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节
        在这一年孙权处决了一个他曾经很信任的一个臣子——吕壹。吕壹曾任中书典校,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大臣和各地、各级官府交上来的文书,看看里面有没有犯禁之处,有没有反动言论,有没有不敬的言辞。他就利用工作便利吹毛求疵,打击异己,排挤大臣,连当时的一些高官也敢诋毁,比如丞相顾雍就曾被诬告。太子孙登多次向孙权进谏,反应吕壹的问题,但孙权都没采纳。大臣们一看太子说话都不好使,更加“莫敢言”了。后来吕壹自己败露,孙权才识破他的真面目,把他下狱处死。然后孙权作了公开的自我批评,但同时也对一些重臣不敢直言进谏表达了不满。

        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太子孙登病逝,这对孙权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孙登字子高,是孙权的长子,并被寄予厚望。孙权很早就确立了他继承人的地位,早在孙权被曹丕封为吴王的时候就立孙登为王太子,还专门挑选了老师来辅导他,就连陪读的人也都是一时之名士,有后来权倾朝野的诸葛恪,还有张昭之子张休,顾雍之子顾谭,陈武之子陈表等,这四个人被称为“太子四友”。孙权还指定张昭担任太子的老师,由于张昭年事已高,而且政务繁忙,就由其子张休先听张昭讲课然后转授孙登。应该说孙权在对孙登的培养上是很认真的,也是下了大功夫的,而孙登也不负众望,经过认真的学习,俨然又一代明君之相。

        可惜天不假年,孙登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三岁。孙权在悲伤之余又于第二年立子孙和为太子,同时封孙和的同母弟弟孙霸为鲁王。客观地说孙权在接班人的问题上是失败的——除了孙登。

        孙和与孙霸是亲兄弟,孙权对他们一样的宠爱,这本无可厚非。但孙霸对于孙和被立为太子一直不服,就在暗中使劲,想要取而代之。孙和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也采取措施反击。结果时间一长,二子不睦的情形就被大家知道了,连孙权都听说了,于是他下令禁止他们有任何接触。像这种皇子争宠的情况在其他帝王家也有,不足为奇,但要命的是朝中大臣也卷了进来,分成两派。以时任丞相的陆逊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应按照长幼次序确立接班人,力挺孙和,这一派势力较强,除陆逊外还有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等人。支持鲁王孙霸的一派也不可小觑,他们有骠骑将军步郅,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等。这样一来,几乎朝中的重臣都作了选择,站好了队,搞得孙权很头疼。他曾对身边亲信说,儿子相互争斗,大臣们拉帮结派,“将有袁氏之败!”当年袁绍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各领一帮人大打出手,结果反被曹操逐一剿灭。这件事过去的时间并不长,孙权对此还记忆犹新,可没想到自己也遇到同样的情况,难道真的要重蹈袁绍的覆辙?

        就在大家认为皇位争夺战的胜者将在孙和、孙霸兄弟中产生时,没想到异军突起,又有一人加入到争夺战中,他就是孙权的小儿子孙亮。孙亮和他的母亲潘氏为一党,虽然发力较晚,但战略得当,很快就占了上风。他们取得了在孙权面前说话很有分量的全公主的支持,而全公主本就与孙和、孙霸的母亲王夫人有矛盾,自然不愿意看到孙和、孙霸中任何一个人继承皇位。正赶上又一次孙权生病,身为太子的孙和就到庙里祭祀祷告。孙和有一个妃子张氏,她的叔叔是张休。偏巧张休家住得离庙很近,张休就请孙和到家坐坐。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是被全公主知道了,她就到孙权跟前说,孙和趁您有病不知道跑到张休家和他商量什么。还说孙和的母亲王氏听说您病了,“面有喜色”。这可犯了孙权的大忌,孙权“由是发怒”,有了废立之心。

