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天下一家
帝位在不同的人之间流转,就像游戏中的一块手帕,跑着跑着,不知丢到谁的身后。
帝舜向上天推荐大禹担任天子。时间等的很长,十七年后,帝舜死了。办了三年的丧事后,帝禹也仿照帝舜的做法,让位给帝舜的儿子商均,跑到阳城躲了起来,大佬们同样有事去向帝禹请示,于是举行了一番仪式,帝禹就称帝了。国号叫夏。帝禹称帝后举荐皋陶做继承人,可皋陶不久就死啦,就封邑给他的儿子们。让其中一个叫益的管理朝政。出了大力气的皋陶没有接班,也不会接班,烫手山药传到了益的手里了。益是皋陶的儿子。
帝禹当了十年,巡视的时候死在了会稽。死前,把天下托付给了益。也办了三年丧事,丧事完毕,益也仿照先例,把帝位让给了帝禹的儿子启,自己躲到了箕山。帝禹的儿子很受大佬们的拥护,不信服益,纷纷说“我们拥护的是君王帝禹的儿子启。”于是,启继位。王启继位后,东方一个叫有扈氏的部族不服。王启举兵讨伐,临行前举行了隆重的誓师大会,讲话稿就是《甘誓》。为什么叫甘呢,因为在甘打的仗。誓词的大概意思就是杀杀杀。有扈氏不好,该杀;战士们不努力,该杀;不听从命令的,该杀。杀字出口,天崩地裂。意思很明白,谁不听话谁掉脑袋。
同样的戏码,同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结局。
如果背后没有帝禹势力的支持,结局绝对不会是这样。
帝禹已经是谁也不敢反对的人物,谁也明白,给商均只是一种纯粹的表态。商均能够留一条命已经是万幸了,要知道鲧是死在谁手里的。商均无话可说。帝禹也没有想以前的帝王一样礼遇他们的后代,以共享天下的姿态给予应有的尊重。完全忽略了他们。没你们的事啦,一边玩去吧!自生自灭,做个常人就够了。
皋陶所作所为让帝禹很满意,不得不对皋陶做出安排,否则无法让各位大臣们心安。皋陶绝对是没有接班的意图的,年龄大了,只想保子孙后代平安就好了。相信,皋陶的儿子益也是明白人,也知道事不可为,但是没有办法,只能当出头的椽子。当就当吧,我不作为,不眼睛盯着不放,最多说我无能。无能也是一种态度。无能能够保得身家性命,我不说话,我干不了活,大家都很自觉地向启汇报工作,我不躲到路途与好走的河边,大家坐船来得快,我躲到深山里面去,让你找不到,即便找得到,也不好找。态度很明确,我不干,坚决的不干。态度有时候比能力更重要。
大佬们的观念也很明显。拥护帝禹的一切,才能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我们是利益共同体,就应该这样,大家都这样就说明了一切。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我们躲得远远的,免得引火烧身。你说拥护谁,当然是共同利益的代表启。
有的人不懂政治,看不明白时局,比如有扈氏,忠心耿耿,一心按照老办法拥护有德的人,结果成了一只鸡,给猴看的鸡。杀字令一出,格局动荡。从此,天下变了。原来,虽然是想给儿子,但是总要堵住大家的嘴,还得走程序。现在程序改了,就是儿子的事情啦。天下人多有不服,但敢怒不敢言。因为权力已经过于集中。
家天下的时代来临了。
抢是最好的手段,等是最没用的方式。
王启死了。儿子很多,谁来干呢?没有嫡长子的规矩,也没有庞大的官僚集团的支持。继位的正常程序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只是说,儿子接班。那就抢吧,谁抢了是谁的。反正不是老百姓的。儿子们开始大打出手,谁的拳头硬,谁就能更硬。
大儿子太康首先发力,利用年长的优势先声夺人,当了王。王太康当王后,游乐失去了政权。政权被谁夺了,没有人知道。跟定是看不惯家天下的人,找准机会发力。
历史出现了短暂的空白。当政者不会出现空白。因为后世都是家天下,这么一位英雄救只好埋没了。
王太康的兄弟五人如丧家之犬逃离都城,除了悲伤的唱个歌,没有什么作为。就等着太康翻身。
后来,王太康还是死了。弟弟仲康继位。太康的儿子呢?要么是岁数小,没有竞争力,要么是当时趁王太康游乐时作乱的是仲康。不知道什么原因,仲康当了头。
王仲康拿羲和说事。掌握天文历法,就是掌握上天的旨意,自己喝酒误事,**,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说白了,一句话,没有把握称王的上天旨意很好的表示出来。该死。恰好,有一次日食没有预报准确。拿住了羲和的命脉,工作不力。工作干不好,换掉就行了呗!不行,要杀头。杀头,一道旨意就行了呗!不行,派兵征伐。
羲和在一开始管理历法的时候就干得不错,让当政者喜欢,让老百姓佩服,很好的指导了农业生产。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干得不好了呢?不是干不好,是干得不满意。没有其他的理由。
喝酒误事肯定是一种托词。手底下那么多人干活呢,自己喝点酒有什么大关系。肯定是不仅不支持,甚至还反对,政治立场不坚定,贯彻命令不彻底,违背了王仲康的意图。或者牵涉进去了王太康和王仲康的权力角逐,支持的一方败了,自己也就完了。
日食这玩意,在当时应该很难掌握的准确。日食也不是一个好兆头,有这个现象,肯定是人心不稳,是改朝换代的象征,王仲康想利用这件事做文章。羲和不配合,不配合就该死。
羲和也不是简单人物,是帝尧时期就在的多年的重臣。有自己的封地和势力,拿下羲和是很有震慑力的。政见不同的两个人终究是走到了对立面上。羲和的结局只有死。
一战定天下。
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敢反对,王位的继承也具有惯性。既然大家无力反抗,你们自己玩吧。
这么一玩,好几代。风平浪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