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1 / 3)
        第二十章

        正中词除《鹊踏枝》《菩萨蛮》十数阕最煊赫外,如《醉花间》之“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余谓韦苏州之“流萤度高阁”、孟襄阳之“疏雨滴梧桐”不能过也。

        |1|

        冯延巳最出名的作品是《鹊踏枝》《菩萨蛮》词牌下的十几首词,王国维认为,非但这些主要作品很好,一些次要作品也属佳作,如《醉花间》有“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样的绝妙好辞,不在唐代大诗人韦应物“流萤度高阁”与孟浩然“疏雨滴梧桐”这样的千古名句之下。冯延巳《醉花间》全文如下: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

        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上阕写冬末春初的好风景,下阕感叹人生聚少离多、年华易逝,劝人劝己及时行乐。王国维将“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两句标举出来,和唐代五言诗中的名句比较。这两句确实很有唐人五言诗的味道:上句一个“衔”字,以细小的“动”反衬出无边的“静”,而在高高的树梢上,在广袤的天空背景下,一只鹊儿衔枝筑巢显得如此渺小,一种淡淡的伤感的气氛一下子就传达出来了;下句一个“明”字,以斜月的微明反衬出四下的幽暗,何况月斜而草寒,给人空旷、萧条、落寞的感受。短短十个字,看似简单,其实很见技巧、功力与心思。

        五言诗写景的手法,主要就是这种结构,在很平常的名词里边嵌入一个传神的动词。如谢灵运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就是这一结构的典范,一个“生”字看似平淡无奇,却使无数第一流的诗人为之倾倒,再也无法找出第二个动词来替代。韦应物的“流萤度高阁”和孟浩然的“疏雨滴梧桐”,同样属于这一类型。

        王国维做这番比较还有一层深意,是要抬高词的地位,将词和诗抬到同等的高度。五言古体诗是诗歌最古雅的一种体裁,韦应物和孟浩然同是唐代的五言高手,所以不难想象,如果冯延巳的小词在艺术高度上并不逊色于韦孟二人的五言佳作,词又如何不能与诗歌比肩呢?

        |2|

        韦应物出身于世代簪缨的关中望族,是最严格意义上的世家子弟。唐代制度,宫廷警卫分为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每卫置中郎将、郎将,皆由高官门荫子弟担任,韦应物年轻时便担任唐玄宗的卫队郎将,过的是飞扬跋扈、颐指气使的日子。倘若我们能见到当时的韦应物,一定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十足的恶少将来会成为一名以恬淡风格著称的诗人。韦应物晚年时偶遇一位杨姓故人,于是沧桑话旧,以一首《逢杨开府》道尽生平: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注释标题樗蒲(chūpú):在此指赌博。墀(chí):台阶。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一字都不识,饮酒肆顽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