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彼得罗夫之死 (1 / 3)
为了这次第二特遣队的“呼啸”行动,戎瑞和王湘正以及特战司令部的参谋们没少花心思,做了精心的准备。除了红箭大队原有的积累之外,还动用了“小金库”中的一些武器装备和一些特殊装备。与“怒火”行动不同,“呼啸”行动的地域主要是在北方野战条件下进行,而不是京沪杭一带主要以城市攻防为主的特种作战。不过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个行动都严格禁止参与正面作战,戎瑞可不像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特种兵部队就这么白白地消耗在阵地战上。
“怒火”与“呼啸”行动的最初计划与设计都不成问题,难就难在如何让中央下决心实施这两个行动。特遣队的行动在政治上的考量倒是好解决,关键在于需要一个说得过去的名目。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如何解释在平津地区和京沪杭地区为什么会突然冒出红军领导下的部队,虽然这支部队的规模可能还不能让人看得上眼。政治上的事情,有时候问题的关键是性质,而不是数量和规模,而有时候又恰恰相反。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全国各地从就不缺少党领导下的地下武装。这些地下武装的规模有大有小,有的三五十人,有的一二十人,甚至也有七八个人两三条枪的。对于这两只特遣队的凭空出现,如果解释成开展地区内的地下武装相应号召奋起抗战,也不是说不过去。
戎瑞在行动设计之初就想到过可能会遭到部分军委首长和某些红军高级将领反对,但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些反对意见竟然会如此激烈。反对的理由多种多样,按照国共合作协定尚未整编的红军部队不得擅自开赴战场啦,擅自参战是否会授人以口实政治影响有问题啦,红军目前的战力能否与日军作战尚需评估啦,武器装备太落后啦。远距离作战补给成问题啦,等等等等。反对意见固然激烈,可赞成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一些红军高级将领们甚至当场就挽起袖子要求带队前往。强烈支持参战的理由很多很简单也很容易理解,小鬼子若是真要打进来红军不参战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否则我们党和红军一直以来把抗日地口号喊得满天飞喊个屁呀。话是粗糙了一点。可道理不糙呀!其实戎瑞也知道自打红军主力部队转移到陕北之后,除了一次东征以及之前与东北军西北军的一些战斗之外,已经好久没有大的作战行动了。\\/*\这些个战将们那里还忍得住。在他们的眼里面,小鬼子不打的话那可就没天理了。
让戎瑞不解的是,无论反对或是支持地红军将领当中有好多都是他所熟悉的赫赫有名抗战将领。在戎瑞的记忆中,这些将领们打起小鬼子可从没有手下留情过,都是一个劲地往死里掐地悍将。戎瑞心里也很清楚,虽说特遣队不参与**军的正面作战,但毛勇和金刚他们两人的担子可一点都不轻,甚至是艰巨的。第一、二特遣队还是第一次与外****队作战。队员们的战斗意志没有丝毫问题,毕竟是同仇敌汰的抗战。毛勇、金刚以及特遣队的各级指挥员都是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对战场有一种很自然地把握能力,剩下的只看他们对前一段时间特种作战训练地领会能力了。戎瑞的担心其实是有道理的,从根子上说中国人近百年来在对抗外地的战争中屡屡失败,这就留下了对外****队的恐惧心理。九一八事变时,东三省之所以这么快丢失,固然有**不抵抗政策和张学良少帅本人的一些原因,但无论在人数、装备等各个方面都不落下风的东北军一触即溃也不能否认,原因就在这里。戎瑞在后世曾经听说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日军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的时候,有的地方还没有看见鬼子的影子。整整一个团把守地县城就跑得只剩下了一座空城。而实际上日军也不过只有一个小队罢了。这种情况不是仅靠政治思想工作就能解决问题地,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拉到与日寇面对面地战场上恶狠狠地撕杀上一番。之后就能明白了,哦。原来强大的日本军队也不是不可战胜地。或许原因正是出在这里,戎瑞不由得心想。曾经有人说得好,八路军新四军以致后来的**、志愿军不是一支军事院校温室里培养出来的天之骄子军队,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血火中打出来的军队。
