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宣王败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章 宣王败家
        太子静即位,称之为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有周公和召工的辅佐,政治清明,先祖遗风重现。纳闷的是,当时周厉王不作为的时候,周公在哪?太子静四处躲藏的时候,周公在哪?周厉王在彘等死的时候,周公在哪?

        领导不作为的时候,贤明的臣子就会都躲得远远的。因为贤臣不用,说多了反而会召来祸害,都闭口不言,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周公和召工是鲜明的代表,不一定是一个人。武王伐纣的时候,周公和召工都在,是周武王的弟弟,结果过了八辈子了,还在辅佐周宣王。这个道理讲不通。在没有记载的年代,塑造出一个典型人物来,口口相传的业绩归到一个人身上,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诉求。

        周厉王虽然很特殊,但是作为一位君主,还是追求开疆扩土的。频频用兵的后果就是国库空虚,又与民争利,引起了民众的不满,才导致了武力反抗周厉王的后果。周宣王接班后,面对的是经济凋敝、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的局面,没有办法,好在有贤臣的辅佐,时局开始出现好转,王室的威信逐渐恢复,号称宣王中兴。

        军事上,征伐猃狁、西戎、淮夷、楚国,缺德了有一定的胜利,赢得了较高的威信。

        公元前825年,任命秦仲率兵攻打西戎,给了秦人一个发展的机会。公元前823年,秦庄公兄弟五人继承先父遗志,苦斗西戎,终于打败西戎,自己还赢得了甘肃一带的土地,为秦人攒了一个家底。

        猃狁是北方的少数民族,经常带着兵马来周朝串门,顺便拿点东西回去,习惯了。打西戎的时候,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五年,又来了,前锋部队直达陕西泾阳。这次,周宣王可不干了,欺负人没这么欺负的,揍他!召集诸侯们一块上手,很快,被赶到甘肃平凉去了,又是秦人镇守的前沿阵地。

        早在周厉王的时候,淮河一带的小诸侯国就不安定,经常没事的时候挑衅,甚至饮马洛水。周厉王多次派兵较量,胜负各半,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特别是徐国,威信很高,隐约有成就大事的苗头。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五年,下定决心,派兵彻底打败了淮夷各国,稳定了时局。

        周昭王屡次征伐楚国,没有结果,最后自己还实在外面。周宣王这次发挥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公元前823年,周宣王五年,重兵压境,一举攻克楚国,楚国无奈臣服。

        一系列的战争都发生在周宣王初年时期,君明臣贤,一派太平气象,甚至后宫也有贤人。周宣王的王后姜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很是贤惠。有一段时间,周宣王很宠幸姜后,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姜后就摘掉簪子、镯子等首饰,去教导宫廷礼仪的地方请罪,并请转告周宣王,说因为自己打扮的原因让周宣王生了淫逸之心,是自己的罪过,长此以往,势必铺张浪费,天下大乱。周宣王闻听,很是感动,就更加励精图治。姜后脱簪的故事影响了早期风气。周宣王更是规范了以大篆为主流的文字,以后的秦朝统一文字也是在此基础上改行的小篆,为周王室的巩固奠定了基础。

        然而,好日子不长,慢慢周宣王的心思发生了改变。

        周宣王时代开始了,但很快又结束了。

        前期有贤臣的辅佐,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公元前817年,十一年的时候,鲁武公带着长子公子括和少子公子戏来朝见。可见,当时很多诸侯都不拿周王室当回事,偶尔有一个过来串串门,历史上还要记一笔。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说不清。几人见面,周宣王就十分喜爱公子,要求鲁武公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是不符合礼制的,废长立幼势必留下后患。一个大臣看不过去,就劝谏周宣王,但是不听。鲁武公回国后去世,果然公子戏继位,称之为鲁懿公。事情不会就这么过去,十年后,公元前807年,公子括的儿子伯御纠集一部分人寻机杀死鲁懿公,自立为鲁废公。再十年,公元前797,气不过的周宣王派兵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伯御。国君没有了,但是君位不能空着,周宣王也不知道谁干比较好,就问鲁国的大臣们,大臣们没有办法,公子括一脉的人肯定不行,鲁懿公也没有留下继承人,只好立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为君,史称鲁孝公。

        这一番神操作,一点科技含量也没有,甚至连一点意图也没有,纯粹是周宣王的个人好恶引起的。不负责任的率性而为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从而之后,诸侯们都很看不起周宣王,抗命之事时有发生。因为大家都清楚,能干涉鲁国内政,就能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一旦出点事情,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全部泡汤。

        满足的周宣王很得意,贤臣估计也去世了,自己能够说了算啦。想咋干就咋干吧,突出的一点是废弃了应有的先王礼仪。这在当时是大问题,中央集权不牢固,哥们感情靠不住,维系王室和诸侯之间平衡的就是约定成俗的礼仪。谁也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落得个历史骂名。结果可好,周宣王这哥们自毁长城,自己把礼仪废了。你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别人谁还拿你当回事。关系不错的虢文公劝说他这样办不行,就是不听。不听,就没有说啦!好在基础还在,悠闲了好多年。

        到了周宣王晚年的时候,更加任性。频频和西戎开战,打了一架,败了,接着打,还是败了。尤其是和姜戎的一战,全军覆没,侥幸逃命回来,结果,威信更是一落千丈。

        打了败仗,兵源不足。周宣王让人统计太原的民户,估计是想扩充兵源。可这不是一个王应该干的事,想干可以安排别人,哪有自己干的,矛盾直接面对面,没有一点缓冲。还是有人劝他,这次是一个叫仲山甫的人,结果还是不听。不听大臣的劝谏,他家就开始不说话,爱咋滴咋滴吧,境况越发恶化。

        公元前782年,终于到了四十六年,周宣王死了。他的儿子周幽王即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