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
正在这时,鲁肃领着诸葛亮来了。鲁肃一直是坚决的主战派,他力劝孙权向曹操宣战。鲁肃的这一观点与孙权相同,孙权对此很感激,他说:“此天以君授孤也!”尽管如此,孙权心中最大的难题:能不能打得赢,还是没有解决。于是诸葛亮出场了。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的“舌战群儒”。项飞分析真正的情形可能是这样的:孙权接见诸葛亮应该是在办公地点,很可能就是在会客室,而接见时必然有江东的大臣在场。会谈时众人可能因为观点不同而争论几句,这也很正常。结果这次会见就被后人加工成“舌战群儒”了。要说孙权有意安排几个人难为诸葛亮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孙权现在急需有人能帮他说服手下这些主降派。所以他给诸葛亮这个机会来完成这个任务,同时也是给他机会来说服自己。而诸葛亮既然上了刘备这条船就与曹操势不两立了,他当然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与曹操为敌,急于拉个垫背的,更何况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憋着主意拉孙权下水,所以他要尽展才华说服孙权和江东群臣。
诸葛亮的说辞很长,这里就不摘录原文了,只是简单的归纳一下。首先诸葛亮选择进攻的角度就很特别,他先是“劝降”孙权。他说将军您如果觉得能打就赶快开打,如果觉得不行就抓紧时间投降,争取个好态度。像您这样犹豫不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孙权听了这话有些不高兴,就反问他,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劝你家刘备投降呢?诸葛亮说那不一样,我家主公是“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哪能投降呢?孙权一听,勃然大怒,他说我也不是一般人!我也不能投降!这事定了,坚决打!
然后诸葛亮又为孙权分析了形势,帮他树立此战必胜的信心。他总结了曹军三个不利的方面:一、远道而来,士卒疲惫;二、不善水战;三、荆州降卒不是真心归顺,必定不会卖命作战。孙权听了“大悦”,立即派周瑜等人帅水军三万迎击曹操。
这是《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说服孙权的过程,没提“舌战群儒”这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罗本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才思敏捷、意气风发、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羽扇纶巾,从容不迫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诸葛亮整个过程基本都是彬彬有礼,虽然针锋相对,但在礼数上却没有一点不周之处,决不似泼妇骂街。只是在与薛综对答时才言辞激烈,声色俱厉。为什么诸葛亮对薛综如此不客气呢?原来薛综在提问时对刘备略有不敬,他说刘备“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其实这也不算冒犯,可诸葛亮还是不能容忍,立刻声色俱厉地反击、驳斥。金圣叹在批《三国》时对此的解释是:对奴骂主。看来老罗时时刻刻都在树立孔明的正面形象,连这样一个细节到考虑到了!也难怪人家的书写得这样好,不愧是大家,值得我等学习!
年轻的诸葛亮这番精彩的表演为他赚足了人气,深深地折服了包括孙权在内的江东才俊,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同时也使孙权下定决心要血战到底。既然孙权已经拍板了,那东吴的群臣就只能无条件执行。虽然在这之前大家各持己见,有人主战,有人主降,但一旦形成决议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执行,保留个人意见,服从领导,全身心地投入到卫国战争中去,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最后取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说明江东内部是团结的,孙权还是具有相当威望的,其实这一点应归功于张昭。虽然张昭是主降派的代表,但他为江东、为孙权作出的贡献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才保证了孙权领导核心的地位和江东稳定的政局,这一点会在介绍张昭是细说。
接下来就是妇孺皆知的赤壁大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此战的具体经过将在介绍周瑜时详细评说。曹操大军气势汹汹如潮水般来到长江边,又如潮水般迅速退去,涨落之间改变了荆州地区力量对比的格局,留下了一个真空地带,由此引发了孙刘联盟内部对荆州的争夺。但这种争夺是友好的、和平的,实在谈判桌上进行的。最后双方决定根据在战场上的贡献大小来划分包括土地在内的胜利果实,这样一来荆州就归了孙权,刘备方面对此表示认可,但随即又以自己分得的土地太少,“不足以安民”为由,向孙权提出“暂借”荆州。孙权虽然不愿意了,可是在鲁肃的极力劝说下,勉强算是同意了。至此漂泊了半生的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尽管是借来的。
然后刘备开始封赏手下功臣,诸葛亮在这时被封为军师中郎将,“诸葛军师”的称呼就源自于此。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官职不是太高,但是要知道刘备此时被朝廷认可的官职也只是豫州牧、左将军。按照汉制将军的设置是这样的:最高是大将军,其次是骠骑将军,再次是车骑将军,又次是卫将军。这个顺序虽偶有变化,但基本就是这样。在卫将军之下是前、后、左、右四个将军,刘备的左将军位在此列。这前、后、左、右四将军级别比上卿低,所以说刘备这时也算不上高官,因此在他手下任“军师中郎将”不能说是不被重用。
现在有的人认为刘备在世时觉得诸葛亮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能力出众,所以一直不肯重用他,此说大谬。当时诸葛亮的官职不高可是权力不小,总管着零陵、桂阳、长沙三个郡。刘备那时地盘不大,一下子交给诸葛亮三个郡,怎么能说不肯重用呢?
不过刘备不让诸葛亮直接指挥军队却是真的。《三国志》特意说明,诸葛亮总管三郡的主要任务是“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也就是主要管理地方,做好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这倒不是刘备不信任他,而是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如他的政治能力。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总结说:“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说白了就是认为诸葛亮治国理民的才能要优于他用兵打仗的才能。当然这只是相对来说,诸葛亮指挥作战的能力绝对高于一般人,只是和他自己的政治能力相比要略逊一筹。刘备素有识人之名,他很快就发现了孔明的特点,所以让他专心政事,远离军事,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也就是扬长避短。此举也体现了刘备在用人上的高明之处。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