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2 / 3)
张炎于词,推崇清空,反对质实,因为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清空的典范是周邦彦,词境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质实的标本是吴文英,如七宝楼台云云。
我们今天很难理解吴文英的词如何会被归入“质实”的一类,这或许是张炎对朦胧诗的写法太过陌生的缘故。吴文英与李商隐,他们的写法是与周邦彦不同的另一种清空,如同哥特式教堂的彩绘玻璃被正午的阳光投下的影子。
|3|
“玉老田荒”语出张炎《祝英台近·与周草窗话旧》:
水痕深,花信足。寂寞汉南树。转首青阴,芳事顿如许。不知多少消魂、夜来风雨。犹梦到、断红流处。
最无据。长年息影空山,愁入庾郎注释标题庾郎:庾信,事迹见第二十二章第四节。句。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几回听得啼鹃,不如归去。终不似、旧时鹦鹉。
这首词是南宋沦亡之后,张炎与周密唏嘘话旧之作,字里行间尽是辛酸的遗民之泪。“芳事顿如许”其实暗示着国事顿如许,“犹梦到、断红流处”不是对落花的哀思,而是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故国的哀思。复国无望,于是“玉老田荒,心事已迟暮”,但仍是宁愿如杜鹃啼血一般度过余生,而不肯做俯仰随人如桔槔的鹦鹉出仕新朝。
张炎很得意这首词,“玉田”之号便来自这首词中的“玉老田荒”一句,而王国维偏偏拿这一句来讥讽张炎,说他的词也是这种“玉老田荒”,意即弥漫着浓浓的暮气,病恹恹毫无新意与生机。
当然,张炎的词风远非“玉老田荒”四字所能囊括,实在是王国维破旧立新的心思太急切,抒发议论未免偏激一些。而张炎的词风之所以在清代浙西词派激荡出风生水起,也并不仅仅因为词艺本身。
康熙十一年(1672),朱彝尊编订《江湖载酒集》,以一首《解佩令·自题词集》开宗明义: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明清易代之际,朱彝尊以贫寒布衣之身广交天下奇人异士,以为可以恢复朱明故国,结果却只能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与消沉中糊口寄食于四方,这便是“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所概括的岁月。于是“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眼见得功业无成,只有填一些莺声燕语的小词来排遣悲愤,而自己哪曾真的有过偎红倚翠的生活呢?
这几句词里用到黄庭坚的一则故事:黄庭坚年轻时玩世不恭,写过很多低俗香艳的词,有高僧法秀劝诫他说:“笔墨劝淫,应堕犁舌地狱。”黄庭坚却辩解道“空中语耳”,意即自己所写的那些香艳场面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自己并不真是那样的人,不至于就会下地狱遭报应。朱彝尊说自己的词也是“空中语耳”,甚至是“空中传恨”,意即《江湖载酒集》里的那些“空中语”其实别有寄托,是借**来浇胸中垒块罢了,读者万不可当作艳词来看。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这几句自道词风:不学秦观和黄庭坚,与张炎的风格最近。“落拓江湖,且吩咐、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是说自己已注定功业无成,只有落拓江湖,借填词来自娱自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