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章 东海云顶 (2 / 3)
“打开窗户,便是稻田。”文庭望着远方:“山风温柔,分外沁香。”诗逸打趣一笑:“是闻到饭香了吧。”文庭摸了摸肚子,挠头一笑:“是有些饿了。”
夜幕缓缓降临,屋外蛙声一片。这时,屋椽下,飞来一对金丝雨燕,衔着春泥修复着旧巢,诗逸抬头,望着檐下的燕子:“都说,成双的燕子终身相伴,会给新人带来幸福与美满,给一家人带来好运。”慧儿走来,望向燕巢:“我爹说,这燕子年年都来,从他记事起就不曾有变。”燕儿又飞了出去,慧儿不禁道:“听说燕子只能活十来岁,(这些燕子)也不知生息繁衍了几代。”文庭走来,问道:“沿途只见胡陈的村民忙于播种插秧,文庭疑惑,为何你们要提早插秧呢?”慧儿道:“提早?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年的收成决定来年的生活,所以何时播种就显得格外关键与重要了。每年,爹爹都会记下燕子到来的时间,村里人都相信,燕子的到来,也预示着播种季节的来临。”这时,张裕(村长)走进屋,接着慧儿的话:“今年它们回来的有点早,我和(村里的)老人们商榷后,都觉得今年应该早些插秧。”慧儿扑到张村长怀里:“爹,你回来了啊。”
众人相互见礼,一番寒暄后,张裕不禁由衷一叹:“……世间郎中,都和陆山草堂的一样,那该有多好啊。”他又问候道:“文庭,你爹爹如今可好?”文庭点点头:“张伯伯,家父很好……还不时念起张伯伯呢。”
夜风微凉,明月高张,诗逸临窗而立,轻扶栏杆,遥望星空。文庭走来,给她披了一件薄衣,随后轻轻握住她的手:“手,怎么那么凉,冻出病来我可不管你。”诗逸朝他微微一笑:“我爱吹凉风,要你管。”文庭扶着栏杆,迎着风:“我想好了,明天去盖苍山。”诗逸道:“盖苍山?”文庭道:“茶山第一峰。山林郁葱,华美如盖。方圆五十里,此山灵气最盛。”诗逸道:“我陪你一起去。”文庭摇摇头:“不行,山林多野兽,我不放心。”诗逸哼得一声:“本姑娘还能被野兽伤到?”文庭依旧摇着头,诗逸复求再三,一通撒娇,文庭只回了四个字:“你太弱了。”诗逸咬着唇,气道:“徐文庭,我不管,腿在我身上。”文庭遥望着星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你好比三月的春花,那怕吹来一丝风雨,我都会心疼。”诗逸不禁红起脸,轻声温柔:“有你在,我什么都不怕。”
第二日,慧儿硬要跟着文庭与诗逸去盖苍山,文庭吓唬道:“山上有伥鬼,可不要害怕哦……”慧儿胆小,只好作罢。给姜老伯送完药,文庭与诗逸就朝盖苍山而去。
两人路过一处桃林,桃花似海,灼灼芬华。方出桃林,可见一方小院,四下修竹矮篱,青山倒映,格外别致。院内,有一苍松,挂有两面素旗,一面旗上写有“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宋·胡宏《胡子知言·好恶》)”,另一面则写有“儇蕙居”。
儇蕙居内,一少女正摇着今年第一桶桃花蜜,听闻院外有嬉闹声,不禁起身而来:“两位,是来收蜜的吗?”诗逸收起长鞭,对少女摇摇头,致歉道:“这位姑娘,我们路过此地,打搅这清净,实在抱歉。”少女淡淡一笑:“没事儿。两位,既是路过,不如喝口‘沉香蜜’(蜜茶)再走吧。”
