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呼吸之道 (5 / 11)
气息僵化,声音单一,语言的表现力差,这样,就不可能通过气息疾、徐、强、弱的
控制体现出声音厚、薄、虚、实、刚、柔、明、暗等变化,就掌握不了艺术语言富于魅力的表现手段,就没法更好地用真情去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气息的自如变化是更高意义上的美的追求、持久、稳劲的气息并不等于富有变化,气息如果不能够随情随内容而变,在较大幅度内收纵自如地控制,那么再强劲的气息都缺乏意义。除此之外,演员自如地控制呼吸还应表现在偷气、取气、换气、就气等多种气息控制的熟练程度上,只有娴熟地把握住各种具体呼吸控制的方式,才能真正做到自如地、得心应手地控制气息。”宝寅老师说完,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我接着问:“呼吸的调节有什么方法吗?”
宝寅老师喝完水,放下水杯,继续说:“当然有!呼吸调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深浅法
台词言语表达的丰富性决定了气息状态必须富有变化。进气量大,气息就吸得深,丹田用力就大。进气量小,气息相对吸得浅,丹田用力就小。在言语表现中,不同的情绪表现出不同的声音语气状态。因此要表现不同的声音色彩必须要有呼吸深浅变化的调节能力。学会丹田用力程度的不同控制。
(二)强弱法
台词言语表达声音的刚、柔与气息的强弱有关,与气息的深浅有关。气息的强弱变化,可以从吸气深浅、进气量的大小来调节。但气息强弱状态的调节,主要
还是呼气时的力度变化所至。比如,同样吸气深,气量大,在呼气时却可以根据声音需要来控制,较刚的声音气息较强,音量相对大,较柔的声音气息较弱,音量小。
(三)疾徐法
台词言语表达不同语态的表达方式决定了语速的不同变化。语速的变化与气息流速的变化有关。气息的疾徐一般通过吸气节律的快慢来调节。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语言表达时心理节奏与语速和吸气速度是基本吻合的。心理节奏快,吸气快,气息流速就快,语速也快。反之,心理节奏慢,吸气相对慢,气息流速就愠,语速也慢。当然也不排除快吸慢呼的可能。
(四)补气与气口
台词言语表达,气息应该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根据语言表达需要在语句当中或句子之间时常要灵活补气。补气分换气、偷气、抢气、就气几种情况。偷气,指短时无声吸气。用在句中或句尾顿挫、连接的空隙,进气快而少,不留痕迹.抢气,指在句中或句子间急促地吸气。有时为了表现某种紧急情况或强烈的情绪,吸气时会带有声音。就气,指语句虽有停顿,并不进气,而是调动肺内余气进行补充,顿挫后一气呵成,保证了语气的连贯和句子意思的完整性。气口则与补气的多少、语速的快慢、个人气息能力的强弱有关。补气时一定要找好气口,不能影响语意的连贯。一般语速快气口少,语速慢气口多。
台词言语表达过程中,情、气、声的完美结合是表达者追求的较高境界。俗话说“气随情变”。不同的感情色彩,总有不同的气息状态与之相对应。比如,爱的感情色彩,气息徐缓而深长,声音温和;悲的感情色彩,气息沉缓好像要用尽用竭,声音迟滞。因此气息的深浅、强弱、疾徐等变化都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