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
如果曹操只想青史留名的话,仅凭他的文章就可以做到,但他想要的当然不止于此。建安十三年曹操作玄武池训练水师,他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江东。这时北方已经完全统一了,至少名义上是这样,就连乌桓也派人来,表示愿意接受汉****的领导。于是曹操想,去年已经封赏过自己手下的功臣了,今年该好好封赏自己一下了。怎么封赏呢?曹操已经想好了。于是这一年朝廷罢三公,设丞相。丞相是谁呢?当然就是曹操了,自此曹操始为“曹丞相”。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丞相这个官职。丞相是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为高权重。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丞者,承也;相者,助也。”西汉之初设丞相一人,首任丞相是萧何,后改称相国。丞相的权力很大,一般的事情丞相即可决定,有时甚至可以“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汇报”;一些重大问题,皇帝也要首先听听丞相的意见。当然丞相的工资也很高,秩为万石,绝对的高薪。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君权和相权发生了冲突。武帝对位高权重的丞相越来越不信任,武帝末年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汉成帝时,更是设立三公。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马、大司空、丞相为三公,这是旨在分散丞相权力的一项措施。到了汉哀帝干脆不要丞相了,改丞相为大司徒。东汉时根本就没设丞相,直接就是三公制。东汉末年的三公是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最尊,曹操的老爸就曾任太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七月,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曹操亲统大军南征刘表。走到半路,传来消息刘表病死了,他的小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势力集团。刘琮在襄阳,而一直依附于刘表的刘备则驻扎在樊城。曹操加快了进军速度,他可不能让刘备先占了荆州。九月份就到了新野,刘琮当机立断,立刻派人请降,曹操则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切进行地很秘密,刘备一点都不知道。等他知道的时候,曹操已到了宛城。宛城离樊城很近,可把刘备吓着了。他跑到襄阳城下痛斥刘琮,为什么事先不通知一声,刘琮根本没敢见他。刘备过了嘴瘾之后,才想起还得跑。曹操恨透刘备了,派一支人马专门追他,必欲除之而后快。《三国志》记载这支队伍由曹操亲率,一日一夜急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的长坂追上了刘备。经过一番恶战,重创刘备,但还是让他逃走了。这时候益州的刘璋也开始向曹操靠拢,愿意接受曹操的差遣,不但主动示好,还“遣兵给军”。应该说,此时革命形势一片大好。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提到当时的情形:“昔先帝(刘备)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
这时是曹操集团的全盛时期。曹操本人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都处于巅峰,而集团内部的团结也是空前的。文臣积极献策,武将奋勇当先。大家在接踵而至的胜利的刺激下,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对胜利的追求,但同时也变得骄傲轻敌,盲目乐观。而刘备和孙权谁都不是等闲之辈,任何一人都够让曹操头疼的了,现在这两人联合到一起更是难缠。曹操恨透了刘备,必欲除之而后快,从徐州打到到汝南,从汝南打到到荆州,刘备已经没有退路了。孙权虽然可以选择投降,而且以曹操对待投诚的态度,应该不会有性命之虞,但“南面称臣”可不是孙权想要的。于是哥俩凑在一起一合计,就把曹操给坑了。决定历史的赤壁之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关于赤壁之战,《三国志魏武帝纪》的记载很简略,只有二十多个字:“公至赤壁与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根本没提火烧赤壁的事,但是从《三国志》中其他传记和别的史书记载来看,火烧赤壁应该是有的。
