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节
陈震出使东吴是建兴七年六月的事,他回到成都后就受到重赏,被封为城阳亭侯,一下子分来曹魏四个州确实该好好封赏一下。同年的冬天,诸葛亮在南山一带修建了两座城:汉城、乐城。他把这两座城作为军事基地,还是为北伐做准备。

可是还没等他发兵,曹魏大军却先来伐蜀了。原来曹魏的新任大司马曹真认为,这几年小小的蜀汉不断进犯,搞得堂堂大魏很没面子,于是向皇帝曹叡请战,请求进攻蜀汉,教训教训诸葛亮,当然如果能一举消灭这个偏安小朝廷就更好了。这几年诸葛亮不断北伐,也让曹叡心神不宁,都不能好好的享受生活,他早就不耐烦了,现在曹真主动请战,正合他的心意,勇气可嘉,精神可嘉,当即批准。

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魏军在曹真的率领下兵分两路讨伐蜀汉。满朝上下对此行寄予厚望,出发前明帝曹叡亲自为曹真饯行,希望他有所作为。

曹魏的作战计划是这样的:曹真出斜谷,张郃经子午谷,司马懿出西城逆汉水而上,大家会师于南郑。张郃部是曹真的分支,所以还是两路进兵,统帅分别是曹真和司马懿。这是司马懿第一次与诸葛亮交锋,从此他介入西线战场,开始了与诸葛亮的对决。

诸葛亮闻讯后立刻作出部署,分别驻军城固、赤坂,准备抵御魏军,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可是曹真选的进兵时机真是不妥,好容易组织的进攻遇到了好容易才能遇到的大雨。大雨一连下了三十多天,堪称百年一遇,道路泥泞,栈道断绝,根本无法通行。曹真的大军就这样被大雨阻住了去路,无法前进,只好呆在原地等雨停。这么多部队就算什么也不做,只在原地呆着,一天下来,人吃马喂得多少银子啊?魏明帝曹叡一看,这样不行,咱干脆别打了,你还是回来吧!于是一道诏书又把曹真诏了回来。诸葛亮时代曹魏唯一一次伐蜀就这样草草收场。大规模的战役没打起来,局部战争却一直没断,这不,魏延抽冷子给了郭淮一下子,在阳谿大破郭淮。

曹真大军前脚刚撤,诸葛亮大军后脚就出祁山,开始了第四次北伐,这是他第二次出祁山。这时是建兴九年二月。

这次北伐准备充分。诸葛亮为了解决一直让他头疼的粮食问题,特意发明了一种运输工具——木牛,在随后第五次北伐时又发明了流马。木牛流马并不是传说中的运输工具,而确确实实是诸葛亮的专利发明,它们的制作方法被记载在《诸葛亮集》里。

诸葛亮在夺得武都、阴平两郡后,施展政治才能,把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结好当地少数民族,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忠于蜀汉。这次出兵北伐,诸葛亮特意向当地的鲜卑族首领借兵,结果鲜卑首领轲比能亲自带人前来助战。这个借兵有很大说道,有的人张一回嘴求人,却根本啥也借不来;有的即使碍于情面,勉强借了,也是应付了事,随便派些老弱残兵。再看诸葛亮张嘴借兵,把人家老大都借来了。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处理**上确实有一套,不是后人瞎吹的,前文的孟获,现在的轲比能,都是现成的例子。

曹魏也不甘示弱,得到消息后立刻着手应对。这时朝中的顶梁柱大司马曹真身患重病,已经不能出征了,魏明帝曹叡只好派司马懿西征祁山。《晋书》和《汉晋春秋》都记载,在确定司马懿为西征统帅后,曹叡对司马懿说:“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其实曹叡一直很看重司马懿,只是有曹真在就显不出他。曹真的军事才能并不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弱,而且又是宗室,虽然未必有意,但他确实处处压着司马懿一头。还好司马懿当时很低调,也没与他争,倒也相安无事,这种情形有点像当年的法正和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受命西征,却不用皇帝出面把曹真的大将军印拿来,而是亲自到曹真府去取。这一段描写极为传神,通过对话把两人的心态表现得非常到位。司马懿小心谨慎、老奸巨猾,想拿大将军印却又担心触怒曹真;曹真忠厚耿直、一心为国,为了抵抗蜀汉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段文字不长,但却把人物刻画得极为传神,曹真、司马懿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过这个故事虽然精彩,却未见于史书,应该是老罗杜撰的,可以说非常成功。其实这种为了刻画人物需要而杜撰的情节在《三国演义》中随处可见,只不过老罗手法高超,经常把真人真事稍作改动就直接写进小说,说《三国演义》虚实结合就是指的这一点。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罗贯中同学太偏心了。《三国演义》通篇都“尊刘抑曹”,罗同学在真实历史事件的选择和改编上也体现了这一原则。就拿前面提到的郝昭、曹真来说,他们确实是病死的,这一点是实写;但罗贯中同学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战绩,把他们说成是在重病中受到蜀汉军的刺激而病发身亡的,也就是把他们的自然死亡当作战功记载了诸葛亮的头上。事实上曹真是病死在京师,根本就不是在军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算无遗策,“多智而近妖”,但最后还是没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对此老罗归咎于另外的一些人、一些事,而不认为是诸葛亮自身的问题。比如《演义》第一百回,押粮官苟安因没能按时把军粮送到阵前而受到诸葛亮批评,于是怀恨在心投往曹魏,又受司马懿的指使回到蜀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异志,致使后主刘禅下诏诏回孔明,导致那次北伐无果而终。历史上确有苟安其人,在《三国志》中被记为“句安”,他后来也确实投降了曹魏,这些都是实写;但事实上苟安是在曹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被郭淮等人成功策反的,当时距离诸葛亮去世已经十五年了,苟安本事再大也不可能离间他了。罗同学根据“苟安投敌”这一历史事件改编的《演义》,既把诸葛亮撤军的原因推给别人,保持了他战无不胜的光辉形象,也刻画出诸葛亮忠于大汉、忠于刘氏的耿耿忠心,一举两得,堪称经典。

罗贯中同学虽然写的是“演义”,但虚实结合,以历史事件为蓝本,即使有改动也不戏说、胡说;而且人物的言行、思想都符合自身的地位、特点,应该说非常成功,所以被奉为经典,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人把它当作史书来读。创作历史小说就要有罗同学这种精神,各位读者可千万别信现在的古装戏,那些编剧什么都敢写,当不得真。大家如果有时间应该读一些好书,比如《细数三国豪杰》,嘿嘿。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