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暗潮涌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暗潮涌动
  陈越站在船头上看着这碧海蓝天,海面上没有百舸争流,没有商船无数。想起后世历史书上写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不觉感慨万千。如果大明能持续的一直航海两百多年,以汉人的聪明勤劳,什么发现新大陆,什么绕地球一圈之类的,估计压根就没欧洲什么事!可惜了在郑和之后,大明在海洋方面算是销声匿迹了。一直到了隆庆开关后,大明才算重新上线与世界连接,各国为了和大明贸易,交易都用白银,这时全世界的白银就哗啦啦的流向了中国。“还是做生意有钱,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陈越不觉感慨一声道。王承恩在旁听到皇帝突然这样冒出一句,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就假装没听到。王承恩最近老是听到崇祯皇帝就突然莫名其妙的说一些话,都怀疑皇帝是不是从树上摔下来摔到脑子了!陈越也不管别人在想什么,只想着去了南京怎么弄钱,兜里没钱不单是没有安全感,就连江山都要没了!在后世的时候看穿越,都说水泥最容易造出来还赚钱,看来去到南京也得赶紧试试。陈越这一想钱的事就头疼,这税收就像是发的工资,本来就不够花了,还这也要花,那也要花,就算穿越来当皇帝了也还是打工仔的命!想想都要哭,太难了!

  吴三桂接到火速领兵入卫京师的旨意后,立即率兵西进,兵至玉田一带时,突获京师陷落皇帝不知所踪的消息后,有点不知所措。此时的吴三桂正对着中军帐篷里挂着的一幅**看个不停,一直考量着是继续领兵西进京师还是退回宁远继续防守满清,待明确了皇帝的消息后再作出相对的选择。最终思考再三决定先退守山海关,进一步打探到皇帝下落的消息后再打算。

  李自成在皇极殿分封完各将领后,发现一个宫女长得水灵灵的,而且气质跟别的宫女也不一样,顿时就喜欢上了。自此李自成便在紫禁城住了下来,并把那宫女封为了妃子。起初农民军军纪严明,与民秋毫无犯,但不久后却开始了拷掠京官,四处抄家,兵丁也掠抢民财。致使京城恐怖气氛逐渐凝重,人心惶惶。为了瓦解明朝在北方的残留势力,李自成也多次遣使招降退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但是吴三桂没有回应,李自成便有意亲征山海关。

  盛京皇宫的崇政殿内,有个小孩正坐在主位上打着瞌睡,他就是刚登基不久的爱新觉罗·福临,满清的第二个皇帝(这里不算努尔哈赤为皇帝)年号顺治,他的下面站着的是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各个亲王贝勒。多尔衮也不理会打瞌睡的小皇帝,开口道:“本王收到确信消息,明国流匪已攻破北京,今天本王召集各位前来就是商议我们大清是否出兵南下,逐鹿中原。”多尔衮刚说完多铎就接着道:“本王愿领兵为先锋为我大清开疆拓土。”多铎是多尔衮的亲弟弟,一直以来都是唯多尔衮马首是瞻。礼亲王代善在一旁眯着眼睛没有表态,一把年纪了的他,对权力已经没有什么渴望了,他只想还能在温柔乡里再多躺几年。肃亲王豪格跟多尔衮竞争皇位失败后,就凡是多尔衮同意的,他就反对,凡是多尔衮反对的,他就同意,反正就是跟多尔衮对着干。所以他出声道:“流匪攻破了北京,但他们的皇帝呢?逃没逃掉?如果他逃到别的地方召集了其他军队,我们大军南下岂不是帮他剿匪了?”多尔衮一听到豪格开口说话,心里就恨得牙痒痒的,但也只能当没事一样接着说道:“据可靠消息,流匪已经几乎占领完了明国的北方,只要我们大军入关,明国的大片北方领土我们就唾手可得,到时跟明国划黄河而治或者划长江而治也不是不可能,最后是否定鼎中原也犹未可知!”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代善在多尔衮说完后略加思索,出声道:“本王赞成大军南下。”同为辅政大臣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起初也如代善一样默不作声,此时也随同代善一样道:“本王也赞成出兵南下!”豪格见代善和济尔哈朗都出口赞成了,心里暗骂一声这两个老不死的,只能也说道:“既然礼亲王和郑亲王都赞成了,那本王也愿随军南下,只是该从何处入关?”多尔衮见大家基本都同意了大军南下,心里暗笑:果然都是一群无利不起早的家伙,不过这样也好,到时入了关,夺取了明国大片繁荣之地,自己的威望又更上一层楼,到时让众人推自己登皇帝之位谁还敢说三道四?想到这不觉看了上面的小皇帝一眼,就道:“本王料想那流匪必不会放过山海关,本王领本旗兵马到山海关外伺机而动,其他亲王旗主领本部兵马绕道蒙古从喜峰口、古北口入关,会师明国京师,大军入关后不许屠戮抢掠,违令者军法处置,不知道各位亲王对这有何异议?”在场的各位几乎都是入关抢掠过的,自然知道关内的繁华是关外无法比拟的,此时若能入主关内,尽享繁华,那是乐意至极,哪还有什么异议?只是这个不许屠戮抢掠会让下面的人有点难受而已!但是自己该怎么享受还是怎么享受,而且还能比在关外享受得更舒坦!便同声道:“无异。”多尔衮道:“既然无异,那就请皇上下旨大军南下攻取北京。”

  四月,清顺治帝在笃恭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统大军南下,第一阶段作战目标——消灭明国北方流匪,入主明国北方。

  南京皇宫文华殿内,南京六部尚书俱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是带兵北上勤王的,走到浦口的时候闻悉京师陷落,就又退回了南京)自听闻北京陷落后,他们每天都进宫在文华殿内商议讨论北京的事以及代替北京行使全国政令。最让他们不安的是崇祯皇帝至今下落不明,皇子们也毫无消息,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就开始有的大臣参考代宗的故事主张先另立新君,以防变故,有的大臣主张领兵北上,收复失地,有的大臣主张得到北京的确准消息后再做决断,如此争吵了些日,也无法得出几方都认可的方案。这日一如既往群臣又在文华殿内争吵不休,这时一个内侍来报的消息让群臣都安静了下来。“皇上已离京南下,不日即到!”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