下面简单描述一下赤壁之战。其实早在曹操发兵江东前,孙权就已经多次流露出对曹操的不忿,他曾拒绝曹操要其送子为质的要求。在曹操数十万来势凶猛的大军面前,江东众臣惶恐不安,多数人主降。但孙权还是采纳了以鲁肃、周瑜等少数人为代表的主战派的意见。顺便说一句,鲁肃是个难得的人才,他最先提出了联刘抗曹的战略思想,但他的作用和影响在《三国演义》里被淡化了。周瑜奉命在赤壁与曹操对抗。这时是黄盖提出了火攻计,然后又下诈降书。在约定时间,周瑜用小船系在大船后面,放上引火之物,“引次俱前”。曹军将士还在指指点点,伸着脖子看热闹呢,突然小船同时放火。“时风盛猛”,连岸上都烧着了,“烟炎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曹军大败。《山阳公载记》说“公(曹操)船舰为刘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当时道路泥泞难行,又赶上大风。于是让那些老弱残兵背草填坑,骑兵才勉强通过,而那些填坑的老弱残兵却被踩死不少。可是曹操却大喜,他说刘备是我的大仇人,但是“得计少晚”,如果他早些放火,咱们大家就都悬了。曹操战败之后的这种乐观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三国演义》里说曹操赤壁战败后有个“三笑一哭”描写的也很传神。据说曹操兵败逃亡途中,先后经过三处设伏的好地点,可是都不见敌军埋伏,于是大笑。笑敌人的不懂兵法,他说刘备如果在这里设伏兵,我们就会怎样怎样被动。每次都是笑声未落,敌人的伏兵就出现了,搞得曹操手下很是紧张,生怕这位丞相再笑,不知道还会笑出谁来。撤回南郡之后,曹操却大哭起来。众人很奇怪,逃亡路上一波三折,您老一个劲地笑,笑出三波伏兵,现在回到根据地了,您怎么反倒哭了?原来曹操想起了他英年早逝的一流大谋士郭嘉郭奉孝,他说“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搞得手下谋士“皆默然自惭”。当然这是罗贯中先生杜撰出来的,但是却体现了曹操乐观的精神,这也是他的一个过人之处吧,至少保证他不会像袁绍那样吐血而亡。另外补充一下,《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一事所有史书均无记载,应该是老罗的神来之笔。
大家可能还记得,曹操在淯水败给张绣后说过一句话“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应该说,曹操做得还不错,基本上说到做到了,只是赤壁一仗把这个誓言破了。那么曹操这一仗为什么会败呢?原因很多了,首先是曹操太骄傲了。这一阵子曹操的仗打得太顺了。张绣、吕布、袁术、袁绍、乌桓、辽东各个规模较大的势力集团非降即败,那些小一点的割据势力更是不在话下。而且这回出征更顺,刚一出兵刘表就病死了,荆州得来的毫不费力,曹操和他的将士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有些飘飘然了。这真应了那句话“骄兵必败”。其次是孙刘联盟已经没有退路了,必然要全力一搏。这拼命一击势不可挡,曹操终于被击败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曹军中当时疫病流行,士卒多染病等等。
除此之外,项飞认为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曹操的兵太多了。《三国演义》说曹操统兵八十三万,诈称百万。那么曹操当时究竟有多少兵呢?《三国志》没说,但在《三国志周瑜传》里提到曹操得荆州降卒数十万。《江表传》中记载了曹操给孙权写过一封信,信中曹操自称大军“八十万众”。根据这些数字,保守的估计曹操当时的士兵数量也要在三十万左右。三十万士兵是个什么概念呢?项飞没见过这么多人,也不知道。记得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全体出早操,结果弄得偌大的校园全都是人,连树林的小路上都有人练气功,当时觉得场面挺浩大的,其实那时全校的学生总共加起来还不足万人。这样的描述可能会对理解“三十万士卒”有所帮助。冷兵器时代作战兵多将广当然是件好事,但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好事可能会变成坏事,这里的这个度就是统帅的个人能力。有个成语“多多益善”说的就是这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陛下不过能将十万。高祖很不高兴,就接着问,那你能带多少呢?韩信也没谦虚,答道:“臣多多而益善耳。”其实不论是谁多少兵都能带,这里说的“带兵”应该是不但带兵还能取胜。同样是统帅,带兵的差距咋这么大呢?古时的通讯很不发达,队伍之间的联系方式主要是举烽火和通信兵,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飞鸽传书”基本不敢用于两军作战中,因为谁都不知道鸽子会落到哪里。由于通讯的制约,对统帅的要求就非常高,比如统筹能力,协调能力、调度能力、应变能力还有对战斗进程的预判断等。