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哎,我怎么这么倒霉的 (1 / 2)
每一个中型以上的矿井,都有两个以上的采煤工作面同时生产。每一个采煤工作面,都是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四周由巷道连通。两条长巷道,一条是材料运输道(叫做材料道),一条是煤炭运输道(叫做皮带机道);两条短巷道,里面的一条叫做“切眼”,回采就从这里开始,通常所说的工作面,指的就是这里。外面的一条叫做联络巷。
当采煤工作面的走向过长时,在工作面(指长方体)的中部,也设置联络巷,将材料运输道与煤炭运输道连通。
在相邻两个工作面之间的保护煤垛内,也设置联络巷,将煤垛上侧工作面的煤炭运输道,与煤垛下侧工作面的材料运输道连通。
在没有推广使用锚杆支护的时候,这些巷道都是扶棚子支护。棚子的材料多数为工字钢,也有木料、水泥制品。
工作面回采后,这些巷道内的支护材料需要回收。为此,矿上成立了专门回收旧材料的队伍,叫做回收队。
回收队伍只有三四十个人,他们是一个单独的工作单元,因为人数太少,不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工作单位。各个矿井根据需要,将他们编入不同的工作单位。如:庞村煤矿将他们编入供应管理科,东镇井将他们编入复采二区,张庄煤矿将他们编入修备工区。
这个团体的工作,体力劳动强度大,只强调完成当班任务,不控制工作时间。他们回收旧料的堆积场地,距离装车地点,往往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远,有时是斜巷。他们扛料装车,都是一鼓作气的活儿。因为流汗多,在井下的时间不能太长,干完活儿就得上井,否则,容易生病。
他们工作时很少协作,3米长以内的工字钢,都是一个人扛,有时4米长的工字钢,也是一个人扛。力气大的人,自然不在乎。力气小的人,只能咬紧牙关了。他们很少互相帮助,谁都不服谁,谁都不要人帮助。只有非协作不可时,他们才互相协作。
有时候,也安排他们回撤废弃巷道里的料。棚子少时,他们就使用千不拉将棚子拽倒,然后回收。棚子多时,他们就使用回柱绞车将棚子拽倒,然后回收。回撤棚子的工作比较危险,经常发生事故。
有一条30米长的废弃斜巷,倾角35度左右。斜巷的上口是采空区,下口是平巷。矿上把回撤棚子的任务交给了回收队。
这样大倾角又靠采空区的巷道,不可能把棚子全部回撤出来。因为棚子被拽倒后,顶板矸石掉下来,将后续棚子埋掉,被埋掉的棚子无法回撤。所以,回料是允许有丢失率的,能回撤多少是多少,能回撤70/100就很好了。
为了防止采空区内的矸石滚到斜巷内,措施规定在斜巷的上口,留下3个棚子不回撤,从第4个棚子开始回撤。回撤棚子前,斜巷内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躲到保险洞内,然后才能发信号开动回柱绞车。
两名施工人员,将绞车钢丝绳的钩子与要回撤的棚子拴挂好后,躲到了保险洞内,向绞车司机发出了开车的信号。绞车司机随即开车,拴挂好的棚子被拽倒了,顶板失去了支撑力后下沉,留下的3个棚子没有抗得住采空区上方传递下来的压力,被压垮了。顶板矸石连同采空区内的矸石俯冲下来,倾刻间几乎填满了斜巷。两名施工人员被堵在了保险洞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