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前初中时代 第三章 最后一次挨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卷 前初中时代 第三章 最后一次挨打
  初中一年级的两个学期,我就在这些老师和学科中延续父亲望子成龙的希望。其实我当时从来都没有考虑过上学或者不上学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世面,也就没有太大的欲望所以目光短浅进而就很容易安于现状。我每天就是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听完老师的讲课再听父亲的政治课。

  上学期我的成绩算是中等偏上,毕竟初一课程偏文科,除了英语数学其他的我都是很优秀的。况且我当时是班长,本着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思想,我一直都很努力的捍卫自己的班长地位。人就是这样,有时候虚荣心也会成为动力。如果我一直在中等班读完初中参加中考的话,中考,成绩还真未必比优等班那些所谓的好学生考的差。关键是望子成龙心切的父亲在寒假看过我的成绩报告单之后很不满意。他认为我在中等班都能考出当时还不错的成绩,我如果进了优等班肯定考的更好。不可否认,环境肯定是影响人的,但是好环境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关键还要看被影响的人是什么心态。父亲于是开始着手操办他从我刚升初中分到中等班时就决定要做的让我转到优等班的事宜。先是找政治老师杨爱锋打听出优等班的班主任是訾言柱,惊讶的发现竟然是母亲本家的叔叔,接着就由母亲出面,利用亲戚的关系邀请他吃饭。吃饭那天我没有参与,只是父亲回来的时候已经喝醉了。看着他进门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一段时间不短的政治课,果不其然,他拉着我的手对我意味深长的说:“你爸没什么本事,能给你做的就这些了,你从小就和别人不一样,只要你在优等班好好的学,再由你言柱外爷照顾着,你一定会出人头地的。”那个时候我其实已经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看着父亲费心费力的奔波这件事,我心里很不舒服。不舒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做这件事没有告诉我,而是我隐隐的觉得他做这件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有这种感觉除了我太了解自己的情况之外,还有就是我十分不信任那个所谓的外爷。我很想告诉他我进了优等班肯定不如在这个班里,但是我没有说。我知道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就让事实证明谁对谁错吧。而这个能证明对错的事实就等了一个学期的时间都出现了。

  我其实挺不愿意叙述自己转班以后的经历,因为我除了得到了屈辱、嘲讽、讥笑、孤立之外,没有什么正能量,这个放到以后就叫做校园冷暴力。承受不了的孩子就会走向极端。我其实也承受不了,主要的表现就是我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任何人说话。甚至警惕到把为数不多的帮助也当成了怜悯和同情。简单描述一下吧,算是为一年后的转学生涯做个铺垫。

  寒假开学我如愿以偿的进了初一(1)班,这个所谓的优等班。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訾言柱给我安排了一个位子。我们庄上曾经把我当榜样的伙伴现在都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我,有认为我已经被他们踩在脚下的蔑视,有我竟然混到靠关系才能进优等班的不屑,有就算我进了优等班也是无济于事的讽刺。而初一(2)的同学们已经不再认我这个班长了,在魏巍的发起下给我起了一个卖班贼的外号,开始只有一(2)班的人喊,后来一(1)班几个学混子也开始叫,再后来谁见了谁喊。代课的还是那些老师,一个都没有变,但是再也没有人在乎我。尤其是于景周老师,我从他眼里看到的不再是关爱,而是可惜。哪个老师不喜欢好学生,在一2班我就算好学生算是他的得意门生。但在一1班我只是一个靠关系进来的差生。虽然只是一墙之隔,但是我却觉得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我当时不知道这就是压力,只知道我下课的时候都不敢去厕所,怕被别人指指点点。

  刚开始的时候我也努力学习过,我把哪些负面的东西当成学习的动力,我要证明给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上课听的很认真,课下不会的就问周围的同学。我当时前面坐的是李阁的李凌云,一个成绩不错也挺漂亮的女生。她很善良,每次也都很认真的给我讲解訾言柱都没教会我的数学题。可惜后来我心态崩溃之后,没再和她有接触。英语我通常去问闫庄的陈绍华,他父亲是后来调我们学校来的音乐老师陈联英,多才多艺。出身教师家庭的陈绍华成绩很好,品性也很好。是那个班里唯一一个真心帮我学习的男生。后来我们成了很要好的朋友,我还去过他家两次。随着周围人的刻意孤立,我越来越自卑和自闭。我也没有心思学习,把自己埋在了那些“闲书”里了。某一天,我意外得知丰棉初中竟然有个很大图书馆,因为三年级图书馆失火风波导致的没有进过图书馆的遗憾让我对眼前的这个图书馆非常向往。我多方打听怎么借书的时候还有个意外收获。图书馆馆长竟然就是我们政治老师杨爱锋,一个村的熟人,借书更方便了。我就毫不犹豫的办了一张借书证。办借书证要十块钱押金。当时的十块钱的购买力至少可以抵得上现在的五十块钱,所以在我家仍然不是一个小数字。我回家要钱的时候,母亲不愿意给我。父亲听说是办借书证的就让母亲给我了,他自己的经历已经证明了多看书是很有好处的。可惜我拿到借书证之后每次借的书和学习一点关系都没有。刚开始的时候看漫画,后来看大部头,最后看社科历史文献,所有课外的时间我都用在了看书上。就像现在的人刷手机的目的一样,我在书里找到了现实中失去的东西,至少我觉得在书籍的世界里我过的很不错。

