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章 春华香樟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章 春华香樟 (1 / 2)
        嘉靖三十三年,春寒已解。

        西越山,青竹峰:

        徐盛持剑,于百丈高的悬崖,迎风而立:“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人,不必仰谁的鼻息而活。天下之大,人生苦短,自当随世不羁。”他望着长空,擎起泪:“三娘……”

        西泠别院:

        阳光从空中倾洒下来,林蓉倚着门栏,就着和风,思念道:“你相信,终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无贵贱之分。虽万千曲折,砥砺前行。”她望着门前那一池春水,微微垂眸:“当今之世,很多人是还活着,可事实呢,他们早已死去……”

        嘉靖三十三年,秋日静留。

        “这估计是夏日最后的蝉鸣,那肆意的流云、那潺潺的流水、那晚风的微凉。闭上双眼,静静地去聆听……那竹风铃的轻吟……”陈雨薇扶着窗栏,双眼轻闭,唇角微扬。一阵清风吹来,她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了出来。

        自幼,雨薇就随父母从宁波府迁居至宁海。她的脸蛋儿温润似汤圆儿,一双水灵大眼,悬着一轮柳叶细眉,是极地道的宁波风韵。如今,十几个春秋下来,她已成了道地的宁海姑娘。

        楼下,青木行人,来来往往。沿街,小贩的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

        “爹,我走了。”雨薇拿起两把油纸伞,轻轻推开门扉,往城南而去。每月中旬,会很多虔心向善的妇女,一并相约去福泉寺拜佛诵经,折返来回,十日为期。(这月,雨薇与诗逸的母亲都在福泉寺拜佛诵经)

        城南河畔,碧水悠悠,小桥通幽,青屏绿秀。

        “不知不觉,这棵香樟已经长这么大了。”诗逸轻抚着树干,惆怅道:“酷夏不透风,寒冬遮日头,怎比那杏花梧桐风吹柳。世人嫌你,怨你,为何你……还要如此坚守,独尝寂空?(春华香樟故事:以“空寂”、“坚守”、“世人不解”为主题。)”一旁,树荫下,文庭荡着秋千,他转头望向诗逸,不禁摇头一笑。诗逸又道:“为何,为何每年冬天都会如期而至,而你却依旧四季常青,容颜永驻。你可知,不拘春秋,惹得多少嫌语片愁?”文庭跃下秋千,不禁道:“纵无垂柳梧桐的风情万种,尚可让你在盛夏遮蔽日头。都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受它恩惠,竟无半句感恩,何来诸多抱怨?”诗逸转过头,嘟着嘴,嫌弃道:“文庭,我岂真在言树?”文庭道:“若不是,你何来如此闲愁?”诗逸眉黛紧蹙:“你还记得福泉寺里,那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吗?”文庭回忆着:“带发修行的尼姑?”诗逸点点头,指着四周的香樟树:“这片临江的香樟林,是她亲手栽下的。”文庭不禁问道:“香樟,难道这里有故事吗?”诗逸点点头:“当然。”她来到文庭身旁,轻轻坐上秋千,摇了摇:“文庭,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事儿,让人闻之心伤,久久不能自己。”文庭轻轻抚了抚她凌乱的秀发:“就像……雨过窗台,总会让人心有牵挂,剪不断,乱如麻。”诗逸又问:“文庭,你相信缘吗?”文庭只是道:“缘起缘灭,清浅情深。”诗逸道:“倩姑姑也常说,缘浅缘深,遇见就好。”她望着一棵棵香樟,不禁走进了当年,那个烟雨绵绵的宁海:“香樟……情缘……故事的开始……”

        忆昔流芳——

        阿楚总喜欢一个人发呆,望着流云,心生思念:“……他向来洒脱不羁,儒雅偏偏……不动怒、不开怀……”

        前童小镇,家家户户枕河而居。小镇西南,有两间紧紧相挨的豆坊,两位东家各有一女,一女名阿楚,一女名舒萱,皆出落得如花似玉,绝尘清艳。她们年纪相仿,兴趣相投,从小便以姐妹相称。

        午后,山寺,清池里的荷花都热得低下了头,蜻蜓在池面无尽徘徊,不时轻点着水面。若说是‘缘’,在她俩十七岁的盛夏,恰好遇见了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