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君臣议政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8章 君臣议政 (3 / 3)
        三是没有机会。别人都在积极发言,自己插不进嘴去。既然别人都说得挺好,自己再说,也是画蛇添足,没有必要,还不如不说。看排名,比皋陶要高,否则不会说大禹、伯夷、皋陶三人讨论。但是没有抓住机会,让皋陶先拔一筹。

        第二,皋陶的言外之音。

        一开始,切入的时候是站在臣子的角度上的。前两句话都是如此,是肺腑之言,还是引子就不确定了。从第三句话开始,就变了味。完全是要求君主应该怎么做的啦!

        皋陶的话很艺术。能够让人想反驳也无从反驳。本来讲的就是做人和做事的道理,既便讲的是陛下的身上,也是可以说是谏言。这一番话,滴水不漏,左右逢源,端得是高手。

        九种德行的描述,看似准确,其实飘渺。都是华而不实的,没有具体操作性的,看一个人是否这样根本没有评判标准。用一堆毫无营养的话忽悠,目的显然不纯洁。甚至,怀疑这是用高尚的、纯洁的、高不可攀的道德水准来质疑帝舜的领导。

        更干脆的是,皋陶直白的说,我这些话能够成功执行吗?这简直就是质问。质问谁?当然是当政者的帝舜。就差指着鼻子说,你说,你能做到吗。

        更妙的还有最后一句,一下子又很谦虚了,低眉顺目的表示自己并没有很高的才智,不过是就事论事,发表一下感慨。变脸之快,堪称一绝。一会儿是雷霆震怒,一会儿是春风和煦,不由得令人瞠目结舌。要么是还想充当墙头草,怕帝舜秋后算账;要么是暗地里恭维一下大禹,我比您差远了,不过是耍耍嘴皮子。恐怕还是后者的可能性大。

        流着哈喇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这只是一种以小人之心为君子之腹的揣测。或许更准确的来说,皋陶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一身正气,不管面对谁,都是要求讲正气、干正事,说得是肺腑之言,也是至理名言。就像他说得那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三条以上,家安后就天下太平了。这个人是一心想治理天下的人,是全身心投入工作,谋求大治的。

        第三,大禹的步步紧逼。

        大禹说了四句话。每句话有每句话的作用。

        第一句话,引出干了什么活。要知道,大禹治水才是无上的功德。引出干了什么实际的活,就是贬舜扬己。

        第二句话,给皋陶定调。现行表态,说皋陶说得真好,也确实是好。堵住了帝舜的嘴,想说不好不可能,想要转移话题,被精准拦截,失去了机会。

        第三句话,更是厉害,毫不掩饰的剑指帝舜。这些说得对的德行,连帝舜也做不到,并把以前帝舜所做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予以驳斥。灌兜、三苗部族等等,简直就是指着鼻子大口破骂。人要脸,树要皮,这是撕破脸皮的节奏。

        第四句话,干脆直接拍板了。不等帝舜发话,直接就说行,没问题,完全可以。这是完全替代了帝舜的表现,是对帝舜的无视,是大禹底气的表现。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并不是拍板,是明目张胆的打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