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痛失机会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痛失机会 (2 / 2)
        分兵有弱点,也有好处。从西北向东、东南用兵自古占有优势,分兵策略可行,因为占有地理上的制高点,易守难攻,反而牵住了对手更大的精力和兵力。

        时间很快,转眼就过年了。

        过年后的秦军短暂休整后,在白起的带领下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选择了乘胜追击。战争持续的时间很长,战果也很丰盛。楚国鄢(河南鄢陵县)、邓(湖北襄樊)等五座城池。注意,这个时候的秦国很有策略,迁移了大批罪犯到这些地方,目的就是彻底巩固形势。所谓的罪犯也不是罪大恶极的人忙不过是反了小错,或者战犯,给他们一个机会,赢得一个未来,自己还巩固地盘。可以说秦国的策略很正确,让天下人能够安定下来。

        很快又是一年,白起是一个用兵入神的战神,深谙用兵之道,兵分三路迅速杀入楚境,直逼楚国的都城郢都(应该是湖北荆州,楚国经常迁都),很快攻占楚国都城郢都,并烧毁了楚王的坟墓夷陵。

        楚军兵败如山倒,无力再战,一路退到陈(河南淮阳)。

        白起又给自己的军事生涯点了一个赞。白起的兵马仅有区区几万人,楚国全国的军队号称百万之众,又是防守方,怎么看这一战也不容易打。

        白起就是白起,他毫不在乎,认为一是楚国政治上已经混乱多年,重用权臣,不用贤臣,著名的屈原两次被流放,因为他想和苏秦一块搞合纵;二是楚国经济上凋零,多年以来,没有人重视,只是享受人生,二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城池依旧破烂;三是军事上是纸老虎,当时处于战国时代,各国都出现了代表性的领军人物,可楚国一直没有,因为他的制度不允许强有力的军事人物出现;四是老百姓不拥护,因为生活条件上不去,大家怨声载道,从屈原的楚辞就可以看出来,没有忠君爱国的思想;五是顺江而下,乘胜追击,有余威尚在,军心不稳,可取胜。

        白起胜了,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屈原死了,纵身投入了汨罗江。

        可是,人生如戏,一个小小的变动,导致了历史的走向。

        不知道什么原因,秦国撤兵了,并没有彻底拿下楚国。

        当时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彻底将楚国拿下,迅速稳定下来,拥有秦国和楚国的地盘,天下垂手可得。按照白起的做法,不应该看不到这一点,也不会缩手不干。恐怕还是有人从中作梗,怕白起功高震主,怕白起威震楚国,怕白起成了又一个楚王。

        羡慕嫉妒恨,总是历史的常态。

        区区一个白起,打下楚国,可以让他调离楚国,不是设置了南郡吗?又南郡在,就有秦国任命的官员在。秦国的制度很好,是有任期的任命,不是长期饭票的分封诸侯。

        可以,历史总是这么无奈。

        秦昭襄王第一次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