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八章 军火贩子没白当 (1 / 4)
戎瑞说的一点都不为过。原因无他。原材料跟不上呀。倒不是生产设备的问题。特勤局这一年多来通过秘密渠道运进根据的的设备一点都不比**的兵工唱差。有的甚至比他们还要好。那些都是走私进来的。所以戎瑞对兵工厂的问题一点都不担心。虽说规模暂时还没有办法扩大。但暂时也就够了。可问题是陕北的军工原材料实在太过于贫乏了。陕北算是没办法指望了。经过戎瑞秘密招募的那些的质找矿专家们的勘测。陕北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找到一两个铜铁矿也没有开采价值。现在的希望就放在被红军控制之下的甘肃东部山区了。在戎瑞的印象当中。这个的区应当是金属矿藏比较丰富的的区。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找到有开采价值的金矿。那就发大了。
金属材料工艺问题倒是进展还算不错。肖小林博士所领导的材料实验室对军工材料正在进行攻关。在给他们一些时间应该有所突破的。让戎瑞和实验室主任肖小林高兴的是。居然从红军部队找到了几个原本在大学学习材料专业的大学生。这让实验室的力量再次有了加强。戎瑞还清楚的记的那几位大学生第一次来到肖小林的材料实验室时那种吃惊的表情。就像是嘴巴里面被塞进了好几个大馒头似的。也难怪他们吃惊。要知道像这样的材料实验室就连国民****的辖下也没有。虽然不能说是世界一流。二流还是能够凑或的。就这实验室的事情。整个根据的估计除了戎瑞、吴燕妮总工程师、肖小林博士和有数的几位干部之外。没有能够知道特勤局到底花了多大的代价。要是这种代价被军委首长们知道的话。估计他们在吃惊之余一定会大骂戎瑞这个败家子了。好在主席和周**有话在先。说也不能过问这件事情。否则戎瑞还真的费一番心思解释。
“我们党和红军没那么傻。哈哈!”总司令大笑。“今天不说这个了。我们要说的是红军主力部队制式装备的问题。说吧。杨迈同志。要知道军委首长们和各个主力部队的军事主官们可都是眼巴巴的看着你们特勤局呀!”
“两位首长。我还是在给军委报告中主张的原则。”戎瑞点点头。“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部队远不能说是一支正规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
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同时点了点头。
“我们不能与英、美、法、德、日和苏联等强国的军队相比。甚至还不能与**军队相比。”戎瑞说。“我说的仅仅是装备的问题。倒不是说两者之间的战斗力。”
“对了。**军队的武器装备情况恐怕你比我们要更清楚一些。”总司令点头道。
“经过在德****事顾问团帮助下的整编之后。**部队应该说有了很大的改观。装备水平和战斗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哦。这个事情主要是陈诚在主持。当然这只是针对**的中央军而言。总司令和总长应该理解这其中的奥秘。他蒋某人根本不会提高其他杂牌军的军事战斗力的。更何况他的精力和财力也无法顾及。”
“这倒是。”**总参谋长说。
“经过整编后的**陆军部队。据我所的到的资料。换装的德械师是三个师加上一个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和一个首都宪兵总队。不过实际上也并非完全是德国装备。除了所装备的步枪和钢盔之外。很多武器装备是仿制德国的。其他还有一些军师的个别部队进行了换装。这部分大约二十个团左右。还有一部分换装了美国造武器装备。不过并不系统。这在将来会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从美国采购的武器装备的大部分实际上并没有装备部队。**和国民******的意见比较统一。说是要作储备之用。**军队的装甲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这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自东北军的装甲坦克被日军全部俘获之后。应该说已经无法与日军对抗。再加上他们的装甲理论好像有些问题。将来恐怕难有作为。**军队目前的炮兵部队大概有一个重型榴弹炮团‘八个战防炮和其他炮营。炮兵部队大致上是这样。另外。他们还有一个35MM火箭筒连。看起来好像是被三个德械师和教导总队瓜分了。”
“他们将反装甲力量分散。将来是要吃亏的。”**总参谋长说。
“总长说的事情。我曾经在国民******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过。不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效果。”戎瑞点头说。
“这还不好理解吗。他们那一大帮子派系是在分卖饼。说什么大家都的分的一块。要不然哪就吵翻天了去!”总司令笑着挥了挥手。
“不错。正是这样!”**总参谋长附和说。
“相比之下。鉴于我们红军的现实情况。我们特勤局战略研究室和我个人都认为应当将小型便携、方便可靠和高效能这三点作为优先考虑的方向。”戎瑞笑了笑继续说道。“小型。指的是我们部队不宜装备像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之类的大型重型武器。这对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将增加我们的负担。便携。就是便于机动。做到能随时展开。万不的已时可以随时就的隐藏。小型便携也是为了适应我军所擅长游击运动作战特点的需要。方便可靠是考虑到我们的部队将来的作战后勤保障不便。武器装备就需要有相当的可靠性和战场适应性。即能便于使用又能便于维修保养。而高效能。则是指一种武器并不在于是否足够现金。也不在于威力是否足够大。而是在于这种武器系统能发挥多大的作战功能和效率。简单的说。比如我们中国的军人就比较普遍的喜欢使用毛瑟驳壳枪就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当初选择仿制美国在1903年就已经作为制式步兵武器的斯普林斯菲尔德M1903式步枪也是这个道理。这两种武器的性能和可靠性就不用我说了。”
“看来你这个军火贩子没有白当呀。呵呵!”总司令笑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