当然这也要求统帅手下带兵的将领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统帅在派兵前就要把领兵外出的将领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都考虑到,包括地形、天气、战局的变化等各种不确定因素。这一点非常困难,那时的地图不像现在这样准确、详尽,也没有天气预报,对战斗进程的预判断更是考验统帅的综合能力;一旦实际情况与事先设想的不一样,统帅就要立刻做出调整,并尽快通知带兵在外的将领。这点同样困难,当时的通讯太落后了,统帅获知前线的变化不会很及时,做出调整后再通知在外的将领就更不及时了,往往战斗都结束了,调整通知才刚刚送到。当然在外的将领也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随机行事的权力,但是这反过来又要求统帅对将领的控制能力。总之,在通讯不发达的冷兵器时代,统兵越多对统帅的要求就越高。曹操此次战败很大原因就在于此,他带的兵超过了他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度,就连“多多益善”的韩信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这个“度”可能远超过别人。有的人当县长会很优秀,但是当市长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管辖的面积超过了他的能力。而且曹操的情况更为特殊,他统领的兵成分复杂。有他自己的兵,这部分是作战的中坚力量;有荆州的降卒,这些人随时可能反水,需要时刻提防;还有其他割据势力赞助的部队,但别指望他们会卖命。这简直就是一只多国部队,而那时的通讯方式跟现在的美军根本没法比,所以即使曹操带兵的上限是五十万,这样一打折就剩下不足三十万了。带兵一旦超过这个“度”就好像是恐龙,核桃大的大脑指挥庞大的身体,结果灭绝了。
曹操打败之后,把刚得到的荆州也丢了。接下来的几年,他好好休整了一段时间,还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下了一道求贤令,鼓励人才的推荐和自荐,并表示自己愿意不拘一格的欢迎和使用人才。这期间还修建了铜雀台。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时有一段讲话,可以看作是他的内心表白,事实上这段话确实有,而且还记载史书上,当时还是以“令”的形式发布于天下。原文比《三国演义》中的讲话更详细、更感人也更长,项飞就不抄录原文了,简单地评述一下。曹操说我刚举孝廉的时候,年纪还小,生怕自己这点德行被人看不起,所以就下决心好好干。那时的愿望只是做个郡守而已,希望能够有个好的名声。可是当时宦官当政,我又得罪了很多豪强,“恐至家祸”,因此辞官不做。辞官时我的年纪也不大,后来看到有些人五十多岁了也没做官,就想再过二、三十年天下清平了,那时我也就是五十几岁,再出来做官也不迟。于是我回到故乡“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还想“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但是不久朝廷征我为督尉,“迁典军校尉”,这时我的愿望变成了为国家讨贼,以功封侯,做征西将军。死后我的墓碑上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我就满足了。后来董卓作乱,我首举义兵。当时我如果多招兵也能招得到,可我没那么做,还时常裁员。因为“兵多意盛”,就可能会与豪强相争,如果那样,可为祸不小。后来几次招募,都不超过三千人,这是我的“本志有限也”。后来我做了兖州牧,“降黄巾三十万众”,势力渐大。这时袁术在九江欲称帝,准备得差不多了,这时有人劝进,袁术却说:“曹公尚在,未可也”。后来我剿灭了袁术,袁绍又来了。袁绍势力强大,我“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考虑到“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以垂后”,于是与之战,“幸而破绍”。随后又平定刘表。我现在身为丞相,位极人臣,早已大大超出我当初的愿望。“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有人看我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所以“妄相忖度”,认为我有“不逊之志”。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他们虽然强大,但“犹能奉事周室也”。当年燕国的乐毅跑到赵国,赵王想让他攻燕。乐毅“伏而垂泣”,拒绝了赵王。秦二世下诏杀蒙恬时,蒙恬说:“我的先人、我和我的子孙积信于秦已经三世了。我现在统兵三十万,足以背叛。但我宁死也要守义,是因为我不敢忘记先人的教诲和先王。”我每看到这里都会“怆然流涕”,从我祖父到我,“皆身当亲重之任”,不能不说是“见信者”,到我儿子曹植几个兄弟这一辈已经超过三世了。