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2 / 3)
幸而张鉴不曾成长为纨绔子弟,反而雅好文学,很欣赏姜夔的才华,所以姜夔足足有十年时间都是依附张鉴而生活的。纯粹出于富贵子弟无欲无求的善意,张鉴提出过要用纳捐的方式帮姜夔谋个出身,还想送给姜夔一份足以颐养天年的产业。姜夔拒不接受,只想与恩主保持单纯的文字之交。对于姜夔那种处境里的文人,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节操。而姜夔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当张鉴去世,他便只能打点行装,继续漂泊江湖。
对生活的不确定感伴随了姜夔的一生,使他不可能像苏轼、辛弃疾那样在赚够了功名与尊严的前提下为了遥不可及的理想而一往情深。我们看他在那一年的临安城里,在花市灯如昼的时节里,陆续写下的一组《鹧鸪天》:
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临安新年,人们照例依长幼之序轮番拜年,还要进椒柏酒,饮桃汤。听城外七宝山宁寿观,那个原名三茅堂的地方,唐代古钟照例敲响,一年时光就这样轻易过去了。四十三岁的词人竟然显出了老态,懒得接待客人,只愿在小院里静静地赏梅,小儿女却被新年的气氛弄得欢天喜地,学写郁垒、神荼两位门神的名字,偏偏这四个字笔画太繁,小孩子总也写不成样子。
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赏灯的日子是全年中的大日子,公子王孙以灯笼开道,乘着宝马香车,携着燕姬赵女,在仆人们的前呼后拥之下到处游赏。年逾不惑却无功名的词人自嘲地以“白头居士”自称,在烜赫车马的边缘,只有骑在肩上的小女儿与自己相伴。
“只有乘肩小女随”,这一句疑真疑幻,似写实又似用典。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有载,新年前后,临安城里有乘肩小女数十队,载歌载舞,以娱豪贵。吴文英的词里也写过“乘肩争看小腰身”,大约就像今天迪士尼的巡游仪仗队的场面。黄庭坚《陈留市隐》诗序有另外一则记载:陈留有一位刀镊工,带着一个七岁的小女儿,每天挣到的工钱就拿去与小女儿一起醉饱,然后簪花吹长笛,将小女儿架在肩上高高兴兴地回家。姜夔的词,或许两则典故兼用,又兼纪实,写自己在喧嚣之外的寂寞,亦写自己有小女乘肩的小小快乐。
下阕怀念起年轻时与恋人赏灯的日子,多年过去,换到“少年情事老来悲”的味道。当游人各自归去,夜色渐次清冷的时候,绵密的伤心油然涌上心头。
元夕不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