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苦学 (1 / 2)
来到了姜家,小景似乎发现了一个宝库一般,且不言姜家的书籍堆砌纷繁,光是给姜、小景、家旺讲学之夫子,要么是颇有造诣之人,要么是身行万里,学问广博之人,再要么是久经商场、谙于俗世人情之人,更有道德轩的清雅之境。小景虽仍然干着书童应干的差事,但是小景闲时完全可以随意在姝园徜徉,夏季,于湖中坐着,果真是“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的惬意。
姜家虽是经商之家,可是由于姜功的关系,姜家经的是儒商,如清朝晋商乔致庸一般,姜功弃文从商,在各地的当铺、粮店、药店无不以“信”字为先,一讲信,二讲义,三讲利。
这此间的一年多中,小景尽力攫取着浩瀚的知识。从第一天听学起,她每日午餐后会练习算盘,一年后,不光精于此道,还达到了熟练的珠心算的地步,并且还抽空读了《九章算术》《算经要用》这样的术书。
早上,听各色人马讲经商之事,一有点滴体会便会记下,容下来细细再思量。午休后杜夫子的讲学让小景应接不暇,啧啧称妙。以至于平时和姜华宣,裴家旺一起说笑玩乐的时间少之又少,姜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又是一年春,春去芳菲尽。小景在姜府已经一年有余。与菊望时常书信来往,只是见面的机会不多。方塘学馆的同窗们是再也未曾相见。
这天早上姜功难得来为此三子授学。小景知道,不久,姜华宣便要开始跟随他叔父,做一个准客商了。今天姜功讲的另小景大开眼界,同时,一个很重要的疑问终于从心中升起。
课上,姜功道:“姜某第一次来此授学,吾今日不讲自身经历,只讲一人,白圭”
“先生,就是那位留下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警世之言的商人之祖白圭?”,姜华宣也忍不住期待了,这样一位彪炳千秋的人物,虽然早就熟稔其事,今日听叔父讲之必是不同的一番收获。小景和家旺亦是期待着。虽然二人对这位外表凛冽的姜功难免有些怵。
“是,不过多数世人只是记住了这句话,却未曾深思白圭如何做到此番神算的。人弃的都是当时不需用的,人取的都是当下所需要的,若是人人可虑及于此,便无白圭此人了。”
姜功稍停,又道“即使虑及此,多少人又可坚守自己呢?此次讲学,在吾而言,只谈两点,诸子须认真听辨,人之所得,各益于己,亦可多多益善”
“姜老师,烦请先告知我们几个吧,我这脑袋怕听晕了,啥也听不来”,家旺憨憨一笑,丝毫不觉不好意思。
姜功面色不改,“强萦于耳,不如躬得之”,拒之。
“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白圭之策,可从计然说起。计然有言‘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与白圭之言异取同工。究其本质,是深明了农商工的兴来循环之道。农业看天时,看岁纪星象,只要把握好盈亏之道,便如神助。天道有轮回,万物有流转,其行如流水。”,言罢,书斋鸦然。
“知天道,不足矣,守之为贵。太史公著之书中,还记载了白圭认为为商该具备的四种品性,诸生可知?”
“智、勇、仁、强。智以权变,勇以决断,仁以取予,强以所守”,小景信口拈来,倒不是乐小景有多么博文强识,只是常反复温读过而已。
姜功这才注意到了小景,猛觉得好似何处见过。恍惚了一下,还是拉回了思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