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7章 战略布局 (1 / 2)
西伯昌刑满释放,没有选择对付纣王,也没有选择对付费仲,连小人物崇侯虎也没有对付。仅仅是借机提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要求,就是废除炮烙刑法。纣王在高兴之余,居然答应了,也就上了西伯昌的当。这是打了自己的脸,还让西伯昌落了个好人。
西伯昌的思考没有白费。名声很重要,这就是政治的一部分。
从现在开始,西伯昌选择了革命,从一个制度开始革命。也是从现在开始,西伯昌已经胜利了。
西伯昌在监狱里的思考没有白费,仔细推演了一下神秘的易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在封闭的环境里,没有变成白痴和疯子,还拥有了一项终身受用的特技,预测。这项特殊的技能,现在人看好几年都看不懂,稍微有些懂得,还美名其曰为神棍,到处给人预测人生,赚了一大笔,不仅是钱,还有尊敬。
易经看不懂,不一定是古人比我们聪明。
我们的语言系统变得太多。仅仅一个汉字的书写就有楔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更何况当时没有纸笔,书写的都是像密码一样的略写词,肯定和流行的普通话不一样,历朝历代又不断变化,已经面目全非,像外文,甚至外星语言了。当时,西伯昌在陕西,商纣王在山西,两个人一个是陕西腔,一个是山西味,统一的不过是文字。
我们的立场不一样。古人的立场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中观察得出一系列预测来判断天气的好坏,后来慢慢变成了预测事情的好坏。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出发点是预测我们升官发财,可惜易经没有研究这个,后人也没有调整,几千年了,大不相同了。古人依据当时的情况来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我们依靠现在的情况来分析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如果预测的是四肢着地的东西飞快的运动,古人首先想到的是马、狗、兔子等,在这个范围内再分析,我们想到的是车。如果预测一本书呢?那个时候没有纸张,哪来的书,古人岂不是要猜测树皮?
我们的工具不一样。易经有好几种,我们现在用的不知道改变了多少内容的东西。简单实用的都被改变了,留下的多是故弄玄虚,故意不让你明白你的东西。因为,玄学家要保持自己的神秘和力量,所谓的法不传六耳。
好在西伯昌知道自己的易经很好使,明确了自己的道路,也明白了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和道理。有了理论上的指导,西伯昌为人做事很不一般。这一点让人很佩服,诸侯大佬们有了难以裁决的问题,都来请教他。西伯昌名声大振。
公元前1059年,受命元年,有两个小诸侯国,一个叫虞(山西平陆一带),一个叫芮(陕西大荔一带),两个小国的人因为地少,对土地看得很重,相互之间经常因为土地的边界闹纠纷。他们觉得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想去找西伯昌请教一下。到了周国,还没有见到西伯昌,发现周国的人们从来都没有这些事,互相谦让。于是,很惭愧,连西伯昌的面都没有见,谦让着回去了。
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件事一时传得纷纷扬扬的,一下子大家都知道了。
诸侯大佬们私底下都暗自议论,认为这是一个预兆,西伯昌该拥有天下,天命在周。这一年,西伯昌在位42年的时候,公开举起了旗帜,后称为周文王。年号“受命”。听听,这个年号就是有不臣之心,西伯昌的野心暴露无遗,也证明当时的周已经成了气候,大家心里比较认同和服从。
尤其我们看看两个小国的纷争就很有意思了。
两个小国怎么出现了同一类问题?这个让人值得深思。土地边界问题,直到现在还存在纠纷,经常因为这个原因兄弟反目。为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分地的时候,在边界打一个洞,里面填上石灰。石灰埋在土里,遇见水后越变越硬,就成为坚固的一个柱形,俗称“灰橛”。遇到纠纷,找到公证人或者有威望的让人见证,当面挖出来,就知道分界线在哪。那个时候有没有类似的解决办法,不得而知。奇怪的是仅仅有两个小国想通过西伯昌解决这件事,还一个是西伯昌附近陕西的一个,一个是商纣王山西的一个。人为运作的事情很明显,便于宣传。
果然,很快大佬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