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章 东海云顶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章 东海云顶 (1 / 3)
        陆山草堂,小满将两提草药交于文庭,并嘱咐:“(都一个多月了,也没来复诊)姜老伯的病拖不得……这些药你务必让他们(免费)收下……”徐慕亦嘱咐:“(姜家家境清苦,却个个忠厚老实)……切记,姜家若是支来银两,万万不可收下。”他又道:“此去胡陈,顺道采些(珍奇稀有的草药)好药回来……切记,一路小心。”文庭点点头:“爹娘还请放心,文庭谨记。”

        沾衣堂,雨薇正在赶制油伞,她面带失落:“文庭,这阵子太忙,不能陪你们去茶山了……”文庭眉宇微皱:“雨薇,你的脸色不太好。”他关心道:“凡事,切莫太过操劳。”雨薇对他微微一笑:“未有操劳,只是昨晚休息得不好,不碍事的。”一番小叙后,文庭欲转身离去,雨薇轻轻拉住他,不禁嘱咐:“这阵儿,山路多湿滑,上山采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没走过的路一定不要走……知道吗?别让陆伯伯他们担心了。”文庭笑着点点头:“嗯。”雨薇望着文庭离去的背影:“也别让我日夜牵绊,你要早点回来,文庭。”

        素斋铺内,诗逸甚是失落:“雨薇姐好忙啊,不是说好的嘛。算了,算了……现在,倒是便宜你了,这两份好吃的你都解决了吧。老天爷对你真好。”文庭边吃边道:“嗯,老天爷是对我好,但诗逸对我更好。”诗逸微微俯身,轻声问道,问道:“怎么样?味道如何?”文庭故作难吃:“这……这……”诗逸生气道:“那那那那,就算不好吃,你也可以委婉一点嘛,真是的。”文庭问道:“诗逸,这羹里,你都放了些什么?”诗逸道:“都是寻常的五素。对了,我还加了些蘑菇。天儿刚刚亮,我特意从柳树枝桠上采来的。”她不禁皱眉:“难道是加了这蘑菇,才?”文庭不禁一笑:“加了蘑菇后,真的特别好吃。”不一会儿,两碗素羹就被他抹得一丝不剩,诗逸不禁气道:“文庭,你又骗我。”文庭笑道:“因为你好骗嘛。”诗逸欲上前打他:“以后,本姑娘不伺候你了。”文庭转而又问:“诗逸,我只听过五荤三厌,(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为五荤;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却不知你口中的‘五素’。说说嘛,五素是啥?”诗逸得意道:“真笨,‘三人成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明白了吧。”(五素只是泛指)”

        别过春芬,诗逸与文庭一路往胡陈而去。一个多时辰后,茶山便到了,诗逸问道:“文庭,这儿为何叫‘茶山’?这儿有漫山茶树吗?”文庭道:“茶山茶在宁海,算是有名的。我还曾听先生说起,相传‘茶山’前身乃东海五大仙岛之一的‘员峤’……”两人走累了,便在前方一处茶肆歇了下脚。对桌,只见一群人围坐,正聊着“大虫”。

        一胖男子道:“……被虎吃掉的人,死后阴魂不散,或是处于胁迫,或是处于自愿,痴痴地跟着虎,不思报仇雪恨,反而引着生人供老虎所食,这就是伥鬼(伥鬼不但保护老虎,还为虎谋食,若是虎死,这伥还会依附新虎,虎死伥哀)。”一瘦男子笑了笑:“为虎作伥,为虎作伥,原来这就是‘伥’啊。”胖男子喝了一口茶:“这虎化为僧,不知各位兄台听没听过。”众人皆摇头,胖男子继续道:“这成精之虎,常化为僧人,而这伥鬼,或化成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一旁,诗逸摸了摸随身的长鞭:“若真有伥鬼,定要它尝尝本姑娘的厉害。”文庭凑上前,问道胖男子:“这位兄台,这伥鬼该如何对付呢?”胖男子笑了笑:“这位兄台问的好,各位有所不知,这伥鬼虽狡猾,可它怕‘酸’,若吃了酸食,则会双眼具瞎。”诗逸问其缘由,胖男子却摇头不知。

