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炭的日子 (2 / 12)
事故处理好后,王得来走到我跟前,说了句:“老汪哥,对不起。”接过我手中的操作按钮,替我开运输机。
利用生产暂停的间隙,我把没有带螺丝和迟到的原因告诉了他。通过交谈,我们也知道了彼此都是老乡。
王得来怀了则隐之心,让我从明天开始到外面放小楼,并告诉我:“那里比到工作面少走1000多米的路,空气也好,是工作面最好干的岗位了。只是那里风大,比较冷,明天上班时要穿棉袄棉裤。”
第二天,我就开始放小楼了。这一放就放了8个月。
小楼,是苏北煤矿工人通俗的叫法。其实就是在井下煤炭运输线路中,设置的起中转和缓冲作用的储煤仓。因储煤仓是立井,所以,也叫做储煤小井。
综采工作面使用的这个小楼,是能装1000多吨煤炭的大仓。它直径6米、高30多米,主体为圆柱形,底部为漏斗形。
小楼的上口,用工字钢、木料铺上盖,盖子留一个1米见方的口,皮带运输机机头滚筒架设到口的上方。综采工作面采煤机从煤壁截割下来的煤炭,通过工作面刮板运输机,皮带机道内的转载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运送到皮带机头滚筒处,吐到小楼内。
小楼的下口安装钢制的闸嘴,人工通过控制闸把使闸口张开或闭合。当人工掀起闸把时,闸口就张开,小楼内的煤炭就放到下面的运输机尾,由运输机继续向前运送,直至地面;当人工下压闸把时,闸口就闭合,小楼里的煤炭就下不来了。这就是我下一步要干的工作。
我带了有毛领子的棉大衣和厚球裤去上班了。不料,开工前会时,送饭工徐大海不收我的饭票,理由是,不能为了我一个人跑到小楼下的地方送饭。
我觉得有理,送饭工要挑一大包饭和两大桶开水,从材料道进入工作面,再到皮带机道,一路上遇到人就给饭吃、给水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皮带机道通到小楼的上口,小楼的上口在负660米水平,下口在负700米水平,从小楼的上面走到小楼的下面,需要多走300多米的绕道,不仅如此,还要从进风道通过一道风门后进入回风道,再从回风道通过另一道风门后,进入进风道。这两道风门阻力很大,一个人打不开。送饭工为了给我一个人送饭,要多走300多米的路,还要多打开两道很难打开的风门,确实不值。
可是,我事先没有准备,这个时候也买不到饭,就请他帮个忙,今天先给我送一次饭,以后,我再想其它办法。
谁知,大海是一根筋,死活不愿意。原来,大海也是我们泰县的老乡,有点弱智,什么工作都不能干,老乡们照顾他,让他干送饭的工作,就像老乡们照顾我放小楼,其性质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与他两个人,除了能干各自被照顾的工作,其它工作都干不了。区别在于我是体力上干不了,他是脑力上干不了。好在他听老乡们的话,老乡们叫他干,他就干。老乡们叫他不干,他就不干。其实,他不给我送饭,也是有老乡叫的。这时候也有老乡叫他给我就送这一次饭,他也就给我送了。
元月份的天气是很冷的,人们都穿着冬天的衣服。煤矿的井下,冬暖夏凉。矿工们下井,一般上身穿一件劳动布的工作服,再加一件棉袄。下身穿一条或两条劳动布的裤子。从更衣室到井上口、井下的主进风大巷需要穿棉袄,在班中有休息的时间,也要穿棉袄。到了回风道、采煤工作面、掘进巷道等工作地点后,就不穿棉袄了。有的环境里,工作的人还要光着肩膀干活,否则,衣服就要被汗水浸湿。
因王得来告诉我小楼下冷,要多穿衣服。我下井时,上身穿了两件劳动布的工作服,加一件带毛领的短大衣。下身穿了两条劳动布裤子,还衬了一条厚球裤。脚上还穿了用毛线织的厚袜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