        王氏知道后心怀恐惧,忧闷而死。她死后,孙权就准备废太子了。陆逊和其他大臣吾杰、顾谭等人上书力陈此举不可,结果激怒了孙权,他认为大臣们不但拂逆自己的意思,还敢暗中结党,这是历来君王的大忌。于是孙权下令逮捕吾杰,随后处死,又把顾谭发配到交州(今天的广州),重创了**。但是对怎样处理孙和,孙权还是有些犹豫。

        孙权犹豫了一年多,最后下定决心“幽闭”孙和。孙和被幽禁后,骠骑将军朱据和尚书仆射屈晃带领手下将士,接连几天“泥头自缚”跪在宫门前为他请命。(“泥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去掉帽子,还是弄一脑袋泥巴?)孙权在宫里看到这一幕,“甚恶之”,严厉地斥责了这些人。本来嘛,当皇帝的最烦大臣结党,这些人救孙和心切,无意中又犯了孙权的大忌。

        孙权随即商议废掉孙和立孙亮为太子,这一下引来了大臣们强烈的反对。朱据和屈晃等一些大臣“固谏不已”,还有两个大臣陈正和陈象上书力谏。他们在所上书中举了个例子,就是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立奚齐为太子而杀掉公子申生,从而引起晋国内乱的故事。这个例子引用得太刺激了,孙权一下子就“大怒”了,当即下令“族诛”二陈,不但处死他们本人,还要灭族。同时还把朱据和屈晃“牵”到大殿“杖一百”。这次孙权做得太过了,不久前还埋怨大臣不敢进谏,现在人家进谏了,却又如此对待人家,可真难为这些大臣了。顺便说一句,几十年后,孙和的儿子孙皓当了东吴最后一任皇帝,即末帝孙皓。他虽然暴虐,但对当初为孙和力谏的大臣及其后人还是颇为优待的,例如他曾封屈晃的儿子为东阳亭侯。

        暴怒之下的孙权不但废掉太子孙和,还下令赐死鲁王孙霸,随即又立孙亮为太子。可怜孙和、孙霸,兄弟相争,两败俱伤,一个被废,一个把命都搭上了,却都是为他人做嫁衣,反倒让孙亮从中受惠,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时是赤乌十三年,即公元250年。这事还没完,孙权又对进谏的大臣进行整治,连杀带流放共有十多人。就连一向颇受信任的丞相陆逊也受到牵连,孙权多次派人“责让”他,陆逊“愤愧”而死,时年六十三岁。

        孙权此举破坏性极大,不在于他杀了多少大臣,而在于破坏了风气,使得大臣不敢进言,堵塞了言路。《吴书》记载,后来孙权病重,有些明白过来了,想要重新召回孙和立为太子,可是被全公主等人的力劝打消了念头。历史证明孙权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是非常失败的。孙亮继位后就大权旁落,朝政混乱,几年以后被废为会稽王。

        孙权曾担心自己会重蹈袁绍的覆辙,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做得不如袁绍。古人在选择继承人时很注意长幼顺序,一般都是嫡长子继位,很少有废长立幼的情况发生,这被认为是祸乱的根源。陆逊等人力挺孙和就是为了这个原因,倒未必是受了孙和的好处。袁绍当初废长立幼是因为他觉得幼子的能力高于长子,可孙权不是这样,他是因为看不上孙和,才立的幼子孙亮。而且袁绍立幼子后,他的长子仍然统兵在外,雄踞一方,当然这也是后来二子相攻的祸根,但袁绍毕竟没有难为自己的儿子。孙权就不同了,他幽禁了孙和,还赐死了孙霸,虎毒尚且不食子呢,孙权下手太狠了。他的做法有点像当年的汉武帝,武帝临终前,他的接班人刘弗陵年纪尚小,为了避免以皇太后为代表的外戚集团掌权,武帝赐死了弗陵的母亲,他的爱妾——钩弋夫人。孙权此举也有异曲同工之意,但太狠了。

