。对一个俄语生而言,用英语来编程序无疑是用天书写作。理论课老师上完课就走,你有问题连他的影儿都摸不到;上机操作课的老师简直就是个‘二百五’,你问她问题她也不会。有时上课上到一半,她就去接孩子去了,课上根本没有老师教你。”
“中国高校扩招速度过快,师资队伍建设没有跟上。这确实是个问题。”秃头插话道。
“我们那时还没扩招呢,”戴眼镜的纠正道,“这些老师教不会你,他们自己一点责任不用负,到了期末考试,他抓你补考。我第一学期就挂了两科,计算机和机械制图。我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差,上高中时学立体几何就很吃力。好在经过一番努力赶上了。可是一到大学,学制图实在费劲。我在班级里面当时是有名的‘徒手作图’。人家按制图规则描若干个点,然后将点连成线,这是正确的方法。而我不懂这些规则。我照着其他同学绘图的轮廓徒手一画。我自己觉得能过关,可是制图老师一看就能发现毛病,每次都过不了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