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朋友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朋友 (3 / 3)
        “戎,朋友贵在相知。请不要忘了我是个职业记者,而且我自认为还是个相当不错的职业记者,这一点眼光还是有的。你和你的朋友们一样,一定是些非常了不起的年轻人。”斯诺接过戎瑞递过来的雪茄,习惯性地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嚯!……古巴雪茄!戎……你们都这么富有吗?!”

        “富有?!不不,您误会了,斯诺先生,呵呵!这完全是为了工作的需要,这是必要的道具而已,哈哈!”己身上的名贵西装。“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这些人还的确非常富有的!”

        “噢?”斯诺显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这里。”戎瑞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在思想领域,我们永远是最富有的一群人!”

        “哈哈!”斯诺大笑,他明白了戎瑞的意思-

        看着戎瑞和那个叫做埃德加.斯诺的外国人旁若无人谈笑风生的样子,坐在戎瑞身边位置上的黄宜川感到惊讶不已。黄宜川也是能说一点英文的,虽然不怎么流利,多少还能听懂一些。但除了开头的一句,他却不知道戎瑞现在和那个外国人说的是什么语言了,反正讲的根本就不是英文。听原先北平市地下工委特别小分队的几个队员说,戎主任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在北平的时候,还曾经把小日本都唬得一楞一楞的。黄宜川来到物流中心之后,原本是对戎瑞这样极其年轻的首长还是很有疑问的,不过

        历了“城市花园”的成功之后,这种疑问早就没有了宜川只想知道,戎瑞主任满脑子的知识到底是从那里来的,就是那娘胎里开始学,都不够时间呀。

        特别是这一次京沪杭之行,黄宜川只是知道行动计划的目的,至于如何实施,他可是心里面一点儿底都没有。黄宜川的年纪虽然不大,但与戎瑞比起来,却也大了五六岁。但黄宜川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整个物流中心对戎瑞主任都有着一股几乎是盲目的崇信,连他自己也觉有这种思想。就拿这次行动来说吧,物流中心知情的几个主要干部,即使提出意见,也只是针对安全问题,完全没有提到对计划的实施能否成功的质疑。

        在黄宜川的眼里,戎瑞主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话,都能让人思考好长一段时间,因为他的话总能够点到问题的关键之处。有时候是之处干部战士们存在薄弱问题,有时是对大家的鼓舞和激励,更多的时候,他的意见总能够使工作的效果达到极大的提升。物流中心的组建短短的时间里,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无论干部战士,都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感到非常自豪。虽然因为纪律的严格约束,大家并不能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出来,更不能对外人讲,但每个人的内心都被这种无形之中的自豪激励着-

        “那么,再见了,亲爱的朋友,我期待着你能给我带来好消息!”

        这几天的火车,斯诺和戎瑞一直在畅谈着,身边的黄宜川反而被冷落了。两人谈的话题几乎无所不包,从中国精美的丝绸到疯狂的美国牛仔,从华北的紧张局势到底特律的大罢工,从高傲的**谈到歇斯底里的**,从苦难的犹太人谈到中国默默忍受着欺压的老百姓,又从中国的四大发明谈到如今的军火工业。两人时而大笑,时而愁眉苦脸,时而又争论不休。整个车厢里的人都像看活报剧一样地看着他们两人的表演,可惜什么也没听懂。这一路下来,两人所谈的话,假如能够成重的话,得按吨来计算,戎瑞估计都能装满一个车皮了。经过这一路的畅谈,两人竟然惺惺相惜起来,斯诺对戎瑞的广博学识钦佩不已,而戎瑞则对斯诺的正直和独特的视角颇为钦佩。当然相互之间的意见相左也是有的,不过,尽管有争议,但火车上结下的友谊却越来越深厚起来。

        “再见,斯诺,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一定会再相聚的。等到了目的地,我请你吃香喷喷的风味烤羊肉,尝尝我的手艺如何,哈哈!”戎瑞对斯诺一语双关地说道。戎瑞原本出于尊敬称呼其斯诺先生的,哪知道他居然不接受,说朋友之间就应该直呼其名的。

        斯诺和他的助手要去上海,而戎瑞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南京,所以两人约定了联络的方法和时间。斯诺的确非常高兴,竟然在火车上认识了戎瑞这样的年轻人,而且竟然还是燕京大学的王汝海、陈翰伯、清华大学的姚克广和北京大学的俞启威等人的朋友。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不废全功夫,这是他从戎瑞那里学来的另一句中国成语。

        戎瑞到南京的主要目的是寻访技术人才,包括军工、机械、工程、化学等“发电机”计划所涉及的专业技术。之所以选定在南京,因为作为首都,南京有它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那就是高等学府和研究部门众多。当然这只是在中国境内而言,相比于世界列强,这所谓的众多就显得有些可怜兮兮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罢了。国家的衰弱,不经让普通老百姓受尽了苦难,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才能也被生生扼杀了。要说中国在三十年代的这些年,已经算是推翻满清之后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了。公平看待这几年,除了打仗太烂以外,在列强步步紧逼的环境之下,能够让经济有所好转,不能不说蒋某人多少还是有些才能的,只可惜他谋的不是全体中国人的利益。所以,尽管这个委员长当得相当不容易,还是照样赢得骂声一片,不仅是众多军阀的骂声,也包括老百姓的骂声。

        “老板,咱们现在干什么,是不是先找到金陵饭店先住下?”出了火车站,黄宜川向戎瑞问道。这会儿,他正看着熙熙攘攘的大街有些发愣呢,按警卫员们的说法,这是首长的老毛病又来了。

        “小黄,咱们今天的节目是逛街,呵呵,到了南京这个六朝古都,岂能不好好看看着花花世界,将来,这些地方可都是我们的,走!”戎瑞向黄宜川和跟在后面的警卫员们挥了挥手,当先潇洒地朝街上走去。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是要问一个明白,还是要装作糊涂,知多知少难知足……看似个鸳蝴蝶,不应该的年代,可是谁又能摆脱人世间的悲哀……花花世界,鸳鸯蝴蝶,在人间已是癫,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温柔同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