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东北大秧歌(下篇)
接上篇
秧歌队在童年的供销社院子里演练了几天之后也该到出征的日子了,我和我大舅家我的大哥,二哥,都成功的加入到了秧歌队中,还有几个村东头的半大丫头半大小子,其他的都是一些婶子叔叔等等。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能凭借自己的付出赚到买炮仗的钱了。但是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孩童时期参加秧歌队赚“走穴商演”的钱好像不是第一志愿,第一志愿应该是能借此机会,走出小山沟,去十里八村还有县上去开开眼界,看看各路货色,见识见识人心才是我最想得到的收获。
我记得那个时候秧歌队的组织者首先会带着我们这群“艺人”把我们村附近的村屯比如说大周家,庆丰,十二号,尖山子等等扭遍,然后才是一些大的机关单位,比如说什么什么林场了,什么什么米厂了等等。待这些地方拜完年扭完秧歌之后,就该去乡里的政府,镇上的政府,县上的政府了,这大过年的地方秧歌队给拜年是一年红红火火的象征,所以本来应该是很受欢迎的,可现实却很骨感。
东北大秧歌如果说纯是在自家村屯的表演,自当是会被里三层外三层的老少爷们和父老乡亲们热捧簇拥,哈哈当然,也会有少数老人不看好,一边看着秧歌,一边嘴里嘟囔,这扭来年牤牛河又得涨水。可是一旦“商业化”就会让人有些避之不及,这也是人之平常,谁愿意从自己的兜里往外掏钱啊。
我记得组织者每每带领秧歌队来到一些单位尤其是村屯的时候,只要是西头听到了东头有喇叭和鼓声响起,都会立马锁大门躲在屋子里面假装没人。有一些村屯的小卖店和有头有脸的人家,就会不好意思避之。少之会赏给秧歌队组织者几包香烟,出手阔绰一点的则会在秧歌扭了几圈鼓声一落下的时候塞给他五块十块,五十或者八十的钞票。
当然在进院子开扭之前,组织者是心里没底的,不知道施主会赏几包香烟还是赏五块钱还是五十的,但是组织者都会热情的在脸上堆满慈父一般的笑容,用那双满是老茧的手紧紧的握住施主的手然后嘴里溜着那提前背好的吉祥祝语,比如“祝你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来”比如有的时候施主脸上写着不耐烦的时候组织者就干脆简单粗暴直接了当的道“发大财!发大财”而施主如果抠门就赏了几包烟或者五块钱,那么组织者就会立马挥手示意秧歌队停下来直接冷酷的走出他家院子。如果施主大方的,我们的秧歌队的组织者也会很是神气的将那一把赏银高高的举过头顶,然后用激动的手不停摇摆着钱,并且用那大过鼓声喇叭声的音调“唱票”。
还有的一些“奇葩”的施主,在秧歌队给他拜年的过程里他会将一联的啄木鸟或者是大地红的鞭炮,就在两行扭得热火朝天贼啦欢腾的秧歌队列中间铺开,用嘴里叼着的香烟引爆来吉上加吉!
而鞭炮噼里啪啦的在我们秧歌队脚底下绽放开来的时候,我记得所有秧歌队成员都将扇子夹在嘎几窝里腾出来的两只手便开始捂着耳朵来抵御那震耳欲聋,双脚也像蹦迪一样开始跳来跳去的躲闪着火光电闪。
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施主在欢迎还是在干啥,也许有钱人就是喜欢看我们这群俗人良民鸡犬升天仓惶落魄的模样吧,也不知道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快感。也不知道我们能从其中失去什么……
无论秧歌队的组织者组建这样一群人在天寒地冻的正月里四处拜年是出于他是一个纯热爱文艺的心,还是为了碎银几两打赏的商业的报复,依我看来故乡的秧歌队更像是一群勇敢的战士。
天寒地冻都打不倒我们,又何况是冷眼想看、冷漠嘲讽那?
我们就是这样一群果敢自由,坚毅勇敢的人,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我们是在传承东北的秧歌文化,在你们眼里的不入流,在我们故乡秧歌队员的心中确是我们认真做的事情。
感谢那份一年一度执着的心,感恩秧歌队先人前辈父老教会我勇敢和无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