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篇 关于驱魔 (1 / 4)
耶稣在三年的宣讲期间,与魔鬼的交锋的经验颇为丰富。不论是耶稣基督本人在三退魔诱的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或是在他人身上与魔鬼的对抗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资讯:
——魔鬼是确实存在的,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群聚的;
——耶稣对魔鬼具有绝对的权威,战无不胜;
——魔附的对象,男女老少都有;
——附魔的现象也各不相同,有时外观如同生病:如癫痫;
——耶稣驱魔的行动也有所不同,或是口头命令,或是覆手;
——耶稣提供了在某些魔附情况下,驱魔者所应具备的条件:禁食、祈祷;——耶稣会区分「驱魔」与「治病」的不同;
耶稣本身并不曾为魔鬼做过分类。近代许多学者根据魔附的现象,尝试为魔鬼分类,虽不是教会神学的定论,但是对其后与魔鬼的对战中,确有所帮助。在进行驱魔行动时,询问魔鬼的名号,能够了解到魔附现象的真伪、如何影响案主、以及可能采取的最适当而有效的驱逐行动。其实,根据对观福音所载,耶稣的七个具体驱魔案件中,也可以分析出魔附种类的差异性。
一、魔附的分类大致可区分为:
1、附灵
先灵、游魂在神的许可与安排下,附在一个人身上,以完成他求助或求安息的心愿,有着人世间很通俗的名字,如;张三、李四等人的姓名。一般说来,会对被附者造成惊吓或不安,对人甚少伤害。但有不利于被附者的举动。这类的魔附很容易驱逐,只要为他们祈祷或施以较简单的圣仪,即可使其如愿安息。
2、恶魔
此类案件约占魔附比率的2/3。是颇为为凶残无情的一种,常伤害案主的身体及主动攻势他人。不过,经验显示,魔鬼在魔附期间对案主所造成的肉体伤害,在驱逐成功后大多会豁然而愈。至于心灵的创伤,则需其后的牧灵事工的复健。被附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多次是与案主本身的修为无关,甚至小孩也不放过而无端受害。但这类魔鬼也有可能是经过某些路径而进入案主身上的,例如:
——他人的罪行所导致的,特别是来自家庭的问题因素
——案主个人的软弱情景(甚至是来自原罪的导因),如:受伤的过去、情感的伤痕,有若病菌由伤口而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