  一直到初三上学期我转学,整个图书馆除了**宣言这样的政治文献我没有看,其他的书我几乎都有染指。到后来我也不按照每周一次的借书管理了,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就去换,反正馆长是我们庄上我还得叫哥的政治老师杨爱锋。由于不能算是个好学生,偏又语文成绩已经跻身班级最前列,我又成了班级中几个同学的固定枪手。每天给帮一些人给他们钟爱的女生写情书。其实我是有文人的清高在的,所以我很鄙视他们,追个女生连情书都找人代笔也太没有诚意了吧。我真不愿意给他们写,但是一来他们威逼,不写就揍我。二来利诱,写了就买个小麻油冰棒冠生园方便面什么的给我,我也就很没节操的写了。后来我就成了**笔的了,甚至有个女生还让我写过,只是不记得她的名字了。写的最多是李新念、于文沛和吴义增他们三个的。因为威逼利诱的关系写的也很卖力,具体表现就是那些情书不仅用词优美华丽感情真挚感人而且还很高产,一个上午写个几千字给玩的样。当然这也直接让我的语文成绩更快的质变,每次语文考试我的成绩绝对都是前两名,这是我前后初中时代最后的一点尊严。

  初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我考的比上学期差的多。看完成绩单的父亲晚上又借着酒意给我上了三个小时的政治课。但是我却不以为然了,承受了一个学期的校园冷暴力,他的这些批评训诫对于我来说,已经微不足道。那一年的暑假我过得很惬意,父亲帮我借回来初二的书让我在家里预习,而我却从他的书橱里找到了法国作家缪塞的《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偷偷在家读。这个时候他和我都不知道初二会分班的事,他依然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而我也开始为自己第一次理直气壮的顶撞父亲而做准备。

  初二上学期刚开始,学校为了遴选出更加优秀的学生,组成中考预选准备班,再一次对我们这届学生组织了一次分班考试。初一下学期几乎什么都没学会的我,又一次被分回了初二(2)班,更加讽刺的是我初一(2)班以李秋礼为首的几个同学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中考预选准备班。对于我再次回到差班的事实,父亲是不能接受的。他在一次醉酒之后面若寒霜的把我叫到了面前,我知道他要打我,但那次我却出奇的平静,甚至心里都没有一点害怕。也许我觉得我有理,造成这一切的都是父亲,和我没有什么关系。父亲瞪了我将近一分钟突然一把拽过我朝我脸上扇了三巴掌,语气愤怒的说:“我操了心托了人欠着情,你却只是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转了个圈,你能对的起谁?”我没有说话,只是捂着脸瞪着他,也没有哭。他接着又打了我几下,我依然没有说话,也没有哭。或许是他突然发现我这一次的挨打后的反应和以前不一样了,迎着我目光的眼凝滞了一下,下意识的问了句:“你想干什么?”我拿开捂着脸的手说:“不想干什么,只是想告诉你,我以前班里的副班长都考进了中考预选班,而我以前是班长。”父亲明显很不适应我的平静,扬起手又想打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放下了,只是严厉的说:“那是人家努力学习了,你就是仗着小聪明不好好干。”我毫无畏惧的看着他说:“你总是把问题推到我身上,之所以会有这个结果,完全是你自作主张的给我转了班,你转走了老师对我的宠爱,转走了我的班长和荣耀,转走了我学习的动力,却给我带来个卖班贼的头衔。我每天上学都像只老鼠一样走在别人喊打的目光和嘲笑中,我怎么学的好?”父亲实在没想到我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愣了半晌后恼羞成怒吼了一句:“你小子还敢顶嘴!”,接着就是****般的巴掌。那天晚上父亲的暴打让母亲都忍不住和他起了争执,当他听到母亲哭着说:“你别打他了,他一直都没哭出来,别再憋出什么事来。”的时候,停下手望了一下我就去睡觉了。母亲则是守着我怕我做什么傻事。我不忍心她一直这么担心着,就直接上床睡觉了。但是我一夜都没有合眼,我一直都在想着一句话:人的一生,只有痛苦的经历才会长大。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