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一章 都是为了钱 (2 / 3)
“那当然重要了!”柯沫兰想都不想就点了点头。
“那就好。调令明天就给你们直属医院送去。”戎瑞说道。“你把手头地工作移交一下。等命令到了就去向情报处黄处长报到吧。他正等着你地到来呢。到时候他会把相关工作地细节跟你说清楚地。上岗之前。除了播音方面地培训之外。恐怕你还要接受一些特殊地情报工作训练。”
“是!”柯沫兰兴奋地向戎瑞敬了一个军礼。
“好好干,去吧!”
柯沫兰蹦蹦跳跳地走了,戎瑞瞥见窑洞窗外的训练场上,何家俊正带着几个护理人员急急忙忙地朝一位刚刚晕倒在地的集训队员奔去。这不知道已经是第几个了,看来红军地战士们对这种折磨人的训练方法还是很不适应呀。戎瑞心想。不过,戎瑞发现训练场上还是有一些集训队员纹丝不动地站立在场上,似乎完全不把**辣的太阳放在眼里面。
在集训队员们的前面,一个瘦小的身影同样像木桩一样伫立在训练场上,那是他们地带队队长兼教官。被队员们绰号叫作“瘦猴”的高玉林。高玉林原来是红箭大队第一特战队的队员,也是高双喜手下各方面技能非常突出的一个队员。高双喜的第一特战队编入第一特勤队开赴荆沪杭地区的时候,高玉林被特战司令部留了下来。被留下来的队员们不止高玉林一个人,几乎每个特战队和特勤队都被留下了几个人,这些队员经过强化特训之后作为了红箭训练基地的第二批教官。要说这事还比较麻烦,主要是这些留下来当教官地队员们思想工作还真不好做。尽管如此,队员们最终还是想通了,训练场上并不比战场要轻松多少。在这些队员当中。高玉林的各方面都比较拔尖,而且遇事很会动脑筋,这让戎瑞在特训的时候记住了他的名字。
新的红箭大队基地建成之后,这里就移交给了红军总参谋部军训部,这也是出了红箭大队之外,红军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的训练基地。当然,如果抗大的训练场也算一个的话,那么这里应该是第二个。在红箭大队搬迁之后,特勤局为这个训练基地又添置了一些训练设备和器械,这也是为将来作为新兵训练营地做准备。等第一集训大队的训练结束之后。这里的一些特殊训练设施将会拆除。毕竟特种训练在什么时候都不是那么公开地。
红箭大队地新基地坐落在距离清涧河三十里地的一处隐秘山谷内,这也是为了便于特种训练和对外保密地需要。而特战司令部则留在了延安。因为今后作战指挥与协调的需要,要是跟总参谋部离得太远地话不仅不方便。在这个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是很容易误事的。
红箭大队的新基地比原先的这个基地要大了很多,大队部、作战室、电讯室、情通室、直属医院、修械所、武器库、弹药库、器材库、教室、营房〕堂等等设施一应俱全。训练场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红箭新基地的训练场包括室内∫外和野外三种。技术性的训练科目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体能科目则在室外训练场上。而所谓的野外训练场实际上就是真正的野外无人区,延长县境内的典型黄土高原地貌、清涧河湍急的混浊河水、陕甘交界的高山密林,甚至还有定边县的沙漠戈壁滩,这些精心挑选的地方都成了红箭特战大队队员们绝佳的天然训练场。基地内还设置了一处特殊的训练场,这就是村镇巷战训练场。这个训练场纯粹是新建地,好在黄土有的是,盖屋建房的事情来自农村的队员们几乎个个都能出得了手。村镇巷战训练场的原来版本是后世地美军本宁堡特种部队训练基地,据说这个基地的建造还是因为美军在摩加迪沙的那一出黑鹰折翼,这个戎瑞还是在一些影视资料上见过的。这个训练场内不仅有山西、河北、绥远等北方地区典型的村落民居、祠堂、庙宇。也有荆沪杭地区的南方村居样式。不仅有狭窄的巷弄,也有宽阔地街道,有水井,有河滩,有寨墙。还有砖窑和烽火台。鲁迅先生说得好,拿来主义嘛,只要是好东西不拿白不拿,何况这个时代还轮不到美国人开口要专利费呢。为了建设这个新基地,戎瑞通过军委又把原先帮助他建设抗大窑洞和训练场的那个连队要了过来,他们的连长还是那位打光棍的张连长。有了这些有经验的战士们协助,进度就快多了。要不然凭红箭大队这么点人手工期可就没底了。戎瑞倒是没白让他们帮忙,他已经在捉摸着是不是有必要把这支连队该造成工程兵部队呢。另外,王湘正也答应了总前委特务团地要求,每年派专人为他们进行一次特训。
