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韩遂率众反叛,并占据了潼关。《三国演义》里说,马超是因为父亲马腾被曹操杀了才反叛的,事实正好相反,当时马腾活得好好的,在京师做卫尉,是因为马超造反,他才被杀的。这年的七月曹操西征,与马超“夹关”对峙。他一面吸引马超的注意力,一面派徐晃、朱灵从蒲阪津夜渡黄河,占据河西。那么曹操是怎样吸引马超注意力的呢?那就是交战。战果怎样《三国志》没说,但根据推断应该是曹操败了,不然就不会派人夜渡黄河了。然后曹操主力北渡渭河,准备断马超的后路。马超当然不能让曹操这样做,于是来了个“半渡而击之”。
关于此战,《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史书的记载大同小异。曹操的部队刚渡过一半,马超突然出现。曹操和另一半人马还在渭河北岸,众人一看马超杀到立刻一拥下岸,去抢渡船。只有曹操很镇静,坐在胡床上没动,“按剑指约休闹”。曹操这样做大概是为了稳定军心吧?他手下的大将许褚(《曹瞒传》说是张郃)一看不妙,连扶带拽的把曹操弄上一艘小船。其他的士卒也要上这只船,搞得小船严重超载,眼看就要沉了。许褚挥刀“斩攀船者”,这才把船划出岸。可是船工已经“中箭死”了(也不排除许褚杀红眼了,连船工一并做掉),小船顺流向下漂了四、五里,马超帅骑兵沿岸追下来,“矢下如雨”。许褚左手举马鞍为曹操挡箭,右手撑船,形势十分危急。多亏了校尉丁斐在岸边放出牛马,引得马超的士兵去抢,曹操这才脱险。曹操手下的诸将看到兵败,急忙找曹操,可是一直没找到(他们不知道,曹操已经漂到下游了),可把大家急坏了。后来曹操自己回来了,诸将又悲又喜,“或流涕”。这是真实感情的流露,由此可见曹操还是深得诸将之心的,也因此得他们死力相辅。曹操御下有方,赏罚并行,奖惩分明,这点比曹丕强多了,曹丕上任没多久就把曹洪逮捕了,这事后文会有介绍。曹操回到大营,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他的这股劲真是让人不得不服。曹操败给张绣之后,赤壁大战后,还有这次,几次死里逃生之后都“大笑”,从来没有垂头丧气的时候,这种乐观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
曹操渡河之后,马超等人看到形势不利就“请和”。请注意,是请和不是请降。曹操已经占据了主动,当然不会接受请和。曹操曾说过:“马儿不死,吾无葬身地也!”他下定决心要彻底铲除马超这股势力。于是双方接着开打。马超“固请”,并愿意割地,还要送子为质。曹操可不上当,暗想:你老爸还在京师呢,你都能反,送个儿子来有什么用?我即使杀了他你也不会心痛,该反还是反。曹操本不打算同意,但是“用贾诩计,伪许之”。于是与韩遂在阵前相会,两人“交马语”,唠了好半天。原来,曹操与韩遂的父亲是同年举的孝廉,算是故人,所以与韩遂比较有共同语言。他们只谈了些京都旧事,一点没提“军事”。《魏书》说,当时韩遂的士兵都往前挤,想看看曹操长什么样。曹操笑着说,你们想看看我吗?我也和常人一样,不是长了四目两口,“但多智耳”。瞧这份洒脱,这份自信!韩遂回来后,马超问他和曹操都说了什么,韩遂一想,好像没什么要紧的,都是些旧事。马超见韩遂说不出什么不由得起了疑心。然后就是“抹书间韩遂”了。曹操让人招摇过市般的到韩遂营中送了一封经过涂抹的信,韩遂看了正在纳闷,马超听到消息来了。一看信被涂抹过,自然认定是韩遂作了手脚,于是“愈疑”,以为韩遂要算计自己。两人合伙打仗,总这么互相猜疑还能赢吗?曹操见差不多了,该决战了,“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此役曹操取得全胜,马超、韩遂败走,逃往凉州。顺便说明一下,韩遂并没有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降了曹操,还被授予侯爵,而是继续战斗,与曹操为敌。后来他又投靠到金城的氐王那里,最后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金城被杀。马超后来投奔张鲁,曹操占领汉中后马超只身逃走,庶妻和儿子马秋都被曹操俘虏。曹操恨透了马超,把他的庶妻“赏给了”张鲁手下,把马秋交给了张鲁,张鲁“自手杀之”。