第一次会议就这么在一会儿争吵一会儿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之后的几天军委主要首长的小院子里面就热火了起来,没有人知道这些高级将领们们到底说了些什么。戎瑞也不知道他们都研究了一些什么,他只知道几天之后军委的批准命令就下来了,而所有反对和强烈要求参战的声音也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从那以后,延安发出的一系列电波飞向了平津地区,飞向了京沪杭地区。在这两个地区的情报人员和无数的地下党成员们就立刻行动了起来,尽管在他们当中仅有极少数的重要任务才知道这些看起来婆婆**工作之后的原因。城镇、街道、河流、码头、桥梁、山谷△林,日本军队在这些地区的驻扎地、番号、指挥所、弹药库、粮库、哨所等等,甚至哪里有一口水井都要摸清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无数的情报信息汇总到了特战司令部。不知从何时起,特战司令部作战科、参谋科和情报科窑洞夜晚的灯光就再也没有熄灭过。参与“怒火”与“呼啸”行动作战谋划的人员不仅有特战司令部的人,还有很多是红军总参谋部的人。为了加强行动的组织与谋划工作,在军委的指令下,“怒火”与“呼啸”行动的联合指挥机构被建立了起来,紧接着红军总参谋部的一批骨干力量就进驻了特战司令部。这个联合指挥机构的总负责人是戎瑞,这让他有点感到意外,凭他的资历原本应该是没有这个资格担任总负责人地,顶多因为自己是特种作战理论的创立者和特勤局长的身份为军委任命的总指挥担任副手。这已经让他很满足了。为这事戎瑞还专门找过军委主要首长,得到的回答很简单,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至于资历和级别什么的都不在考虑地范围之内。
“杨迈,目前的进展如何?”**总参谋长一进门就直奔主题。
“报告总参谋长,经过连续八天的隐蔽行军。金刚地第二特遣队已经于6月30日晚准时进抵了太行山麓的草沟堡,半小时前他们的电台已经准时开机。”戎瑞拉开墙上的大幅地图。“根据金刚的报告,河北地下党派出的人员已经与先遣小组接上了头。目前看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我们下一步的行动就是按计划进入小五台山区,并建立前进基地。”
“嗯,很好!”**总参谋长看了看地图点点头。“根据情报显示,战略研究室和黄宜川情报处的分析意见是正确地,日军这几天在平津地区加大了军事演习力度和频率,据报已经发生了一些零星的冲突,不过事态没有扩大。\\/*\另外,原本驻扎天津大沽一带地日军也已经有向北平方向转进的迹象。看起来,日本人真的要动手了。”
“他们一定会动手的!”戎瑞一拍桌子说道。
“是啊。日本的战争机器已经发动起来了呀!”**总参谋长叹了口气说。“上海毛勇那边呢?”
“第一特遣队这一段时间正在抓紧熟悉上海市区和周边的地形,并且已经在安徽、浙江和江苏三省交界的煤山地区建立了前进基地。”戎瑞汇报说。“按照计划,这个前进基地只是暂时性的,一旦周边的形势恶化,将立即转移到下一个地方。”
“要注意,京沪杭一带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不是很好地游击地域,要提醒毛勇注意安全。”**总参谋长说。
“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事先都已经有了预案。”戎瑞点头说。
“对了,跟你通报个事情。”**总参谋长坐了下来。军委已经决定,从各主力军团抽点一批作战参谋和情报参谋组成一个观察组。”
“观察组?”戎瑞愣了一下。
“对。观察组。”**总参谋长点了点头说。“这个观察组地目的就是进驻你们特战司令部。并对怒火和呼啸行动地作战方式、特点以及特种作战对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的作用进行观察和评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