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 (2 / 7)
那时的词就像我们时代里的流行歌曲一样,大家虽然爱听爱唱,却也都知道这只是不入流的低级趣味,不能和巴赫、贝多芬那些音乐相提并论。如果有国家领导人深谙古典音乐,我们会称道他的艺术修养,但如果他去创作流行歌曲,为流行歌曲填词,人们肯定会生出一种违和的感觉。
但是,流行歌曲为什么一定只能停留在下里巴人的位置呢?20世纪70年代,台湾音乐人李泰祥倡导大众歌曲,创作出一批其实很不大众的大众歌曲,至今仍在小圈子里传为经典;20世纪90年代,古典音乐出身的何训田屈尊创作流行歌曲,也很有几分超凡脱俗的味道。李泰祥、何训田创作的确实是流行歌曲,却已经完全不再是邓丽君、刘文正那种意义上的流行歌曲了。如果王国维可以评论他们的创作,一定也会用到“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这样的评语。李煜正是当时的李泰祥、何训田,只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些。
|3|
李煜的词原本也是歌女的词,是富贵生活里的一点可有可无的调剂,如《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箇。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首词如果拟一个现代的标题,可以叫作《一名歌女的一天》。她清早梳妆,轻轻地涂抹胭脂。“沈檀”即“沉檀”,是古代的口红;“些儿箇”是当时的口语,意为“一点点”。涂好口红,唇色如娇艳的花蕾(丁香颗),当她婉转歌唱起来,轻启的樱唇最惹人心动。待演唱结束,她卸下优雅,换上奔放,变成酒宴上最欢快的人,一任美酒泼溅在罗裙上。当她醉了,累了,斜倚绣床,那娇柔的姿态更无以复加。在醉意中嚼着红色的果子,娇笑着唾在情郎身上。
这首词虽然格调不高,却也见出了李煜的文学天才。写这一类题材,温庭筠最是本色当行,但温庭筠只能写出静态之美,李煜却可以写出动态的活灵活现。再如两首同样以歌女生活为主题的《菩萨蛮》:
其一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鸳鸯梦。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其二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未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梦迷春睡中。
第一首写出一场幽会:他悄悄潜入她的房间,看她在百无聊赖中娇柔的睡态,而她突然惊醒,笑盈盈地看着他,彼此有无限深情。第二首写出一段恋爱:吹奏着笙管的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因为她的心思全在他的身上;这样的爱意不敢在人前表露,只有眉目传情,秋波欲流;当宴会结束,歌吹结束,一段无言的情愫只好无奈地中断,徒然留下两处相思,在迷蒙的春雨中愈发不可自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