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乱世出英雄
聚落在深山,好处自然是远离了外面的战乱。这种地方设防代价昂贵,因为没啥主山脉,一座座山头就像地里冒出的竹笋,凌乱不堪,你总不能每个山顶都扎一堆人吧?所以就算是外面宣统下台,孙先生上任,还是洪宪复辟,护法大战,对于这里唯一的影响就是收粮的官府换了批人而已。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这里远离硝烟战火,却依旧免不了世事纷争。
山多了,豺狼虎豹也多了。
这里最大的猛兽不是老虎,是王财主。野兽吃人还吐骨头,他是整个吞下,吞下人的一生,进肚后还要给个差评:“瘦不拉几,一点都不好吃,鸡肋!”
我们不知道鸡肋是什么,我们只知道鸡是王财主家才有的生物,它长得像鸟,还会下蛋,比花布罗下的蛋还大。花布罗我没有见过,它们会把鸟巢建在高高的树顶,然后整天“布罗布罗”地叫唤。
当时我们一群小孩子中要是谁吃过花布罗的蛋,那他在伙伴中的威信一定会水涨船高。
小时候不懂,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种的粮,要给官府,还要给财主。后来才明白,整个村的土地,只属于两家人,一个姓王,一个姓黄。用了他们的地自然要交租金,“大头”不够粮食凑。这导致当时在我们心中长大后最想成为的有三个人:可以躺在家里收粮食的王财主和黄财主,以及能给自己造钱花的洪宪帝袁大头。
我不知道袁大头的脑袋到底有多大,我只知道王财主家的地很大,十几户人家要收割四五天的水田,只占了他家所有田地的十分之一。
我们从出生就注定了要给王财主种地,这是打娘胎就写好了的,白纸黑字,悬在祖屋的梁上。
村里的管事儿有幸见过,上面写着“叶氏嘉轩,生子诗和,诗和初生富贵,次生富华,富贵生道玉,道玉借王尚术师爷铜钱100,逾期未还,尚术大人海量,未追其责,只要求一年内还粮三担。”
100铜钱我没见过,三担米多少我倒是见过,就是六箩筐,我们一年的粮食。
道玉是我爷爷的爷爷,王财主是尚术孙子的孙子。只可惜道玉还不起三担米,因为他一年的收成大半给了官府。于是我们世世代代成了王财主家专业种地户。
五代人一起还粮,但欠下的却越来越多。一开始算的是粮,后来算的是房,现在算的是人。我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辈子要给王财主种地。
父亲也挣扎过,抗拒过,可又能怎么样?出去吧,外面硝烟四起,朝不保夕。不出去吧,只能种地,靠天吃饭。晚上除了数星星就是数着还剩下多少年得给王财主干活。
比起像蚂蟥一样附着在你人生中吸食生命的王财主,黄财主在隔壁聚落的人品倒是好得多。
他虽然也是个地主,但至少还是会考虑考虑民生的。至少收成不好时他会减租,并且不断地聘请说书人来村子里。拜他所赐,这片充满压榨与饥饿的山间留下一丝生气,我们悲惨命运的开端留下较多童趣。
黄财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跟了孙先生,二儿子跟了段祺瑞,小儿子跟了我们。
黄财主家是充满矛盾的,他们吃不了一口团圆饭。黄财主也是矛盾的,他一边压榨着农民一边又体谅着农民。甚至连黄财主的儿子也是矛盾的,大儿子要保护民主而二儿子反对民主。
至于他的小儿子黄国忠,和我们一样,只是想简简单单地活下去。可能对于简单活下去的定义我们不一样。他是想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活下去,我们是想吃得饱活下去。但我们都是想无忧无虑,不是吗?这也就是他愿意也能够融入我们的原因之一。
陈督军被赶走的那年我才十一岁,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
每月站满人的谷场空了四个月,因为黄财主大儿子把二儿子赶到了北方,而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被送到了南昌读书,他很伤心,也很孤独。
村长昨天被人叫去了县城,回来时带来一群没留辫子的人。他们个个虽然消瘦,但依旧魁梧。有的人脸色还布满伤痕,沟壑深处,隐约间能看见黑黄的牙齿。
“乱世出英雄,乱世出英雄啊!”村长在队伍前面,一边走,一边不听地对我们说着。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害怕,他现在十分谦卑,比见了黄财主还谦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