我不是只对大家这么说,对妻妾也这么说,让她们都知道我的心意。我常说,我死之后你们“皆当出嫁”,“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我这些话,“皆肝膈之要也”。但是如果让我交出兵权,回到封国,那可不行。为什么呢?“诚恐一离兵权,为人所祸”。而且如果我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前朝廷因为我的功劳而封我三个儿子为候,当时我没接受。现在又要接受,这不是为了荣誉,而是想要他们成为我的后援。我“奉国威灵”,荡平天下,这是“天助汉室,非人力也”,可我却受封四县,食邑三万户,“何德堪之”?天下未平,不可以让位,但愿意退还三县,二万户,只保留武平县和一万户,这样多少可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曹操的这番话似乎是他的内心独白,但如果真是这样,也没必要以“令”的形式晓谕天下呀。应该说,这篇“令”理解为曹操为自己的辩护更为贴切。虽然这里有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成分,但在很大程度也是事实。曹操在这里先是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他一开始没有太大的野心,做一个太守就满足了。由于时局的变化,曹操被朝廷征为督尉,心中的志向也随之改变,但也只是“封候”和做“征西将军”,因此他一直控制着自己势力的大小,使之不会太小也不能太大。但是随着时代大潮的淘洗,曹操逐渐浮出水面,成为朝廷重臣,并把握了历史的走向。而他对国家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正如他自己所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确实,如果没有曹操,以汉室之衰弱,称帝称王的不知道会有多少。袁术就不说了,袁绍虽然没有称帝,但他“矫制”封乌桓的首领为单于,由此可知其志不小,如不是被曹操击败,他一定会称帝。实事求是地说,曹操至少给了国家一个相对的安定、统一,给了黎民百姓一个相对的和平、安宁。
接着曹操委婉地说出自己没有“不逊之志”。他借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此举旨在让那些背后理论他的人闭嘴,也让那些忠于汉室的人放心。曹操还引用了《论语》的一句话“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他大概想告诉天下人,我会学周“以服事殷”的例子,大家就别瞎操心了。其实这一点上不怪大家怀疑,曹操所说和所为差得太远,别的不说,单是他对汉献帝的态度就让人说三道四。还不顾献帝的求情,处死了怀有身孕的董贵人,哪里有一点“服”的样子,更别说什么“至德”了。
但是曹操既然提前、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也就是他“封侯”的愿望,为什么不急流勇退呢?不行啊,同志们!曹操语重心长地指出,如果我没有兵权就会被他人所害,我死不要紧,国家就要“倾危”,黎民百姓就要重新陷入战乱。一开始朝廷封我三个儿子为候我没接受,现在接受了,也是这个道理,是让他们成为我的后援,保证我不“败”。曹操的这个解释看似牵强,却很有道理。他现在是国家的支柱,他确实不能“败”,他一“败”国家就又要陷入到无休止的战乱中。而且老子有大功,儿子封为侯在当时是很正常的事,那时有“祖荫”一说,就是指的这种事。更何况父子天性,相互为援,天底下大概没有比这更叫人放心的后援了。据《魏书》记载,袁绍曾派人劝降曹操,来人说:“今袁公势盛兵强,二子已长,天下英雄,谁逾于此?”可见当时的观念就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权重,儿子必须带兵,既为羽翼,又是后援。曹操的意思是告诉大家,别指望我会退休,天下不定我就不会交权。
最后曹操表示愿意上缴大部分的封地和食邑,“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依项飞看,曹操的这道“令”的目的就是要表明心迹,减少不必要的猜测,安定人心。在那时候,统治阶级牢牢地掌控着话语权,更何况“成者王侯败者贼”,只要你把敌人都消灭了就没人说你坏话了。但是曹操不这样想,他不但要敌人不说他的坏话,还要争取民心;不但要捞到政治上的好处,还要得到舆论的支持。顺便说一句,自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人们所受教育以儒学为主,曹操也不例外,他的这个“令”通篇以儒家思想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论曹操的目的是否达到,它确实使曹操集团内部一些为了“保汉”而“保曹”的人得到了心理慰籍和理论上的支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