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面使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金面使者
        我身体都吓得僵住了,后背直冒冷汗,之前建设的心理防线险些要崩塌,突然传来二叔的声音:“哎哟我去,要把老子摔死了。”

        这下我听了个分明,声音是从前方左侧传来,我循着声音往前走,才看到在左手边石壁上居然还有一个小小的正方形入口,光线昏暗以至于我和敬杰走过去时都没有发现,我和敬杰猫着腰进去,内部是一个大概两平米的正方形空间,地上有两个像井口似的小洞并排着,小洞大概宽半米,声音就是从右边那个洞里传出来的。

        我走到那个洞前往下一看,竖洞大概有二十米深,二叔狼狈地坐在洞底一片白骨中。

        我朝洞底喊道:“二叔,你还好吗?”

        二叔回道:“好啥子好哦,你二叔差点摔死,你们俩赶紧用绳子把我拉上来再说。”

        我和敬杰废了好大力气把二叔从洞里救了出来,原来刚才我和敬杰走在前面,二叔发现侧边有个入口便走了进去,看到地上有个小洞,认为找到了敬生所说的进入墓穴的竖洞,走上去查看,可没看见旁边还有个用木盖覆盖的小洞,由于年代久远木盖早已腐朽,二叔一脚踩上去就烂了,整个人掉到那洞里,还好这洞狭小,二叔用身体撑住两边起到缓冲作用,并没有直直的掉进去,不然怕是已经摔死了。

        二叔在洞底听到我呼喊他,可当时摔到尾椎骨,疼到发不出声儿来,缓了一会儿才能动,而我听到的‘咯噔’怪响则是二叔在洞底活动时屁股底下白骨互相碰撞的声音,声音在矿洞中形成回声,变得恐怖骇人。

        二叔手掌擦破了皮,血迹斑斑,左脚好像也受伤了,一瘸一拐的。二叔说:“这洞底有白骨,数量不多,大概是两三个成年人尸体。如果说这白骨是诸葛亮当年挖到王侯墓的殉葬坑倒也说得通,可奇怪的是白骨底下居然全是煤炭,这殉葬坑内先填煤炭我是闻所未闻。”

        我说:“恐怕这洞不是个殉葬坑,而是个简易的冰井。《水经注》中有记载曹操在邺城造冰井台,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这冰井不光存储冰块,内部干冷也可用来放煤炭,诸葛亮在铁山炼铁造兵,必然会用到大量的煤炭,而四川地区湿气重,就造冰井来储存煤炭。可这冰井内怎么会有白骨呢?”

        无论是冰井还是殉葬坑,两个假说都会互相矛盾,我思前想后任是不得其解,二叔说:“先别想这哪来的死人骨头了,这另一个竖洞口能明显感觉有浑浊之气往外流动,就是敬生所说的下墓竖洞,我们先下去再说。”

        敬杰说:“二叔,我先下去探路。”二叔点头同意,敬杰从背包中拿出一飞虎爪,钢爪固定于井口边缘,顺着绳子下到那深不见底的冰井中。敬杰成功落脚后,在井底用头灯闪烁来示意我们一切安全,我和二叔收到指令后也陆续下去。

        冰井内空间狭小,阴冷晦暗,顺着绳子降到地面时我整个人冻得直哆嗦,我人还没缓过来紧接着是铺面而来的腐臭味,呛得我开始剧烈的咳嗽。这气味并没有尸臭那么夸张,更像是腐木与泥土混杂而成的浑浊气息。

        我用手捂住口鼻:“我去,这墓里的味儿也太酸爽了吧。”二叔这才想起什么似的,从裤兜里拿出一个小铁盒,二叔用双指沾了一些铁盒内的黑青色膏状物,随后扒开我捂住口鼻的手,将那膏状物涂抹在我人中的位置。我顿时一阵干呕,感觉快臭晕过去:“二叔你给我涂得什么东西啊?!比屎还臭!你要整死我啊。”

        二叔说:“臭就对了!你别急,等一会儿就没味道了。这叫止噏泥,古时候没有防毒面具,棺椁内晦气冲天,气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人可能直接被熏昏过去,某个盗墓门派就发明了这种能麻痹嗅觉的膏药。

        本是开棺之前才会用,你没倒过斗,我怕你在墓室内被熏久了会晕过去,就先拿给你用着。这药里好像有一味是鸡屎,还是牛屎,所以臭一点儿那是正常的,你忍一会儿就不臭了。”

        过了十几秒,鼻下那股难闻的臭味果然逐渐消失,而且墓室里那股酸腐之气也一点都闻不到了,顿时舒服了不少。

        此刻我和二叔头顶上是冰井,前方则是长长的砖石墓道,敬杰在前探路,已走到墓道尽头。

        “二叔,这边有好多人头像。”敬杰的声音在前方传来,我和二叔连忙跟上去。墓道尽头后是高两米左右,面积约有一个篮球场的长方形墓室,墓室正中铺有道路,道路两侧各有两个巨型金面青铜人头,人头皆面朝中心道路,两两对视。人头后方摆放着各类陪葬品,金器、象牙、铜鍪以及大量海贝堆积成山。

        我们走向左侧最近的一个青铜人头,那人头高半米,宽一米左右,整个人头近似正方体,眼睛处各伸出一根半米长的圆柱,耳朵则往两侧展开如翅膀一般,人像面部还有纯金面具覆盖。

        “这青铜人头和三星堆出土的十分相似,这墓应该是古蜀国的。”二叔说道。

        我说:“我也在书中看到过这种奇异的人头像,此种人头双眼向外突出而且没有瞳孔,所以有很多人认为古蜀国与玛雅文明一样与外星文明有关联,不过现在一般认为这种人头像象征着古蜀国的巫师祭祀,而这种佩戴面具的又称为金面使者,可能象征着更高的职位。”

        我突然回想起王敬生带回来的半张帛书:“可是这就冲突了啊,堂哥带出的帛书上使用的是鸟虫篆,那是楚国帛书。这楚帛书怎么会在一个古蜀国墓里?”

        二叔说:“古蜀国历史上有没有和楚国有关系的王侯?这方面你懂得不是很多吗。”

        我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古蜀国因为地理条件与外界隔绝,关于蜀地的记载也大都从中原各地得来,随着古蜀国末期成都平原洪水爆发,整个古蜀国也消失在历史河流中,古蜀历史神秘莫测,根本无迹可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