        《三国志吴孙权传》在记载到赤乌十三年时,最后一句话是“是岁神人授书,告以改年立后”。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这年有神仙送来一本书,告诉应该改年号、立皇后。这句话来得很突兀,没有上下文,而且既没说是何方神仙,也没说送来什么书,更没说改什么年号、立谁为后。这件事应该是确实发生了,但是不是神仙所为就很难说了。很可能有人利用孙权对神怪之说感兴趣这一点,假托神仙之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后来被立为皇后的潘氏,史书上说她“性险妒”,而且很有政治野心,所以此事很可能就是她策划的杰作。

        不管这是不是神仙的意思,反正孙权是信了,于第二年(公元251年)改元“太元元年”,立太子孙亮的母亲潘氏为皇后。这时在罗阳县出了个神仙,自称叫王表。他饮食、语言与常人无异,可是“不见其形”。(怪事!理解不上去!莫非是一种有质无形的存在?)孙权听说了这事,就把他当作神仙了,于太元元年五月,派中书郎李崇捧着“辅国将军”和“罗阳王”的印绶来请王表。看来孙权真是下了大本钱,还没见过面就赐以高官显爵。想当初孙权费了多大力气才当上吴王,现在一张嘴就封王表一个“王”,虽然“罗阳王”与“吴王”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是个“王”——孙权真是老糊涂了。求仙是帝王的通病,越是高龄帝王症状越明显,大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放不下这种尊贵的生活。

        王表接受了孙权的邀请,就和李崇一起来见孙权。一路上所经郡县的长官尽心接待,王表与他们谈论,无所不知(怪!王表不显形,郡县怎么接待?)。王表有一个婢女,名叫纺织,经过山川河流的时候,王表就派她与这些山神、水神交流。七月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孙权。孙权专门在苍龙门外给王表修建了府第,还多次派人奉送酒食。而王表对一些“水旱小事”的预言也“往往有验”。

        这些都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不是出自志怪小说!王表的事出现在正史中,至少说明两件事:一、这件事确实发生过;二、这件事在当时影响非常大。但王表真的是神仙吗?项飞觉得未必。顺便说一句,项飞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上确实有我们所说的“神仙”,他们可能是另外一种生命形式,只是我们还不了解而已。神仙或是修仙的人很少追求名利这些世俗的东西,最重要的是,真正的神仙为了普渡众生,传教传道,从来不怵于显形。所以这个王表可能不是神仙。他可能是某种动物、植物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修行到了一定程度,或是精,或是怪,或是妖,由于功力不够,无法变幻人形,而只好隐形。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种修行者大都远离喧嚣,不会干扰世人,这既是为了静心清修,也是怕遭天谴,所以王表可能也不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大骗局,关键在那个婢女纺织身上。她可能掌握了某种不为人知的说话方式,比如腹语术,然后一人分饰两个角色,蒙蔽众人。可是能把包括皇帝在内的全国人民都骗了,似乎又不是一个婢女能力所及,要知道那时候能读书的女孩子都不多,哪来这样的女孩子有如此的学问和胆识去骗全国人民?而且如果只是个普通人,那她对一些事情的准确预言更加无法解释。项飞想不通,还请哪位对此有研究的朋友赐教。

        孙权对王表很是信任,一些事情的决策还要听听他的意见。古语说“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孙权此举确实是国之将亡的预兆。这时的孙权已经“年老志衰”,无情的岁月已经磨去了他的雄心壮志,不再是那个骑马射虎,指点江山的孙权了。《晋书五行志》记载,太元元年的八月,建业刮起了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吴国祖陵上中的松柏都被拔起,石碑摇动,甚至两座城门都被吹倒。前文说了,古人对天文和五行的变化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天相示警”,于是孙权在当年大赦,并于十一月到郊外祭天,以求得上天的原谅。不过上天似乎并没有原谅他,孙权从郊外回到宫中就病倒了。《吴录》的说法是“风疾”。

