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换个环境 (1 / 2)
康程说:“到东部去,先去适应环境,然后等待新的指令。”听到这里,杨宇明白这是一种潜伏性质的任务,心中有了些兴奋,因为情报工作是两头重,一是情报获取,一是情报分析,潜伏是其中的一头,上级安排这样的任务给自己,说明对自己的信任和肯定。
“到哪里去?”杨宇问道,康程从文件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递给杨宇,杨宇打开一看,只有两页打印纸,杨宇扫了一遍:“吕忠,九莲县人,25岁,农民……。”下一页是“段庆和,57岁、吕彩花,52岁,莹霞县清波湾镇涌砾村,渔民……”后面是行车路线和工作方式。
康程说:“这老两口是军属,两个儿子一个是西北雷达部队的,一个去年军校毕业后到一个国家的使馆作武官,你是以他二儿子战友弟弟的身份去投奔他们的,但是对外说是吕彩花娘家侄子,称呼吕彩花姑姑,注意,你是山里人,生活拮据,没见过世面,到涌砾村就是想打工挣些钱。”
康程看到杨宇看完了文件夹中的内容,接过文件夹放进文件包里,说:“你的任务就是熟悉渔民生活,掌握涌砾村的方言。”杨宇问:“多长时间?”
“任务紧急,你要加快进度,也许三个月,可能就一个月,等指令吧。”
“什么时候出发?”
“中午吃过饭再走吧,可能要过段苦日子了,这一袋子是你日常用品,衣服和鞋子都是按照你的身材找的,你看合适不合适。”说完,康程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
杨宇拉开“蛇皮”提兜拉链,有一套不太厚的被褥,虽旧却干净,衣服是老旧的黄色套衫,上面有几个小洞,蓝色的中山装皱皱巴巴,蓝色的裤子和高帮解放胶鞋,杨宇想这些东西在明水早就没人穿了,杨宇拿起武装带,说:“这个不太合适。”“仿制的,在农贸市场买的,打工的人有用这个的。”杨宇仔细看了看,卡扣薄而且腰带用料也薄。
吃完午饭,杨宇换上了衣服,除了头发干净整齐,其他地方已经是个农民工了,康程看了满意地将杨宇送到了车站。
下午三点二十,杨宇坐上了驶向东南的列车。
倒了火车再倒汽车,在莹霞县城找去清波湾镇的长途汽车,可能是因为天晚这是最后一班车,车到站还没有停稳,人们就追着车门跑,开车司机就是不停车,让人们追了半个站,杨宇有点担心人群中有人摔在车下怎么办,可是人们就这样追着车跑,拥挤着却没有人跌倒,车门一开,呼啦的向上挤,推搡着谩骂着。
杨宇开始挺超然,在后面旁观,忽然感觉没有进入一个外出农民工该有的状态,就向前挤过去,前面一个老太太向后看了一眼,嘴里嘟囔一句,杨宇也不在意,推着老太太挤到车门前,这时看到一个穿夹克的将手伸进一个男人的背包,眼睛却四下张望,当目光和杨宇对视时,手不自觉的抽了回来,杨宇不在意这些,被人流拥着,推着老太太上了车,车上已没有座位,只好站着。
杨宇在清波湾镇下了车,天已经黑下来,车停下后摩的就过来拉客,杨宇没有叫摩的,而是按照记忆中的路线向涌砾村走去。
昏暗陌生的环境,清冷的风带来了海的咸腥,刺激了杨宇的每一根神经,困乏劳累被吹得无影无踪,走着走着,杨宇心中有了一丝漂泊在外的游子,夜半归家的感觉,胆怯又兴奋。
在村口,遇到了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人,杨宇向前问路,那人领着一直来到一家,推门进屋,杨宇看到一对五十岁左右的老两口在吃饭,带路人进门说道:“四哥,有人来了。”老两口从灯下的小桌旁站起身来,神色紧张的看着杨宇。
杨宇说道:“二姑,我是小忠。”这对老夫妻很疑惑的看着杨宇。
在这僵持的时候,杨宇也有些头大,心中责怪康程,安排的太大意。
带路人眯着眼睛看着杨宇,像在观察一个通缉犯。杨宇说道:“二姑,你从孟隘嫁过来的时候还没有我呢,你不认识我。是二哥把你的地址给我的。”杨宇想把一切能提示的信息一气说了出来。
这时,那个女的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我哪里是从孟隘嫁过来的。”然后对领路人说:“主任,这是找三哥家嫂子的吧。”领路人略显尴尬,问杨宇:“你不是要找段新河吗?”杨宇没有多计较,说道:“是段庆和家,俺姑叫吕彩花。”那女的说道:“我说是吧,三嫂子是从孟隘嫁过来的,走,我带你过去。”说着,饭也不吃了,和村主任一起带着杨宇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