        胖男子望向远山:“……据说,在‘茶山’,曾有伥鬼作祟,害了不少乡民。那是北宋末年……这‘伥鬼’身前是个歹毒的妇人,家有两子,后跟次子生活。一次不幸,老妇与她次子皆被老虎所食,后来老妇做了伥鬼。一日,她托梦与长子,说(云山:茶山第三高山)云山山顶的一棵老槐树下,埋有一箱黄金,嘱咐长子一定去挖。”瘦男子问:“后来呢?”胖男子捋了捋衣袖:“说来也巧,长子进山,于山腰处偶遇一道人,道人告知**已成伥鬼……这长子岂能相信,他将信将疑,便躲在那槐树之上,须臾之间,之见母亲带虎而来,于树下辗转搜索。待虎离开,他急忙跑回村中,将此事告于村民……”瘦男子不禁一叹:“唉,虎毒还不食子呢,这妇人真心歹毒啊。”诗逸问道:“那这个伥鬼呢?”

        这时,隔桌,只见一浓眉大眼,须浓唇厚,身披蓑衣的男子沉声一语:“苛政猛于虎。如今的大明朝,何尝不是伥鬼横行。”瘦男子故作害怕,不禁道:“这位兄台,打住,打住啊,这些话可不能乱说。”那身披蓑衣的男子不屑一笑:“何惧伥鬼。”店小二提来一壶新茶,不禁打趣道:“这位兄台,你怎么回事?以后可说不得了,免得惹来不必要麻烦,万一官差。”诗逸不禁起身,打断道:“什么惹麻烦,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畏惧百姓之言,就该善待百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见诗逸一脸激愤,文庭不禁轻轻一笑,他痴痴凝视着诗逸,心念道:“这就是你,从来就是这样,让人不得不爱。”他拉了拉诗逸的衣襟:“快坐下,他们只是在说笑,你又何必当真。”

        喝完一盏茶,文庭与诗逸继续朝胡陈而去。阳光煦暖,风如绸缎般柔软。从茶山往东,尽是高山深林,重峦叠嶂。

        又过了一个多时辰,只见诗逸拉长了声,喊累道:“文……庭……我们休息会儿吧。”文庭给她递来一壶水:“再走半里地儿,就到了。”诗逸摇着头,嘟起嘴:“还有半里啊。”文庭抬起头,望向山顶:“越过这个山头,就能见到胡陈村了。”

        至山顶,穿过一方紫竹林,只见前方豁然开朗。居高俯瞰,可见远山苍翠,梯田蜿蜓直上,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梯田之状: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如仙女身着之披帛)霎时,云雾轻薄,不似人间。诗逸指道:“文庭,你看那边,那儿就是胡陈村了吧?”文庭点点头,朝诗逸一笑:“我们走吧,下山不会累的。”诗逸哼得一声:“带路吧。”

        下山途中,两人越过一处松林,至一方梯田。田内,村民们都在为插秧做准备。有人正在拔苗床中的秧苗,有人正在将秧苗困成束运往高坡的水田……他们相互帮助着,一阵长飞吹过,迎面而来的,都村民淳朴而满足的笑容。

        文庭忽然停下了脚步,挥起手:“慧儿姑娘,慧儿姑娘。”不远处,一甜美清纯、扎着马尾辫的少女不禁转头:“唐妹妹,徐公子。”她朝文庭与诗逸跑来,欣喜道:“你们怎么来了。”诗逸轻轻一笑:“怎么,我们不能来看看你呀。”

        一番寒暄后,只见慧儿道:“今儿啊,我们要把南坡的水田都插满秧苗。”诗逸惊然:“今天?都要弄好?怎么可能。”慧儿笑了笑:“人多力量大,太阳落山前,一定可以的。如此,明儿就不用在天亮前起床了……也能稍微放松半天……”

        傍晚,众人归程。

        胡陈四面环山,村落不多,村中古树却不少。桥下,溪水潺潺迂回;溪边,柔软易折的竹子上,都筑着一个个温暖的小巢。慧儿道:“白鹭是吉祥的象征,村民对它们都很友善……”远方,炊烟袅袅。不知不觉,三人已至村长小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