在战后的总结会上有将军问,与马超相持时,为什么一听说敌人援军到来,您就很高兴呢?曹操说,敌人如果在原地“各异险阻”,要逐个荡平少说也要一、二年,现在都聚集在这里,“一举可灭也”。曹操的军事能力非常出众,《魏书》说他行军打仗大体上依“孙吴之法”,但又能“因事设奇,谋敌制胜,变化如神”。有时还以手令的形式,就是所谓的“锦囊”,指导前线的将军,“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敌人对阵时,“意思安闲”,好像没有开打的意思,可一旦战机出现,立刻倾力出击,“气势盈溢”。每次克敌都不是侥幸获胜。曹操还给《孙子兵法》作注,而且自己也写了一部十余万字的兵书,还让各级指战员们在实际临敌时按照这本书的指导来行事。曹操的军事能力不但被部下认可,就连他的敌人也甘拜下风,自叹弗如。在刘备屯兵小沛的时候,曹操曾派刘岱、王忠“击之”。刘备对他们说,像你们这样的来一百个也奈何不了我,如果曹操亲自来,那还真“未可知耳”。真的未可知吗?让我们来看看刘备的表现。刘岱、王忠败了之后,曹操果然亲自来打刘备。当时官渡之战就要打响,刘备不信曹操会在这个时候亲自来打他,于是带人登高远望,一看见曹操的帅旗,刘备立刻“弃众而走”。还有官渡之战时,汝南的刘辟、共都反叛曹操,相应袁绍,袁绍派刘备协助他们。曹操打败袁绍后,亲往汝南,刘备听说曹操来了,故技重施,没等开打就跑了。就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也提到“先帝每称操为能”。由此可见,对于曹操的本事,刘备不但“知”,而且大大的“知”。连刘备这样的枭雄、这样的敌人都称曹操“能”,看来曹操还真不是一般的“能”。
马超虽然被击败了,但没能彻底摧毁他的势力总让曹操不太放心,于是再回兵前曹操留夏侯渊驻守长安,以镇西北。
打了这样的大胜仗,朝廷总要表示一下,于是赐给曹操一想特权: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古时大臣在大殿上发言时要先说“臣某某”,也就是先报一下名字,而且上殿时要小跑着进来,还有不但不能带宝剑等兵器,连鞋都不能穿。现在曹操这些都免了,就和当年的萧何一样。这更是一个荣誉,其实这些曹操都已经有了,对于这样的赏赐他当然不会满足。他已经想好怎样“赏赐”自己了,不过还要等一等。建安十七年,曹操以朝廷的名义把临近几个郡的十几个县划给了魏郡,扩大了魏郡的领地。这年的十月,曹操东征孙权。
孙权得到消息,立刻在芜湖附近的长江岸边修筑了濡须口,以待曹兵。曹操看到东吴威风凛凛的战阵不禁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后世辛弃疾干脆把曹操的感慨直接用到了词里“生子当如孙仲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关于这一战同是《三国志》却有不同记载。《三国志魏武帝纪》里说曹操小胜,“获权都督公孙阳”。可是《孙权传》却说双方相持月余,曹操见占不到便宜就退兵了。似乎《武帝纪》更准确一些。总之曹操是退兵了。曹操回到邺郡(其实曹操自打败袁绍夺得邺郡后就一直住在这里,而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住在许都),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该“赏赐”自己了。果然没多久,建安**(公元213年)五月,皇帝派御史大夫郄虑持节来册封曹操。他代表汉献帝册命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封地为河东、河西、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共十个郡。按照爵位的顺序“公、侯、伯、子、男”,“公”是最高一级。而“公”又有郡公和国公之分,曹操的封地有十个郡之多,他一定是国公。现在的曹操的爵位是最高一级里最高的一等,这是真正的位极人臣。再高就是“王”了,但那是只有皇家宗室才能被册封的爵位,不是“人臣”所能享有。曹操曾经上书“三辞不受”,但在汉献帝的“一再坚持”下“只好”接受了。
曹操不但受封“魏国公”,还受“九锡”。下面来解释一下“九锡”。“锡”是通假字,应该是“赐”,是赏赐的意思。“九锡”是天子赏赐给有极高功勋的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得赐“九锡”基本上是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礼遇了,比“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还要高,这个制度最早源于西周。据《礼记》记载,这九种礼器是:车马、衣服、乐则、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圭瓒。这九种礼器每一样都有寓意,不是随便就可以赏赐的。现在详细说明一下:
一曰车马。指大辂、戎辂各一,辅以玄牡二驷。大辂是指金车,戎辂是兵车。玄牡二驷也就是黄马八匹,用以拉这两辆车。赐以车马,表示受赐者其德可行;
