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六章 朋友 (2 / 3)
“先生!”坐在斯诺身边的助手杰妮忽然打断了他的话。
“嗯?……呵呵,不要担心,戎是王汝海、陈翰伯和姚克广等人的真正朋友,不是吗?”斯诺愣了一下,旋即明白杰妮的意思。“要不然,戎也不可能知道他们在我家里的事情的,你说呢,戎?”
戎瑞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职业记者的眼睛就是贼精贼精的,对大多数特务的眼神还不如他们呢,何况是眼前的这位斯诺先生。像他这样一位来自所谓自由世界天堂的美国人,居然能够同情中国的红色革命,还真是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异类。怪不得主席都另眼相看呢……咳!……,戎瑞端起了小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
“戎,你没事吧?”斯诺关心地问道。
“没事,没事,呛了一下,呵呵!”戎瑞掩饰地说到。
“戎,你不介意我用英语和你交谈吧?”斯诺用英语说到。
“当然没问题,斯诺先生,我还可以
意大利语,呵呵!”戎瑞用意大利语回答斯诺说。
“上帝!你真是太有才华了,戎。知道吗,我的母亲就是意大利后裔。”斯诺惊奇与戎瑞的语言天赋。
应该少说一个华字才对呢,呵呵!戎瑞在心底暗笑。戎瑞对自己的语言天赋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英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等等,至少有十来种语言他都能说得和当地人相差无几。想当年,他的语言老师都自叹不如,视戎瑞为天才少年。其实,戎瑞的那位语言老师本身就是个语言学的异类,而且在教学的时候非常严谨。这位矮胖的老先生甚至要求戎瑞对每一种语言的方言习惯细节都要时刻注意,要是弄错了,那是要挨罚的。记得有一次,这位老先生居然因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性错误,居然要打戎瑞的屁股,弄得他哭笑不得。语言上的天赋,加上一位严谨甚至苛刻的老师,让戎瑞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一般不知底细的人,在和戎瑞很少会怀疑戎瑞的语言不是他的母语。上次在北平和日本人的大东亚协和银行董事铃木交谈的时候,就曾经被其误以为是鹿儿岛的同乡。
戎瑞提议用意大利语谈话,是因为相对于美国、英国、日本或者其他列强国家的人来说,在中国的意大利人要少得多了。虽然不知道斯诺到底要跟自己说什么,但从他谨慎的话语之中,戎瑞感觉那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果然,斯诺告诉戎瑞,这一次他和助手杰妮一起到西安采访,主要是为了探路,看看有什么途径可以让他进入陕北的苏区,那里才是斯诺想要采访的真正对象。为了这个采访计划,斯诺在北平的一二九学生游行示威活动平息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但令斯诺遗憾的是,作为外国人想要进入陕北红色根据地,简直比登天还难,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了。但也并不能说完全没有收获,斯诺凭借着职业的敏感,感觉到了西安周边的一些异常气氛,这里面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事情在发生变化。因为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少帅张学良领衔的**西北剿总对西安学生们的抗日游行示威和集会采取了异乎寻常的克制态度,这如果没有相当级别的首脑人物的默许,是不可能的,这也许就是少帅本人的默许。
斯诺说,他这次返程实际上是要去上海。中国的文豪鲁迅先生和他有过不少的交往,斯诺想通过鲁迅先生看看能不能和陕北的红军搭上联系。实在不行的话,他想去拜访一下居住在上海的国母孙夫人,希望能借助她在中国的影响力会有一些帮助。
戎瑞点点头,这位斯诺先生果然不是一般的新闻记者,不仅有着职业记者敏锐观察力,交游还真不是一般的广泛呢。
听了斯诺说的情况,戎瑞在脑海里急速地思考着。作为一名在美国新闻界和在华西方新闻记者中颇有影响力的职业撰稿人,斯诺设想的陕北执行如果真的能够成行的话,那将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件。通过斯诺的新闻报道,不仅能够使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浴血重生之后的中国红军和陕北根据地展现的世人的面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面前,而且能够在中国面临全面抗战的紧要关头,为红色的中国******人取得政治上的极大支持。
想到这里,戎瑞决心为这位正直的美国记者做点什么,协助他顺利地抵达陕北根据地,并完成他采访红色领导人的愿望。这无论是对党组织、红军,还是对戎瑞自己个人,都将是一件极大的好事。
“斯诺先生,感谢您能够对我予以极大的信任,虽然我们才刚刚贫水相逢,而且那么坦诚地对我谈及您雄心勃勃的采访计划。”戎瑞掏出一根雪茄递给坐在对面的斯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