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明的标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文明的标志
  既然说道了吃,那拉也应该说一说。人生嘛,不就是吃喝拉撒这点事嘛。

  那都到了第六章了,为什么还没正式提到赵老先生的具体的工作和生活呢?那是因为据我母亲回忆,赵老先生最后离开的时候她只有五岁,所以很多记忆也都是从父辈那里口口相传而来,除了大方向准确以外,其他生活细节的准确度基本不可考。所以我想先从当时的上海滩的外部情况进行表述,从侧面反映出赵老先生当时的生活状况,因为对历史的叙述的准确性没有偏差可言,细节均有出处。

  那么这里先增加一个细节,既然我母亲和赵老先生最后的交集在她五岁那年,那就给我母亲在本小说中设立一个响亮的称谓,大家热烈欢迎,我们的赵小妹(5岁)小朋友隆重登场。

  今天说的是文明的标志,那什么是文明的标志,就本人个人愚见以为,在当时上海滩所谓的文明的标志,其实就是厕所。当时的上海滩虽然已经是文明远东,外滩的万国建筑也基本都基本在建造了,但其实,对普通居民而言,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是很差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厕所。

  你想,吃饭你饿了可以忍,上厕所你怎么忍?而且,赵老先生当时四川路的房子是配备抽水马桶的,但他们房子后面的弄堂房子中的大部分居民还没有煤气、卫生设备,抽水马桶一直是当时大多数居民不敢奢望的高级家庭设备。

  所以,我们的赵老先生和赵小妹小朋友每天清晨四五点钟,都是陪伴着“倒马桶!”和“马桶拎出来哦!”这嘹亮的,又抑扬顿挫的高音声中苏醒的。这声音是风雨无阻,每天准时响起,从老一辈唱到了小一辈,直到赵小妹成年以后,她的同学还继承过一段时间的“喊麦人”,可见历史之悠久,影响之广泛。

  虽然赵老先生一家在当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都是街坊邻居的,天天看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说,当时上厕所是一件不那么方便的事情。睡梦中的人只要一听到这吆喝声,立刻引起条件反射,睡得再死也会马上睁眼醒来,睡眼惺忪忙不迭地起来把家里的马桶拎到大门口去,否则一旦错过了倒马桶的时机,就会十分的尴尬。你想,一桶放一天,大户人家一桶还不够,再碰到夏天,那就是一个个瓦斯桶啊,再碰上点烟火气,你们自己想,你们自己琢磨。

  总结一下,厕所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地区文明的进化史。当时的上海滩是处于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基础建设确实比较落后,其实吧,每个地方都是从落后到先进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嘛,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再看现在的印度,天天鼓吹自己是什么发达国家啊,科技强国啊,你技术再牛,国民连厕所都不够用,还要随地大小便,你还先进啥。所以,抽水马桶,在当时确实是个稀罕物件,我觉得,可以算作文明的标准。

  至于不那么稀罕,家家必备的马桶的使用情况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且听下回分解,文明的标志2,夜来香。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