        孙权这回病得很重,他自己可能也感觉到时日无多了,于是就于太元二年解除了前太子孙和的幽禁,封他为南阳王。并在二月又一次大赦天下,同时下令改元,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年号“神凤”。没多久他刚立的皇后潘氏就死了。这个潘氏,《三国志》对他的评价不高,说她“性险妒”,而且有政治野心。孙策在击败前庐江太守刘勋时,曾俘获了袁术的家眷,他当时把袁术的女儿嫁给了孙权,这就是孙权的袁夫人。袁夫人颇有“节行”,很得孙权之心,可这个潘夫人一直想方设法诋毁她。这次孙权病重,潘氏还在暗中打听当年汉高祖死后,吕后临朝****的一些事。她对身边的“宫人”也很不好,大家对她又怕又恨。终于有一天,宫人们趁她睡觉时合伙“缢杀之”,就是勒死了,然后对外说她在睡梦中暴毙。据说后世的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有一次和他的宠妃张贵人开玩笑,说等你年纪大了我就废了你。当时张贵人还不到三十岁,听了这话很生气——后果真的很严重,她一气之下就趁当晚司马曜喝醉了,找几个人把他勒死了。但那时权臣当政,皇权衰落,就连皇帝暴崩这样的事都没人细究,张贵人又找人打点,最后这事竟不了了之了。张贵人的作案手法与这几个宫人如出一辙,很可能就是受了她们的启发。张贵人命好,犯了这么大的案子都没事,可这回的几个宫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快就被查明了真相,随即被处死。

        这件事对孙权的刺激很大,他的身体越发的衰弱了。看着皇帝病情沉重,大臣们手足无措,就在焦头烂额之际突然想起了那个神仙王表。于是大家组团去求他,请他想想办法。众臣来到王表的府第偏巧神仙不在,大家一通好找,也没找到,这才明白原来王表已经闪了,“表亡去”。

        不知道孙权听到这个消息会是什么反应,连神仙都弃他而去看来真的是大限已到。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夏四月,孙权“薨”,时年七十一岁,同年其子孙亮继位,追谥孙权为“大皇帝”。

        孙权统治的前半段不愧是一个有雄心、有作为的君主,陈寿评价他“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堪称“人之杰”。在江东势力弱小的时候,他举才任贤,果断决策,多次击败来犯之强敌。如果有必要,他可以和任何人联盟,也可以随时撕毁盟约,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此他甚至可以向曹魏称臣,这也是为什么陈寿说他“有勾践之奇英”的原因。也正因为此,孙权才能统帅江东,成鼎足之势。但是孙权统治的后半段,尤其是他的晚年,局势相对安定,也暴露出他性格中阴暗的一面,孙权也染上了老年帝王的通病:好仙求药,多疑嗜杀。其实“多疑嗜杀”一直是孙权性格中的一个特点,只是在战事频繁的时期,正当用人之际,他能有意识地、自觉地克服、压制这个缺点,但到了局势相对安定的时候,这个缺点就不自主地暴露出来。其实这也是很多人都有的性格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同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原因。

        在用人之际,孙权可以容忍、迁就手下人的缺点、毛病,而且对立下功勋的将领也确实相待甚厚。比如猛将甘宁,残暴好杀,还多次顶撞孙权,孙权虽然生气可还是能厚待并重用他。又比如吕蒙病重期间,孙权把他接到自己的内殿养病,还悬赏重金求良医。他经常从脸色上判断吕蒙的病是否好转,可担心看的次数多了影响吕蒙休息,就在墙上凿了个洞,每天要有好几次从这里观察吕蒙的气色和饮食,如果吕蒙能进食就把他高兴得什么似的。就是这个孙权,到了后期却像变了一个人。他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开杀戒,卫温和诸葛直死于“无功”,陈正和陈象死于进谏,就连他自己的儿子鲁王孙霸也被赐死。陈寿说他“性多嫌忌,果于杀戮”,到了晚年“弥以滋甚”,甚至认为他废长立幼的决定导致了后来吴国的灭亡。

        其实对孙权了解最准确的应该是他的哥哥孙策。孙策在临终前传位于孙权时曾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这就是孙策对孙权的要求,只要他保住江东而已,并没指望他能开疆拓土,这大概是孙权的能力有限吧!事实也是如此,每次大敌来犯孙权都能将其击退,而孙权每次跨江发展也都是无功而返。历史证明,孙策还是很有眼光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