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节
《九州春秋》说在刘备驻扎在小沛时,那时他和吕布还没有翻脸,下邳城发生了一起盗马案。吕布手下有个骑兵将领叫侯成,他有一次派自己的门客去牧马,整整交给他十五匹马。结果这个门客不知道怎么想的,直接赶着马就往小沛跑,想要投靠刘备,大概又是被策反了吧?多亏侯成及时发现,带着人把这些战马给追了回来。这件事虽然不小可也不算太大,只不过当时平安无战事,众将也都闲得难受,正好以此为由头在一起聚一聚。于是他们就拿着礼物来祝贺侯成,借机讨杯酒喝。
侯成正好有五、六斛已经酿好的酒,又特意去打了趟猎,猎得十多头猪。有酒有肉,同事们欢聚一堂,准备暴撮一顿。古人最重礼数,侯成也不例外。开撮之前,他亲自给主公吕布送去半拉猪、五斗酒,还毕恭毕敬地“前跪”说到,托将军您的福,我把那些战马都追回来了,同志们来给我祝贺,大家打算在一起聚一聚。这些酒食先献给您,就是那么点意思,“先奉上微意”。
应该说侯成对吕布还是很谦恭有礼的,处事也很周到得体——除了违反禁酒令。
吕布一听就急眼了,NND,我刚签发了禁酒令你就聚众豪饮,还给我送酒来,你想干什么?!还拽上众将一起喝?你想咋的?!噢,你们做兄弟,想合伙谋害我呀!?
史书中没提吕布禁酒的原因,担心喝酒误事大概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可能还是粮食不足。一段时间以来,徐州地区的收成一直不理想,很多百姓都吃不饱饭,用粮食酿酒就显得太奢侈了。而且战争年代更应该首先保证军事供给,这可能才是吕布下令禁酒的主要原因。
吕布一通发作可把侯成吓坏了,又气又怕,赶紧离开了。史书上没说吕布如何惩罚他,可能根本就没有惩罚,批评两句就拉倒了。《后汉书》对这件事也有记载,大同小异,基本事实都一样,只有个别细节不一致。《后汉书》没明确说此事发生的时间,根据上下文推断应该是在下邳被围之后,不过如果真是在这个时候,下邳已经被水淹了,侯成等人还有心思喝酒看来神经也是够大条的。而且《后汉书》也没说侯成的门客一下子盗走十五匹马,只说是“名马”,没准就是吕布的“赤兔”。罗贯中揉合了两种说法写进《三国演义》里,并杜撰了侯成被暴打的情景,为后文伏笔。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侯成被吕布打了“五十背花”,这个打法与张飞打曹豹是一样的,看来只要因为酒挨打,大概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的。
后人读史到这里往往会感叹吕布不应该对侯成如此不讲情面,其实这多是在了解了后来发生的事情后做出的事后诸葛亮式的感叹。谁也不是神仙,不会知道后来发生什么事。从当时的情形看,吕布这样的反应并无大错。禁酒令刚刚颁布,就有将军带头违犯,如果吕布连身边的将军都管不住还怎么管别人?治军讲究的就是一个“严”字,要求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如果不能成功地制止侯成只怕以后真的要政令不畅了。
当然吕布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首先他不应该在这个时候、以这样的形式发作,要知道众将还在侯成家等着他回来喝酒呢。吕布这样一发作不但让侯成在众人面前没面子、伤自尊,而且也搅了大家的酒局。他更不该说众将“作兄弟,共谋杀布”,这话太伤人了。不但犯了众怒,还一语成谶,后来真的被人家给算计了。看来领导同志在批评下属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时间、场合,讲究方式、方法。
其次,吕布在严重挫伤侯成的自尊后不应该还对他委以重任,这个错误比第一个更严重。刘备曾对张飞说过,你喝醉后喜欢鞭打士卒,可打完之后还安排他们在身边工作,这样很不妥当。可张飞不听,最后果然死于身边人之手。刘备说的很对,既然人家不再对你畏威怀德、甚至心怀不满,那就不要安排他们重要的岗位,不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以免自误。
侯成被吕布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又羞又怒又怕,回到家里把等着喝酒的众将都打发走了,把人家拿来的贺礼又都退回去了,感觉特没面子。他越想越恨,终于起了报复之心。其实这个时候下邳城已经被围困了三个月,史书说城里已经“上下离心”,人心涣散,很多人都开始为自己打算了,出现了内乱的先兆。即使没有这件事、没有侯成,也会有别的事、别的人出现,早晚会有人背叛吕布,完成对他的最后一击。
侯成打定主意之后,就找来两个朋友商量怎么报复吕布,这两个朋友是宋宪和魏续。《后汉书》没说他们的名字,《三国志》却有交代。“宋宪”这两个字在《三国志魏武帝纪》里写作“宋宪”,可到了《三国志吕布传》却又写作“宋虑”,不知道哪一个准确,或者干脆就不是同一个人。还有魏续,别人背叛吕布也就算了,魏续也背叛他真让人替吕布难过。魏续和吕布似乎有亲戚关系,而且吕布非常看重他,对他也很好。吕布喜欢魏续看不上高顺,就特意把高顺的“蹈阵营”夺来交给魏续。所以说在吕布集团内谁背叛吕布都可以,唯独魏续不可以,可偏偏就是这个吕布青眼有加的魏续背叛了他,而他死活看不上的高顺却陪他一起死了,吕布识人的眼光真是不敢恭维,让人嗟叹不已。
侯成、宋宪、魏续三个人在一起商量的了背叛吕布的方案,一向以背叛别人著称的吕布终于要遭遇一生中最致命的背叛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报应……这三个人的计划与《三国演义》里的大不一样,按罗贯中的说法说他们先盗走赤兔马,然后又趁吕布打瞌睡时绑了他,可实际上他们畏吕布如虎,不敢冒险去绑他,而是采取了更隐蔽的方式。
建安三年十二月,侯成等人终于等来了下手的机会。他们趁人不备,突然发难,绑架了陈宫、高顺,然后率众投降。《三国志》只说他们绑架了陈宫,没说高顺是否也被绑,但《后汉书》却明白无误地指出,高顺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擒的。项飞也宁愿相信他是这样被俘虏的,不愿意看到这样能征善战的将军战败被俘。这还不算完,侯成等人还打开城门,献关投降。城门一开,如狼似虎的曹军立刻蜂拥而入,像潮水一样冲进了下邳。
吕布听说曹军已经入城,不禁大吃一惊,急忙组织抵抗。可是为时已晚,他和城内残余守军很快就被压缩到城东白门楼上。看着下面越聚越多的曹兵,吕布意识到大势已去,于是他命令自己身边的亲信杀了自己,拿着人头去见曹操,可是亲信“不忍”(也不知道是“不忍”还是“不敢”)。其实吕布并无死志,此举只是一种姿态,表明自己宁死不降的决心,他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了他还是不想死的。如果他的亲信脑袋缺根弦,真想执行命令杀了他,只怕说不定谁先倒下呢?当然啦,既然是亲信,对吕布就应该很了解,不会傻到看不出这只是做做样子而已。
战又不能战,死又不能死,那就只好投降了。这一点与《三国演义》严重不一致,吕布不是被擒而是投降的。不过这种穷途末路时的“被动投降”与被擒差不多,而且也太晚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