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章 牧野之战 (1 / 2)
联系上文的武王结阵的情况,再三要求,整齐划一的行进,这不是常规的战斗阵型。军事队形如果这样,纯粹是个傻子。如果是耀武扬威到可以说得过去,说明此时的朝歌已经是四面楚歌,最主要的还是心理战和情报站。显然,周武王不傻。你看,武王的兵力少,并且是攻城的一方,没有带上攻城工具,也没有打长期战争的准备,就这样“一二一”的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推进,完全是知道纣王的底细。
知道大局已定,只不过是个形势。形势逼人,谁也无可奈何。得胜者的姿态还没有得胜已经摆了出来,纣王估计也就剩下为数不多的拥护者了。武王伐纣,与其说是军事,不如说是政治。结局明了,纣王大势已去。
不过,纣王应该还有一定的势力,否则不会集结起70万军队。70万军队哪能一击即溃。估计是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已经投降了武王,就等着临阵倒戈,赚开城门的,大多数是观望的,一看形势不对,立即随风倒,少数坚定的拥护纣王的也无济于事,只能在乱军中保护纣王退至城中。估计周王的主力部队不在都城附近,而是另有他用,仓皇组织起来的奴隶大军根本形不成战斗力。商纣王的战略布局是有问题的,或者说被周钻了空子。成败论英雄,结局很重要。
应该说的是,纣王在关键的时候还是勇敢地站出来了,亲自领兵上阵督导70万大军。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将士用命,结局不一定怎样。当然,这是就牧野之战猜测的。其实,大局已定,什么时候等决战的时候就晚了。不过,纣王在关键的时候,绳索已经套在脖子上的时候,还知道用力蹬两下腿,也还算行。纣王不是一个不作为的君主,只是大厦将倾。
注意,注意,请特别注意!武王要进城了,不是攻占,而是大摇大摆的进入,大家还夹道欢迎。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武王会摆出那样一幅队形。因为这不是一场战争,就是一场盛大的入城仪式。
入城仪式正式开始了,看看,人家准备的多么充分!
武王手持大白旗指挥诸侯,诸侯们拜手致敬,武王也拱手还礼,没有敢不恭敬的。武王来到了朝歌,老百姓都到城外去迎候。武王派大臣向原来的殷商百姓宣告,上天赐福给大家,战争已经结束,大家安心生活。老百姓们拜手、稽首两次,武王遥遥还礼拜谢。
这里科普一下那时候的礼节。
拱手,大家都知道是站立着拱手。
拜手,跪而拱手,头俯至手,与心平。
稽首,即拜而拱手下至于地,头亦下至于地。
从行礼来看,可以看出人们的地位,也能看出武王更重视老百姓,还还礼拜谢。
武王进城后,没有寻找金银珠宝,也没有搜集地图典籍,而是直奔鹿台,就是纣王自焚的地方。
估计是那时候没有油,自焚也不彻底,纣王还留了个全尸。正好,武王亲自在车上连射三箭,下车后用宝剑刺,随后用黄色的大钺砍下纣王的脑袋,挂在指挥作战的大白旗上面示众。又到了纣王宠幸的妲己等人处,发现都已经上吊自杀了,依旧是连射三箭,用宝剑刺,随后用黑色的钺砍下脑袋,挂在小白旗上示众。做完这一切,出城,回到军中。
盛大的进城仪式,宣告了一个新的王朝的开始,也宣告了胜利者的到来。
很威风,大小诸侯胆战心惊。
很气派,武王姬发意气风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