二曰衣服。指衮冕之服,赤舄为副。衮冕是指王者之服,赤舄即朱履。能安民者赐之;
三曰乐则。乐则是指王者之乐,在这里就是定音、校音器具。使民和乐者赐之;
四曰朱户。指红漆大门。表示受赐者极得民心,民众众多;
五曰纳陛。陛,阶也。大概是登殿时特制的阶梯,能进善者赐以纳陛;
六曰虎贲。虎贲三百人,虎贲就是守门之军。能退恶者赐以虎贲;
七曰斧钺。斧和钺都是古代的兵器,但后来在实战中很少用到,更多是用于礼仪场合。受赐斧钺表示给了受赐者诛杀有罪者的权力;
八曰弓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具体就是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矢百只,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矢千只。赐予弓矢表示给了受赐者征讨不义的权力;
九曰秬鬯圭瓒。秬鬯一杯,圭瓒为辅。秬是黑黍,鬯是美酒。秬鬯指用黑黍和香草酿成的酒,主要用于祭祀。圭瓒是宗庙祭祀用的器具,多为玉制,这里指酒具。秬鬯圭瓒,就是美酒一杯,酒具一套,用于祭祀。受赐者可以用来祭祀宗庙和先人。
经过介绍我们知道,“九锡”本身并不是多么值钱的物品,但它代表着极高的荣誉,而且对受封者的要求极高,所以一直以来受“九锡”的人少得可怜。在曹操之前上一个受“九锡”的人是王莽,但他后来篡汉而立“新”,终结了西汉二百多年的统治,因此当时大家对曹操的受封议论纷纷,就连曹操集团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很多人持反对意见。王莽和曹操还有后来的司马昭先后受“九锡”,使得世人对“九锡”颇不感冒,认为那是篡位的前奏,以至于“九锡”一度成为贬义词。后世的权臣见了“九锡”都躲着走,即使皇帝赏赐,多数也都不敢接受。比如东晋的恒温,他就曾拒绝过天子加“九锡”的赏赐。
曹操的这个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那些以“保曹”的方式来实现“保汉”目的的人,甚至就连曹操集团内部也有很多人看不下去。曹操手下最得力的谋士之一——荀彧就是个例子。这段历史和《三国演义》的描述基本一致:早在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商议为曹操请封的时候,荀彧就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起义兵是为了“匡朝宁国”,“不宜如此”。他的反对让曹操很是意外,可能也很伤心,“太祖(曹操)于是心不能平”。这就直接导致了荀彧的失宠,直至死亡。关于荀彧和这段历史后文会有详细评述。不过话说回来,以曹操的功劳封个国公应该不算过分,只是王莽的前车之鉴影响实在不好,而且曹操又确实有欺君罔上之实,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荀彧的态度代表了很多人,尤其是那些为了“保汉”才“保曹”的人的态度。曹操在铜雀台发的“令”好容易争取到这部分人的心,现在全白费了。他的这一举动,刺激了许多人。马超就是其中一个,现在他更有理由与曹操为敌了。马超在汉阳不断骚扰,同时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相应马超,纷纷叛乱,并占领了兴国。当年曹操留夏侯渊镇守长安就是防的这一手,现在用上了,于是令夏侯渊“讨之”。
建安十九年正月,夏侯渊大军还没到,马超就被曹操的地方卫戍部队击败,老婆孩子都被杀了。马超逃亡汉中,韩遂跑到金城。夏侯渊转而攻占了兴国,随即屠城。在当时陇西有个叫宋建的人自称“河首平汉王”,定都在枹罕。他不但有自己的年号,还设立了文武百官,这样一个政权竟然存在了三十多年!由此可知当时的汉****是多么的暗弱。兴国离枹罕不算太远,夏侯渊顺便讨伐宋建。这年的十月攻下了枹罕,斩了宋建,同时夏侯渊再下屠城令,血洗枹罕。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夏侯渊,后面会有详细记叙。很多人尤其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低估了夏侯渊,其实他的能力相当突出。曹操对他的评价是“虎步陇右,所向无前”,更引用孔子的一句话“吾与尔不如也”。后来曹操会见羌胡豪帅,都让夏侯渊在一旁,以起到震慑作用。但他动辄屠城,杀伐太重,最后阵亡在两军阵前。这大概就是宿命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