一番相谈,才知少女名叫张锦蕙,是养蜂人张永良的女儿(他们是养蜂人,每年桃花初开,就会来这里放风。这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天气好了,蜜蜂采的蜜就多,收成就好。万一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蜜蜂不仅无蜜可采,甚至在采蜜途中丢了性命……)。诗逸轻轻放下茶盏:“锦蕙,这片桃林真的好漂亮呢,还有这个小院,都好美。”锦蕙对诗逸淡淡一笑:“这里有宁海最美的桃花林,也酿有宁海最好的桃花蜜。”文庭喝着茶:“锦蕙姑娘,这儿为何叫‘儇慧居’?”锦蕙道:“爹怀念去世的娘亲,就给它取了娘的名字。爹娘都是北方人,从北向南,一路追逐着花香(养蜂人一年到头追逐花期,看上去游山玩水很风光,其实风餐露宿、转场放蜂有诸多不易),最终在此定居。后来,娘走了,生下我之后便走了……”她一脸伤怀,不禁垂眸,只见文庭致歉:“对不起,锦蕙。”锦蕙摇摇头:“徐公子,没事儿。”她淡淡一笑,收起感伤,问道:“看两位装束,是要上山采药?”文庭道:“嗯,正欲前往盖苍山。”锦蕙道:“盖苍山,这是座道教名山,陶弘景(南朝齐梁时代名士,隐逸山中,齐武帝不时向他请教军国大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曾于此游览……此山蕴涵灵气,药品尤佳。相传,山顶有‘仙人棋局’与‘石船’,山下有石室,据说藏有镇天灵宝……”
别过锦蕙,一路上,只闻诗逸道:“文庭,儇蕙居里的一切,都给人一种,一种恍惚隔世的感觉。”她停下脚步,仰面朝空,轻轻深吸一口气,闭上眼:“有朝一日,我也要在这(山林环抱的)空山幽地,筑一个篱笆小院,过上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文庭不禁道:“待繁华落尽时,静守流年。此生,愿有一处小院,四季常青、花香如你……”诗逸睁开眼,见一脸深情的文庭,不禁一羞。
穿过“东苍”村,半个时辰后,两人终至盖苍山。
爬至山腰,文庭不禁停下了脚步:“诗逸,你快来看。”诗逸凑近一瞧,欢喜道:“好漂亮的兰花,淡紫色的。”文庭道:“这是独花兰。”诗逸摇起头:“独花兰,不曾听过。”文庭道:“这是稀有的兰花,神出鬼没,不易寻得,它长于枯叶杂草之中,稍不留意,就会被我们错过。”他面带诧异:“都说独花兰长于高山,这儿为何会有它的身影?”诗逸道:“或许是盖苍山的灵气吧。”她问道文庭:“这兰花也是药吗?你不会要采它回去吧?”文庭摇摇头:“这么美丽的花,我怎忍将它入药。”一路上,诗逸跟文庭识了不少草药,学了不少药理。
不到两个时辰,两人便登顶盖苍山,药篓也已全满。云海长空,群山连绵,一望无边。俯瞰山下,只见村落玲珑点缀;张目远眺,顿感天地广阔,心旷神怡。长亭内,诗逸迎着风,来回旋转着:“文庭,这里的风好柔软。”她笑声银铃,朝天空张开双臂:“天地辽阔,人生却如此短暂。人生在世,自当‘干净’,‘洒脱’,‘乘物以游心’……文庭,你说是吗?”文庭来到她身旁:“是啊。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林岚飘浮,雾雨迷朦。下山之际,两人路过一处峭壁,文庭忽然停下脚步,他望着阴湿的岩壁,不禁笑道:“诗逸,这……这也许是我寻找多年的野生石斛。”诗逸微微皱眉,问道:“什么壶?”文庭卸下背上的药篓:“是野生的铁皮石斛。”诗逸愣是不懂,望向岩壁:“究竟是什么壶啊?”文庭轻轻一笑,解释道:“铁皮石斛是‘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常饮石斛所煎之茶,可永驻青春。”他继续道:“石斛甚是珍贵,这次,我一定要取回它。”
岩壁之下,就是深潭,文庭绕至岩壁顶部,身挂悬绳。(悬绳系于一大树,他随着绳子缓缓下放,渐渐靠近那株石斛)他小心翼翼,许久之后,才将那株石斛完整取走。望着悬于半空的文庭,诗逸心急如焚,不时喊道:“文庭,你赶紧回来……文庭,我们不要那‘壶’了……”
待文庭回来,诗逸一脸是气:“你知不知道,刚刚有多危险。”上山草药,悬临峭壁,文庭早就习以为常:“没事的,放心吧。”诗逸急道:“你发誓,以后再也不采这‘壶’了,好不好?”文庭无奈,只好假做起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