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东京风雪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东京风雪 (1 / 2)
        宋康定二年,二月二十日清晨,开封城被大雪笼罩。

        春秋时,郑庄公命郑邴在此筑城,取开拓封疆之意,定名开封。大宋在此建都八十年至今,水运已十分发达。黄河连通运河,汴河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运网络。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凭此紧密相连,各地物资在此大交换、大汇集。城内汴河、广济河、惠民河、金水河互相贯通,交通便利,贸易兴盛。

        开封人喜欢临河开店,沿着河岸,商铺、酒楼、茶坊、邸店鳞次栉比,桥道两边也摆满小摊,形成了繁荣的街市。行人、商客、小贩、脚夫、马车拥挤于街道,入夜之后,市井间热闹不减白昼。

        外地人初到开封,必去州桥夜市一逛。从州桥往南去,当街有出售水饭、熬肉、干脯等吃食的。梅家、鹿家出售的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一份不过十五文。街市上的买卖每天都是从白天一直做到夜里三更才散去。

        还有一处著名的地方。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矾楼灯火”却是开封一大盛景。有诗道:“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夜深灯火上矾楼”却不会仅为了一顿宵夜,而是为了歌舞。显官贵戚,文人墨客,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开封人的夜生活当然不仅仅是逛街、购物与吃喝,而是一种独特而生动的夜市文化。瓦舍勾栏里昼以继夜的文娱表演自不必说,算卦摊子亦是夜市上的热闹所在。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太平日久,人物繁阜。此等繁华,虽大风雪亦不能掩盖。

        此时,卯时刚过。雪下的小了些,天光也亮堂起来。此时城外的官道上少有行人,深一道、浅一道的车轮印子,被积雪铺平。一阵沉重的马蹄声从官道上传来,由远而近。渐渐看清骑在马上的人穿着红色的军袍,很显眼。快马裹着风雪,箭一般掠过,向着城门冲去。

        马蹄践踏、积雪翻飞。临近城门,军士高声喝到:“紧急军情,速速让开。”急促的马蹄踏上青石的路面,发出巨大的轰鸣,惊得城门守兵和一众行人四下躲闪,城门洞里一时乱成一片。

        城门官郭佑,认出是传递军情的急脚递,立即呵斥行人躲开,冲着奔到近前的急脚递问了一声,“哪里的军情?”“渭州。”急脚递回了一声,快马已冲进城中。

        “渭州?西贼。”郭佑年纪不大,性情豪爽,武艺高强。原在左厢神卫军当差,因为与蝇营狗苟的京城禁军完全不是一个路数,数次顶撞上官而被罚守城门。但郭佑最大的愿望是上阵杀敌。一听是渭州,郭佑大叫一声,一拳猛击在城墙上。石屑纷飞,他的拳头上也冒出血来。“不行,我要去边塞。”他心情激荡,竟是一刻也不愿等。和身边小校交代一声,大步而去。他要再次请命去前线。

        好水川大败,全军覆没。当皇帝赵祯终于看到这条军情时,就像是三九天当头浇了一瓢凉水。他惊愕的张大嘴巴,双眼中竟仿佛充了血,瞪着他的一群宰执重臣,脑子里空空的,什么也想不起。他扶着桌案坐下,让自己瞬间被冰冻的血液,一点点的融化开。

        二月初十,李元昊率兵十万进攻泾源路,兵围渭州。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韩琦,命环庆路马步军副都总管任福,率兵出夏军之后,伺机破敌。任福被敌兵所诱,轻敌追击,在好水川被敌伏兵包围,两万将士全军覆没。

        赵祯有那么一刻恍惚,似乎看见韩琦就站在自己的对面,慷慨激昂的说着什么,声音仿佛隔了很远听不清楚。心里惊惧稍定,赵祯立刻就有些恼恨韩琦。当初怎么说的,“元昊虽倾国入寇,众不过四五万人,吾逐路重兵自为守,势分力弱,遇敌辄不支。若并出一道,鼓行而前,乘贼骄惰,破之必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