新基地的建设费用军委和红军总部可不负责,自然是特勤局自己掏腰包的。在军委几位知情的主要首长们看来。特勤局是一棵富得流油的摇钱树,没有向戎瑞伸手就已经很照顾特勤局了。看军委主要首长们乐呵呵的样子,戎瑞就知道他们已经得到中央下拨最新一批军费的消息了。应该说这一年来红军的军费与上一年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地,原先军委的主要首长和各个部队的主官们哪一次不是围着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的陈主任嚷嚷。为这事,害得陈主任他老人家到处避难,实在逃不过去了,就把主席和周**两人推出来挡驾。好在主席和周**对陈主任和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的难处非常了解,知道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不然的话,第一个不放过陈主任的就是他们了。自从特勤局的“充电计划”实施以后,陈主任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中央也有时间安排他去做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比如做新疆军阀世才地统战工作等等。
一九三七年度上半年地战略经费已经到位了,与前几次相比,这一次的金额要大了很多。这不仅是中央地特别要求,也是特勤局战略研究室的集体意见,当然戎瑞自己也是这么决定地。在中央首长们眉开眼笑的同时,戎瑞却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一笔八百万美元的资金或许对于红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天文数字。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戎瑞知道自己的任务还很重,因为在这一笔资金之后。今年之内克林福兰暂时将没有资金可用了,这八百万还是硬抠出来的。这一年来红军经过休养生息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数也恢复到了五万人左右。这个数目虽然远远比不上江西苏区鼎时期的红军数量,但在陕北这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已经仍属难得的发展了。部队的数量有了恢复的确令人高兴,唯一高兴不起来的是中央负责经费筹措工作的陈主任。按五万红军计算,他跟戎瑞算了一笔简单的帐目就足以说明他的忧虑了。红军现在是不发军饷的,但若是改变之后再不发饷就说不过去了,**那边谁知道他们会说**如何如何。按照军饷国内通常的惯例,士兵的军饷标准是每月一块钱,五万红军就得每年六十万足额,伙食费按每天三毛计算,每年五百四十万顶少了,养兵就是花钱呀。服装费少算也得每年二十五万吧,还有枪械保养费不少于三十万。作战训练费总不能不支出,这一快也得要五十万元拉不下来。部队不可能不参战,不说参加大战了,就当五万人每人每天放一枪就要一百五十万元了。每个月再用一枚**不多吧,那就将近五十万了。还有军用药品,算咱红军有如神助少受伤,每年一百万不多。这几项就是一千万元以上了,其他的都还没算呢。之所以说简单,就是如果真照这么算的话,**和**那边估计就会大造舆论,说**和红军光说不练。保存实力,假抗日!话又说回来,咱们**人和红军不可能不抗日,还就怕讲解是不给这个机会,当然了傻事是不干的。仗肯定有的打。可是军费呢,再往上涨一倍,就连军阀土匪上战场拼杀的时候都要涨两三倍军饷的,还有那庞大的无底洞一般的武器弹药费用,可别忘了还有南方的新四军部队。真要是打起来,这八百万美元也许就只能打两三次大地战役而已。这可不是乱说,这经费还是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的。战争一起武器、弹药、药品、粮秣哪一样不涨上几倍甚至十倍的。人们常说战士在战场上最艰苦,可是谁又能够明白无数默默无闻筹措军费的人才真地苦不堪言。
或许有人会说了,一旦红军改编,军费什么的不是由国民****承担的吗,空担心什么。说这话的人一定脑子有问题。或者不负责任,或者别有用心。陈主任说的是玩笑话,可戎瑞却是绝对赞同。戎瑞记得后世的一些资料显示,国民****拨给八路军的军饷才每年六十万元,好像后来很快就不再下拨了。也没听说过国民****专门下拨其他军费地,只是在红军刚刚改编的时候拨了一部分武器弹药,还都是二三流的货色。
说实话,戎瑞对红军现在的军费境况并不太担心。他担心的是以后。一旦红军改编地八路军、新四军走上抗日战场,部队的发展速度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飞快。戎瑞在后世见过一些资料,刘邓的一二九师东渡黄河奔赴前线的时候大约是九千人,这个数字可能不太准确,但后来发展到三十万人却是不争的事实。八路军从出师抗战的时候才四万五千人左右,那年之间就发展到了一百零二万人,南方的新四军也发展到了七个师几十万人的规模,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可这个奇迹该怎么支撑起来呢,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