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3 / 3)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饮酒》组诗的写作背景,第三章里已有介绍。陶渊明的诗歌素以天真质朴著称,但这一首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而言并不易懂,因为它几乎句句都有典故。古人之所以毫无障碍,只因为这些典故在他们眼里简直算得上日常俗语了。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羲农”即伏羲、神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古人相信在伏羲与神农的时代里,天下人淳良质朴,毫无机心,世界是一个虽不甚丰裕却和谐美好的天堂。这样的时代久远而不可追回,当今的世界再也找不到几分真纯与朴素了。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孔子是鲁国人,故称鲁中叟,他忙于周游列国,兜售儒家学说,试图将那个礼坏乐崩的春秋社会改造成诗书礼乐的美好人间。可惜孔子始终不曾实现他的理想,《论语》这样记载他的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凤鸟与河图都是罕见的祥瑞,传说它们的出现预示太平盛世的降临。但是,任凭孔子如何在栖栖遑遑中奔走天下,凤鸟终是不至,河图终是不出,太平盛世的远景只有一天比一天遥远。

        幸而“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孔子的理想虽未实现,努力却并非徒劳。孔子既殁,“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洙水与泗水之滨再也听不到孔子的微言大义,遍地烽烟,终于一统天下的竟是暴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始皇焚书,文明经历浩劫。“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只有几位老翁勉力将儒家经典传至汉代。但是到了汉末,到了魏晋末年,“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经籍不须焚毁而自然无人愿意亲近。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这一联可以做两种解读,一是形容诗人欲求天下正道而处处碰壁,二是以两句分指二事:《晋书·王雅传》,王珣为儿子办婚礼,宾客盈门,车骑甚众,这时突然有消息传来,说王雅升任太子少傅,于是一大半宾客立即离开婚宴,驾车赶去王雅那里道贺。《晋书》于此有评价说:当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陶渊明所看到的社会,正是这样一副“终日驰车走”的样子。

        “不见所问津”典出《论语》:孔子将要渡河,不知道渡口所在,派弟子子路向正在附近耕田的长沮、桀溺两人请教。两人问道:“那边执辔驾车人是谁?”子路答道:“是孔丘。”两人再问:“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子路答道:“正是。”两人道:“那么他应该晓得渡口在哪里。”于是津渡成为一个象征,象征着天下正道。为陶渊明所哀叹的是,终日里只见到世人在蝇营狗苟中趋炎附势,再没有人关心天下正道的所在。只有饮酒解忧,“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宋书·隐逸传》讲,陶渊明待酒酿熟时,取头上的葛巾滤酒,滤完之后再把葛巾戴回头上。只要不从卫生角度考虑问题,我们会很欣赏陶渊明这种旷达不羁的名士风范。为了不负头上巾,陶渊明总是痛饮无休,并且不忘记叮嘱他人“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醉人醉语多谬误,请听者不必当真。

        |4|

        这是一首忧世之诗,尤其“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一联凸显出世道衰颓而正人君子无用武之地的苦恼。陶渊明避居田园,寄情诗酒,却毕竟按捺不住对龌龊时局的悲愤。所以陶渊明的诗歌看似忧生,实则满是深刻的忧世之意,每每鼓舞到后世陷入相似境遇的仁人君子。

        如清代初年,为明朝守节的傅山有诗说:“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褚彦即刘宋王朝的中书令褚渊(字彦回),帮助萧道成夺取政权,摇身变为萧齐王朝的开国功臣。《宋书·陶潜传》讲,自从刘裕窃取国祚,废晋建宋之后,陶渊明所著文章便一概以干支纪年,不奉刘宋正朔。傅山以褚彦回与陶渊明分别象征降清与守节的旧友,一憎一喜之间正是陶渊明的忧世之意。

        在传统认识里,忧世的格调应该是由诗歌来承载的,词不足以当之。正如深刻的乐思只能由交响乐来表现,不是流行歌曲所能够承载的。但王国维偏偏指出,如“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这样的词,与“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分明有着极其相似的忧世情怀,诗歌所承载的深刻也完全可以由词来表现。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出自冯延巳的一首《鹊踏枝》,全词已见于第十九章。这是一首闺怨主题的词,摹写一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情人的爱恨纠缠,貌似与忧世情怀毫无干系。寒食节正是踏青游春的时候,在古代的意义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情人节。而就是在这样的时节,她寂寞地枯守妆楼,看远方有百草千花,有士人与游女,不晓得她思念的人正在和谁家的女子一同游赏。

        只有以张惠言式捕捉言外之意的眼光,我们才可以体会出那潜藏在“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一语深处的忧世之意。在《离骚》所开创的美人香草的寓托传统里,对爱情的执着不舍,对情人的有怨而无悔,最与君子的社会担当无言暗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