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供祖宗 (1 / 3)
辞旧迎新之年,鸭知水暖之月,爆竹烟花之日。
叫醒蓼蛇的不是闹钟,是一种比闹钟更流氓的东西——震天雷,咚啪啪啪……哗哗哗……一阵阵,一片片,烟花一响,大多是喜庆的日子,没错,就是大年初一。
他摸过手机,虚开一只眼看时间,嘟哝道:“到底是谁家啊?这么早,天还没亮就开始放炮邀请祖先吃饭,他家仙人都起这么早的吗?一年到头,为吃次冷猪肉也是挺不容易的。”
昨晚大年三十,先是吃肉喝酒,后是打麻将,几乎打了通宵麻将,还输了不少银子,这才刚睡下不到三小时,醒来全身麻麻的,鬼压床似的不能动弹,眼睛涩酸,胀胀的睁不开,睁开难受,极其不想睁开,感觉只要翻个身又能立马睡着。
从小教育初一天要起早,这也是村里的习俗,谁要是起晚了会被人说是懒惰,最被鄙视的就是懒惰,第一天懒惰,以后天天懒惰。
家人也在乒乒乓乓忙活,蓼蛇靠着坚强的意志力支撑起沉重的身体,床上坐起,左右开弓扇自己好几耳刮子,再猛甩几下沉重的头颅,方才稍微清醒,便下床收拾收拾,开始新的一天。
正所谓早起的虫儿有鸟儿吃,早起的蓼蛇有年糕粑粑吃。
今早最重要的是给祖宗供饭,家族风俗是大年三十供荤菜,大年初一供素食。初一早上供奉糯米粑粑,从蓼蛇记事起就是这样的,点香烧纸放炮请祖宗吃饭,祖宗吃完才轮到活人吃,很重要很神话的仪式。
话说这古老的年糕糯米粑粑,还没工业化的时候,是靠人工纯手工打制,工艺流程比较繁复,从泡糯米到蒸糯米再到舂细糯米饭,最后将成团的糯米饭,揉搓成尺许长的条形粑粑,白白胖胖的很可爱,摊在簸箕里凉凉阴干,变硬成一种砖头似的年糕粑粑。这种东西费时费力,一年中也只做一次,只有年前才会做,是为正月初一这天准备的,每次做很多,是希望能多吃点。储存是个大问题,那时没有冰箱,这难不倒农村人的智慧,将粑粑放水里浸泡起来,随意存放,还不用付电费,只需要定期换水,可以存放几个月之久。如若不换水,那粑粑能泡出屎臭味,无论是煮来吃,还是烤来吃,都有那种特殊味道,但没人讨厌这种味道,吃起来还是很香。
在不同的时代环境条件下,短缺和富于中臭和香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甚至分不清是臭还是香。
后来科技进步了,才使用机器制作,非常方便,只要想吃,到菜市场掏钱就能买到。但是这种流水线生产的年糕粑粑,无论是做成红糖醪糟的,白菜油渣的,还是白菜腊肉的,或者是蘸着花生酱,或者是蘸着白糖,都始终没有小时候的那种香甜软糯,吃不出手工的味道,闻不出手工的气息。
蓼蛇刚洗刷完毕,听显母亲德氏喊“蛇儿,来把粑粑端过去孝饭,堂屋里面摆四碗,外面堂口摆四碗。”这是要给已故的祖先供饭。
蓼蛇将年糕粑粑摆完,放好凳子椅子,这供饭程序算是完成,只等祖先来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