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元盛世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开元盛世 (1 / 2)
        话说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再历夏商周秦汉,延续魏晋南北朝,而后隋朝一统天下,立国三十余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唐高祖李渊自晋阳起兵,南征北战,荡平群雄,建立唐朝。而后高祖次子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锐意进取,亲贤疏奸,开疆拓宇,成就世人称颂的“贞观之治”。而后唐高宗李治承袭太宗治国之道,经唐中宗、唐睿宗两朝后,女皇武则天称帝,而后中宗、睿宗相继复位。此时唐朝乱象丛生,睿宗之子李隆基于大唐危难之际连续平定皇族内乱,登基称帝,是为唐玄宗。

        玄宗皇帝登基三年后,改年号为“开元”,经过二十余年的励精图治,玄宗任用贤能,革除弊制,政通人和,文化鼎盛,威服四海。文有张说、张九龄、贺知章、王维等一干文人贤臣,武有王忠嗣、张守珪、盖嘉运、皇甫惟明等勇武名将,人才济济,文功武治。

        当时大唐经济发达、物产丰富、社会稳定,物价也极其低廉,如大米、绢匹等基本生活物品都是有唐一代**的。后来诗人杜甫曾在《忆昔》诗中描述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国家的交通方面也是顺畅便捷,东至河南商丘、开封,西至陕西凤翔,南至湖北襄樊、广州,北至太原、范阳*,西南到四川成都,西北到甘肃凉州*,路路通畅,商铺、饭店和酒肆夹道而设,连绵不绝,几乎每个店铺都有驴马供客人乘坐。即使是远去数千里之外的地方经商或旅行,也不用携带武器防身。周边各国使者客商有的从波斯、拂菻*远跨千里沙漠,有的从扶桑横渡万里海洋,纷纷来到大唐京师长安。大唐内外四周边境,无论各色民族人等,大都能听讲唐语。

        大唐进入“开元盛世”的盛唐时代!

        第1章开元盛世(2900)

        这一日,京都长安城的大明皇宫宣政殿内,唐玄宗正在召集三省六部文武众臣上朝议政。大明宫与太极宫、兴庆宫并称为大唐长安的三大皇宫,太极宫在长安城的中部偏北位置,是初唐时的政治中心,称为“大内”;位于太极宫东北的大明宫,是玄宗时代的政治中心,称为“东内”;位于太极宫东南的兴庆宫,是玄宗登基前居住的府邸,后来改为皇宫,称为“南内”。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大多在大明宫内的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会见文武群臣及外邦使者,处理朝政大事。

        三省六部是在西晋以后形成、到隋朝正式确立、经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国家政体制度,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以及工部。中书省主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主官称侍中,尚书省主官称尚书令,一般三省主官由宰相兼任或空置;六部的主官称尚书,副主官称侍郎。

        宣政殿的中央陛阶之上,宽大的赤黄龙榻之上,坐着一人,头戴折上头巾,身穿赤黄袍衫,腰系九环玉带,足蹬六合靴,看上去年约五十上下,精神抖擞,双目炯炯放光,仪态威武凛然。此人正是大唐天子唐玄宗李隆基,当年生逢乱世,凭着一己之力铲除乱党、拨乱反正、匡扶社稷,开创开元盛世,殚精竭虑治理天下,堪称一代明主。因此当时大唐朝野上下对玄宗的功绩崇拜敬仰得无以复加,便尊称其为“圣人”。

        唐玄宗庄严地看着陛阶之下的左右两班文武众臣,只见右侧班中走出一人,步履轻盈,快步走至庭中。唐玄宗一看,正是当朝首辅宰相*兼中书令张说,张说饱读诗书,学贯古今,是当时大唐文坛上的一代文宗。

        只见张说手抱玉圭开口奏道:“启奏吾皇,臣等上月就曾奏请: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四方制定,岁屡丰稔。这些全赖吾皇圣明,立下不朽功绩,理应效仿先皇高宗封禅泰山,昭告天下。古人云:封禅者须‘位当五行图箓之序,时会四海升平之运,德具钦明文思之美*’。如今圣人*虽然此三者兼具,但谦逊仁厚,不准臣等的倡议,臣受众同僚所托再一次上奏,恳请圣人采纳。”

        玄宗还没答话,左侧班中又闪出一人,乃是吏部尚书李林甫,四十来岁模样,满面微笑,碎步走向前,弯腰举着玉圭说:“臣也冒死妄言,现在我大唐王公卿士、四千万子民都恳请圣人封禅,圣人大诚大孝,也理应诚心诚意的敬奉上天。如果圣人再推辞的话是有违天意的,还望三思。”

        玄宗眉头一展,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扫了一眼群臣,目光定在左侧班列中一人身上,此人英俊儒雅,风度翩翩,正是左宰相*兼工部尚书张九龄,盛名天下的大诗人,曾以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唱绝千古。张说和张九龄,既都是当朝位高权重的两大宰相,又都是享誉盛唐的大文豪,张说是首辅宰相,张九龄是左相。玄宗望着张九龄说到:“九龄,你的意见如何?”

        张九龄闻言,缓步走出,行礼言到:“圣人,臣以为天下虽然国泰民安,但如果东去泰山封禅,以万人之众出行,势必一路扰民,开支花费亦十分巨大,因此封禅熟无必要。且当今我大唐虽然国内承平日久,但边境战火时有发生,四夷并未完全臣服,北面突厥、东北奚和契丹、西南吐蕃等诸国均对我大唐虎视眈眈,一旦圣人离京,还须防备外寇窥视来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