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多面生活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多面生活 (2 / 2)
        杨宇不懂建房,后来去找杨世海,杨世海知道杨宇翻盖房子的想法后,一口答应下来,说:“你准备好钱,我给你组织保证让你满意。”说完就出去联系了,就这样两周房子就建好了。

        也有让杨宇不高兴的事,真是该来的总会来的。

        进入麦收季节,厂里工人都很头痛这个问题,不请假,家里人太累,请假吧,扣全勤奖扣的很多,每年这时都人心惶惶,杨宇后来戏称为“麦收恐慌症”。

        这天下午,杨宇下班刚出车间,被刘金祥叫住,说:“你明天不用上班了,去我家帮着收麦子吧。”杨宇说:“要和黄亚玲讲好,否则要扣奖金的。”刘金祥说:“我都搞定了。”说完后,和杨宇一起走出车间大门,路上告诉杨宇早上四点到北刘庄,他在村口等着。

        晚上吃完饭,杨宇便将明天要帮刘师傅家割麦子的事告诉了妈妈,韩月芹听后眼中流露出一丝心疼,说:“割麦子很累人,你悠着点,别一直闷着头干,割几镰就直起腰来,如果一直闷着头割,一会腰就直不起来了。”杨宇看到妈妈担心和忧郁的神情,便过去搂住**臂膀,说:“就我这体格,割个麦子还能累着了。”

        韩月芹说道:“多少壮劳力‘过麦’都要被扒层皮,你可要小心。”然后告诉杨宇明天要穿长袖衬衣、怎样使用镰刀、怎样打捆等等教给杨宇。

        杨宇入伍之前也在家里干过农活,但大都是边干边玩,妈妈和姐姐是主力,也有家族里的叔叔、哥哥来帮忙干,自己看得多干得少,现在听妈妈一说,觉得这里面很有门道,说:“这里面这么多讲究呢。”韩月芹看着儿子说:“要是在旧社会,给地主家收麦子不会干活,挣得少还受累。”

        接着就把听老辈人讲的地主家收麦时长工、短工和“帮客”的角色当故事讲给杨宇,杨宇听了突然想起了鲁迅小说中“吃人”的图案。

        看到杨宇神色严肃,韩月芹意识到自己说多了,就说:“你师父教你本事,平时也不好答谢,你好好干,算报答你师傅,只是别累到了。”杨宇点头答应。

        凌晨三点半,杨宇定的闹钟响了,杨宇起身想悄悄出门,刚一开门,韩月芹的堂屋门也打开了,韩月芹拿着一顶草帽、一个军用水壶过来递给杨宇,说道:“天还没大亮,路上小心点。”杨宇笑了笑,说:“没事。”骑上车走了。

        一路上已经有不少人家在地里开镰了,杨宇来到北刘庄,刚一过桥,就看到刘金祥站在村口,看到杨宇骑车过来,还没等杨宇下摩托车,便热情的说:“先回家,先回家。”说完坐上杨宇摩托车后座进了村。

        刘金祥家里已经有三个人了,介绍过后杨宇知道两个男的一个在厂里做搬运工,叫刘长生,瘦瘦的,是刘金祥帮忙介绍到机械备件厂的临时工。另一个叫张胜,个子也不高,在县里干城管,也是刘金祥通过七大姑八大姨介绍的工作。

        这两个人是刘金祥经常说的“成就”,以显示人脉和为别人“办事”。

        另一个年轻妇女是个什么“亲戚”,也是帮忙割麦子的。

        刘金祥的老婆是个一脸横肉的胖女人,端来了一盆馒头和一大碗咸菜,说:“大锅里有米汤。”然后把盆放在台子上,接着说:“我血压一直下不来,要么我也一起干了。”杨宇笑着接过来说:“不用你,师母,我们几个就干完了。”听到杨宇说话,刘长生和张胜都转过头来看着杨宇,刘金祥老婆一听挺高兴,说:“老刘说你力气挺大的,干活可不能输给长生他们。”刘金祥在一边训斥老婆说:“就你话多。”拉着老婆回到屋里,张胜小声说道:“每次都这一套。”

        天朦朦亮,四个人就在地里干起活来,干了一会杨宇就感到有些累,关键是特别枯燥无味,完全是简单的重复动作,可是自己直起腰的时候,总是看到其他人在干活,也没有看到别人活动腰,难道这些人不腰痛。刘长生和张胜的镰刀声利索,“唰、唰”的很有节奏感,一会就跑到前面好远了,只有那个女“帮客”和自己差不多,而且别人放倒的麦子也比自己的整齐好看,杨宇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他仔细观察了刘长生的动作,发现入镰时,身体要斜一点,高度不要太低,手臂不能夹着,要放开放松,经过几次实习,杨宇动作果然快了,只是还不熟练,身高上也吃点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