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宋府长子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宋府长子一
        威海卫位于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文登县境内,离登州三百二十里,设立于洪武三十一年,于文登县辛汪都三里之地域设威海卫,卫辖地南至接官亭西至初村。取“威震海疆”之意,得名威海,算是较晚的一批卫所,下辖有左所、右所、百尺崖后所三个千户所。威海卫城永乐元年才开始修筑,以砖、石相间构筑,城周六里十八步,高三丈,宽两丈,护城河宽一丈五尺,深八尺。

        冷风吹夜雨,萧瑟冻寒城。崇祯十四年的清明相较往年来要晚些天,三月十八才是刚到清明,今天的威海卫街道上显得松通了些。闹得人心惶惶,令人胆颤心惊的鞑子入关劫掠所造成的恐慌终于是逐渐平息了下来,这是满清鞑子的第四次入关劫掠,清军一度肆虐到了莱州府,终是退去没再往东边入侵过来。正是清明播种农忙时节,城中避难的人都各自散去了一些,这就使得之前拥挤的卫城空不再那么臃肿。除原卫城军民外,城中尚有不少商贩伙计、青皮混子、难民花子在讨生活,使得卫城自有一派热闹景象。

        却说自天启六年五月三十日天变起,似有天地伟力加持,世人身体素质皆逐渐变强。时至今日,一平常农夫就能媲美古时霸王项羽,力能扛鼎千斤,行动如风,飞檐走壁都不在话下;骨肉筋皮有如得到千锤百炼似的,人体表皮堪比老牛皮般坚韧不催。其他万物亦是得到不一而足的强化,直至崇祯十年,这种强化才变得极度缓和下来。这却使得天下间闲民游侠、青皮无赖多了不少。今日正值城中宋百户五十寿辰宴客,请了说书人说书,众多闲汉游民赶这热闹场面,都聚集了过去。

        这宋百户名为德中,原为威海卫一屠户独子,少年喜好枪马棍棒,曾游历京畿辽东,天启六年娶妻生子后回返故里。宋德中性勇武,崇祯元年投军毛文龙,为其亲军,屡次参与了复辽抗清游击战,尔后回任威海卫百户。崇祯六年,毛大帅在莱登二府沿海区域分设军需处,以供应东江镇之军需。此军需处虽是私设,不是官府正式所为,但却不成明文,在莱登二府官面上都有几分面子。百户宋德中屯军麻子墩兼负威海卫军需运输护卫之责,在卫城中也算是头面人物,着实有几分颜面。

        ###########

        啪!

        一段朱仙镇岳武穆大战铁浮屠刚说完,土石台上的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宋百户府宅东侧的货场上,顿时激起了一阵喝彩喧闹声。

        这时一道沙哑但洪亮的声音突地响起,“您能说说当今天下事么?”

        这声将周围的嘈杂都压了下去,闻声望去,说此话的是一名七尺有余的粗壮少年,少年虎背熊腰,身躯孔武有力,方头大耳,浓眉大眼的双目神采坚定。

        这时,台下货场上的闲汉也跟着起哄要求起来。说书人只得道:“今上宽言阔论,朝公诸事坊间早多有传论。在下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既然大家伙都想听听,那我就说个大概。”

        啪!

        他大口喝完杯中温茶,又将惊堂木往横案上一拍,朗声道来,

        “……圣上即位来,除阉党,用能臣,拔猛将,勤政务,集广言,纳忠信,严律己,宽待人。惜天地伟力降世间,恶气果业亦随之。李、张却是这背生逆骨的插翅恶虎转世,二人应恶果而出,乱天下,祸害苍生。幸得圣上仁明,阁老将臣用命,方为我大明降伏。今恶果已除,圣上春秋鼎盛,阁臣贤能,将帅智勇,不日即革除关外鞑虏,还我大明盛世江山!”

        将近一个时辰,粗壮少年听着说书人慷慨激昂的说书声,一副自顾自的若有所思的样子,耳边传来的阵阵叫好声也未能让其回过神来。

        这时,一个年约半百,须发泛灰,身材魁梧有力,身穿绿色绫罗绸缎长袍的雄壮老汉快步走了过来,他顾不上周围的行礼招呼声,有力的双臂将粗壮少年抱了个满怀。

        “大聪儿,你怎么跑出来了?跟爹回里屋休息去!”

        老汉情急之下招呼着人群中的长子,却万没想到,耳旁响起的竟然是一道吐字清晰的回应声,“爹!我没事,我身子全好了。”

        “身子好了就好,你…大聪儿…你……”

        老汉抱着长子,右手正轻拍慢抚,拍打着其子的后背,突地一个激灵,双手撑开粗壮少年身子,上上下下打量起来。他注意到少年盯着自己的双目晶莹闪亮,神色坚定有力,老汉铁打般的虎躯不由的有些颤颤巍巍,张口欲言却又激动的不能自持,坚韧的双目竟似含有泪水即将掉落。

        ############

        都说威海卫的百户宋德中祖上显灵了。宋德中家有二子一女,长子宋義年岁十七,次女宋桂英和幼子宋勇分别为十岁、八岁,三兄妹一母同胞皆为宋妻张巧香所生。却说这长子宋義,小名大聪儿,打小总是愣愣的,平日里浑浑噩噩,与人交谈只会简单的作些回应,一副不太聪明的样子。前段时间刚开春时,正逢莱登府运送粮草货物至皮岛,百户宋德中出海护送,其想着长子多年来跟着自己练习枪刀棍棒,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便想携宋義出门适应锻炼一番。去时无事,回返威海卫时,船队有人失足落水,愣头愣脑的宋義却是毫无犹豫的扑入冰冷的海水中,也不知其水性自哪学来的,安然的将落水者救了起来。谁知不等回到家中,宋義就浑身上下打起了摆子,一副风寒入体、高烧不止的样子。这可把宋德中急坏了,船一靠岸,先是请了卫城中的数名坐馆医师,望闻问切、开方取药,连着七日,高烧退去但人却不见清醒。后又有偏方说是虚寒不胜,人体失魂之症,得做喜事冲喜招魂。恰逢宋德中四十有九,不日即是其五十寿辰,宋府便提前了些时日贺这五十寿辰,办寿席、宴宾客、祭先祖以此来佑其长子安康。正是应了先祖庇佑,宋德中贺寿当日,其子宋義不仅恢复清醒,更是神志清晰异于以往,聪慧比之正常人更胜一筹,据说其三五岁时候的往事都能记忆犹新,与其父母一一应对无误。问及过往种种,只道是有如庄周梦蝶,以往浑浑噩噩之间却又能感同身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