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收人 (1 / 2)
天津码头入口处,有一个士兵,叫段云,他正四处的观望,像在寻找什么。这时一个不是士兵打扮的人对段云说:“云哥,每次这种跑腿的苦差都是要你来做,要不你别干了,你跟我去静海帮,以你的身手和能力,用不了多久肯定也是堂主。”段云看着街上为数不多的人回答道:“小琏,今后这个事不要再提了,我是不会去的。”
这段云和李琏是发小,两人儿时就调皮捣蛋,打架惹事从来就不会少了他俩。段云的父亲会做点小生意,所以生活过得也还可以,李琏家就过得很清苦,他父亲又有病在身干不了重活,依靠邻居们的救济,生活也算勉强的维持了下来。很多时候李琏来找段云玩耍,段云家都会留他下来吃了饭再回去。在李琏八岁那年,他父亲病发去世,段云家帮他父亲料理了后事也收留了他。
崇祯元年的时候,段云自觉科举无望,家里的一切让李琏多帮忙点,就离家寻师学艺去了。李琏也不是个读书的料,段云离家后不久,他也不去学堂了,在外面跟一群混混一起胡非做歹,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趟段家。段云的父亲见儿子和李琏双双离家后,觉得自己的后半辈指望不上他们了,就收了一个养女。
崇祯十四年,瘟疫(鼠疫)传播到京师,段云父亲在京城不幸感染,回到天津不久就病发身亡。养女在照顾他的时候也感染了瘟疫,隔天也身亡随她养父去了!李琏在听到手下禀告段家的事情后,立即奔赴去了段家。做了些防护措施后进屋把两具尸体搬运到了郊外火化,然后回来也一并把段家的房子烧了!李琏看着这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自己眼前慢慢化为灰烬,心内五味杂陈。李琏的几个手下见李琏脸色不是很好,都不敢言语,就静静地站在他身后。邻居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也是静静的看着房子慢慢化为灰烬。其实邻居们心里都很感激李琏,在这兵荒马乱,盗匪丛生的年代,是李琏以他的背景在默默地守护他们这片街区的相对安宁。
崇祯十六年冬月,寒风凛冽,官道上只有一骑徐徐向着天津城走去。只见马上之人身材高大,衣着也不厚重,在北风呼啸之中似乎都不觉寒冷。在离天津城还有十里地的官道旁的一个土丘背面,有十几个人正躺在铺满干草的地上有一句没一句的瞎聊着。就在这时,一个负责放哨的手下突然小声道:“大哥,有人来了!”躺着的十几个人一听到这话,像打鸡血了一样顿时变得精神抖擞,立即站了起来,迅速爬上了丘顶观望。当他们看到的只有一人一马的时候,顿时就失望了!原本的他们是不会如此火急去丘顶观望的,只是这都十多天了,走过的除了难民还是难民,现在听到了有人来了,那个心情能不激动吗?!失望归失望,“买卖”还是得做,领头的带了五个人去牵马就向骑着马向天津城走去的那人奔去。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五个汉子骑着马横在官道上拦住那独自骑着马往天津城去的人,为首的那人如此说道。
“哦?这官道什么时候成为你开的了?这一片光秃秃的哪来的树?莫不是你想讹我?”被拦住去路之人问道。
“爷这不是讹你,是劫你,识趣的赶紧把财物和马匹留下,若不然待会儿人财两空,身首异处可就怪不得爷了!”为首的那人冷笑道。
“唉!真是世风日下啊!”被拦住之人仰天一叹,接着道:“你们就此离去,对你我都好,如要继续纠缠,刀枪无眼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好啊!爷倒要看看你怎么个刀枪无眼?!弟兄们都给我上,老子今天非剁了他不可。”那五人为首之人的话音刚落,其他四人已经提起武器驱马走向那人。
被拦住之人并不慌忙,从马鞍上解下绑着的一杆红缨枪,然后枪出游龙,瞬间把两个劫匪挑落马背,其他三人见此一呆,惊醒过来后便策马向那人砍来。剩余在土丘上观望的人,见事不妙,已派人回去叫弟兄。只见被拦路之人一杆红缨枪使得出神入化,又将两个劫匪挑落马背。为首之人见事不妙,立即下马跪倒在地道:“大侠饶命,小的上有老下有小还要养活,请大侠饶小的一命。”
“世道是不太平,但以谋害他人为生终究是不可取的,带上你的兄弟回去疗伤吧!”被拦路之人擦拭着枪尖上已经凝固的血迹无奈的说道。
“谢大侠不杀之恩!”说完起身去扶倒落在地的那四人上马,然后往土丘背面去了。
那回去搬救兵的劫匪,在回到半路的时候就碰到了自家兄弟,过去说明情况时,发现他们的老大也在里面,赶紧添油加醋的描绘了一番发生的情况。“琏哥,那人的身手恐怕只有你才能打得过他了。”那回来搬救兵的劫匪拍着马屁道。被称做“琏哥”的那人正是李琏,经过这十多年的打拼,从当初的一个小混混,到现在已经是让人仰望的静海帮的堂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