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所学习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 (2 / 5)
1938年日军师团长板垣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约徐世昌定期会面。徐托病不见。日方不死心,派徐的两个门生来游说。一个姓金的学生劝老师“不要失掉千载难逢的机会”,徐以年老多病推辞,后烦了斥曰:“你太浑。”不想金反唇相讥说:“老师才浑啦。”徐见学生出言不逊,潸然泪下说:“不想到我这个年纪,又碰到这样一场。”拂袖上楼。
段祺瑞曾资助一个8岁棋童东渡日本,造就了日后中日围棋神话的大师吴清源。
段祺瑞因卫队抗击冲击官邸也不无过激行为的**(苏俄暗中操控,实为颠覆中国现政权的阴谋)开枪,酿成(实为中了奸计阴谋。据说当时挑头闹事的人持有武器)“三*一八”惨案,而被举国声讨(学生的血成了一种另类政治斗争的武器,也是筹划它的人最终的目的。所以我说刘和珍君们啊,你们单纯而青春的热血实在是白流了),虽长此吃斋忏悔而不能获得国人原谅。但他的行为实比后来的那些个屠夫强过百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方将他列入“合作者”名册,巴望曾任中国头面人物的段执政出面组织华北的伪政权。为了不让一位有影响的前国家领导人为敌寇所挟,**亲笔写信,恳请“芝泉老”南下。
当69岁的段祺瑞抵达南京浦口时,当时在京的少将以上军人集体过江迎接,**本人也亲临码头恭候。段即时对记者发表了对时局的讲话:“当此共赴国难之际,****既有整个御侮方针和办法,无论朝野,皆应一致起为后援。瑞虽衰年,亦当勉从国人之后。”段从南京移居上海,有记者登门采访,他铿锵作答:“日本横暴行为,已到情不能感理不可喻之地步。我国唯有上下一心一德努力自救。语云:‘求人不如求己。’全国积极备战,合力应付,则虽有十个日本,何足畏哉?”
曹锟在北洋的历史上,是除了袁世凯外名声最不好的一位,1922年6月和部下吴佩孚一起赶走了皖系的总统徐世昌。次年再上演“赶走黎元洪逼宫夺印”、“1350万元贿选总统”的恶名。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曹锟的老部下纷纷落水,出任汉奸政权要职。日本侵略者还千方百计地拖曹锟出来当伪政权的首领,年迈的曹锟在刘夫人劝导下,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出来给日本人办事。
日本人碰壁后,派时任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的齐燮元前来,曹锟夫妇让家人把他关在门外。接着河北省省长高凌蔚又奉日寇之命来访,曹锟一见,脸色大变,吼道:“你给我滚出去,以后不许你登曹家的门!”高凌蔚只得由几个侍从架着溜走。
吴佩孚登上了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他是旧式中****人的道德谐模,也是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另一个北洋人物吴佩孚,因“二-七惨案”中杀了******人施洋、林祥谦,从此教科书对他一概否定之,斥为“反动军阀”。
但就是这样一个“反动军阀”,据前苏联解密的国家档案证实,苏联在决定帮助孙中山和国共两党前,最先看好的竟也是他!早年学测绘的军校毕业生吴佩孚,看出俄人想成立一个完全受他们控制的中国****,因此很警惕和仇视俄人,“二七惨案”的发生,便是其在政治思想与路线上分道扬镳的表示。后来北洋****查抄苏联使馆,抓捕李大钊等人,起获了苏俄庞大的扶植亲苏意识形态势力、颠覆中国现政权建立儡政权的密件计划,并公诸于众,一时舆论大哗。
1938年侵华日军席卷了华北、华中、华南,日本人看好了两个和当时的抗日领袖**不对劲的人,一个是中国当朝的二号人物汪精卫,另一个便是曾统兵百万的北洋军阀吴佩孚。日本人希望成立伪****,搞南北一文一武的“汪吴合作”。最终汪精卫落水,并从重庆逃到了河内通电与重庆****决裂,后来在南京成立汪伪政权,但一直呆在日本人手底下的吴佩孚却冷对说客盈门,开出的出山条件是:请日本撤出包括东北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土。
日本派出的第一位说客是大伯通贞,他受命进入北平,邀见吴佩孚,请吴出山担负“兴亚”大任。吴佩孚没有答应。随后日方又派更厉害的号称“东方劳伦斯”的中国通、日本著名特务头子土肥原,决心要把吴佩孚拉下水。土肥原三次登门拉拢吴佩孚,都被吴佩孚用巧妙的语言挡开了。
在与日本人虚与委蛇中,他也曾令旧部于河南开封一带集结,甚至还派人在山东境内招兵,改编成所谓的“皇协军”,只是后来该部“全部潜逃”,“成建制回归重庆军”(日本人语)。
恨怒交加的日寇终于下手了,借主动帮他治疗小小牙痛之机,让他充满疑窦地丧命在“治疗”的第10天(1939年12月4日)。人们这才明白了吴氏救国爱国的初衷。国民****追赠吴佩孚为一级上将,当时的报纸更誉吴为“中****人的典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