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冬片和大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五 冬片和大叶
        下午到朋友在福鼎的办公点喝茶,从生产到销售到终端,喝茶品茗玩茶,不同层面,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感觉自己废话真多,但收获也大,与人学习是最快的途径。

        再聊冬片和大叶的悬案,这个问题也是新概念搞出来的,对于新的东西如果有市场,初期免不了有些混乱和炒作,但不妨碍茶友们的热情。

        好的大叶其实是荒野春茶,在采过银针和牡丹后的春末,树上还有一些大张的叶子,也不多,一枝上面一两片而已,叶片大而比较薄,口感糯甜,其次的是茶树砍了之后新长出来的叶子,叶张也比较大,最次的是修剪或者砍下来的树枝上的叶子,也不要浪费了。

        市场上能把大叶卖到5000一斤令人咋舌,也是本事,

        但守住一座山,默默去研发,背后的寂寥,世人也不一定知道。

        冬片则是寒露霜降后,叶片其实角质化了,但叶脉上管道粗大,内含还是丰富的,香味特别,口感冰甜,有时还会炒一下,就还有炒香。

        冬片和大叶并不是常规品种,缠着一直问,有点泡题了,其实这就像为什么人会吃猪肉牛羊肉比较多,而其他肉类比较少一样的,是长期的筛选优化的结果,茶肯定是嫩的比较好啊。但凡事爱问来龙去脉,也喜欢追究细枝末节,不去尝试一番,不肯直接接受约定俗成,倒也发现不少有趣的旁径,没少被学院派说:不务正业。

        的确要想完全的创新,走出蹊径,那有那么容易?多数路前人已经走过,而且证明了行不通,但万一有漏的呢?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错了,便换条路再走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科学的进步从好奇开始。

        朋友取出一些老茶来品尝,结束了冬片和大叶的讨论。

        不过想哥悄悄告诉我,明年他来试试做点大叶,因为大叶口感比较雅致偏淡,如果在堆香时多一点时间呢?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又成功祸害一个。

        早期白茶多出口,留下来的不多。如果存放不好有的已经坏掉,有的多少有点仓味,仓味不持久的还算好,但仓味可不是老白茶特有的味道,白茶任何时候都应该干干净净的,君子嘛。

        现在比较注意存放条件了,再过10年20年,存放良好的老白茶应该会多一点吧。

        90后的工作人员小林转过来,这里的同姓家门可真多,难道我祖先也是福建的?逮住他聊了几句,原来也是爱学习的同道中人。

        问及是否枣香和药香不能同时出现?笑笑说:

        “个人觉得泡易出药香,煮易出枣香,当然年份要够,”想想好像是。

        寿眉的三年花香,五,八年的荷粽香,八年以上的药枣香,一起陪着让时光流逝,蓦然回首,仍是芬芳馥郁。

        同饮的朋友笑我们怎么聊得那么细?

        君不见创意都是碰撞出来的啊,一个问题多种方向,打开思路才能创意无限!

        我们也兴致勃勃的分享了2020年的春寿眉冰萃,2009的贡眉铁饼袋泡,用新茶来制作抹茶的事情,重在尝试,不问东西,未来一个的新的市场被开发出来也说不定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