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 沐闯大闹元宵节 浩成初识少林棍法 (1 / 5)
上章说到浩成创立图书馆,恢复军训制度。
这几日,浩成忙着与内阁众大臣商议内政方面的政策。浩成还命梁山好汉“圣手书生”萧让之女萧妙香,令其在军魂阁内描绘了大明开国功臣的图像,皆按照真人大小,由陆游、李清照题字,配上个人事迹、功劳等,供浩成时常前往怀旧。(之前第一百四十章也说过,如日后有大功者皆可放置军魂阁)。
这萧妙香继承了其父萧让的本领,不但能写诸家字体,又善写苏、黄、米、蔡四种字体,还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
大明在浩成的治国下,蒸蒸日上。基本上浩成当年在燕地实行的政策均推广了全国,尤其是老百姓的尚武之风渐渐恢复,农民又不用交税,商人都开启了海上贸易。
一眨眼马上再过几个月,就要到上元节(即元宵节),浩成与安娘、银瓶、呼延玉英、吴瑜、萧塔不烟打算乔装打扮,出宫体验一下元宵节,顺便可以微服私访,体察民情,与民同乐。
毕竟浩成老是在紫禁城里办公,都快憋出病了,而银瓶与玉英也是闲不住的人。大家准备了一下,浩成又挑选数十名锦衣卫,还有右军师郭文,首辅范直清,身穿便服随众人一起出宫。
上元节(元宵节)到了宋朝,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都有燃灯活动。宋代元宵除了“妇女出游街巷,自夜达旦,男女混淆”的狂欢外,还有官员派发利是、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狱机构会利用灯饰、图像演绎狱户故事或陈列狱具等。元宵节在宋代发展成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
不过浩成将灯节正式改名为“元宵节”,且节日持续的时间更长,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只见北京城内的女子,无论是生在富贵之家,衣丰食足的,还是穷苦一般百姓家的皆身穿明朝规定“袒露装”。
而北京城大街灯火,笙歌盈耳,也有跳鬼判的,也有踏高竿的,也有舞翠盘的,也有闹龙灯的,也有骑马灯的,铮铮镗镗,跳跳叫叫,挨挨挤挤,来来往往,若老若幼,若贵若贱,若僧若道,若村若俊,多少人游玩;凭你极老成的,极安静的妇女,不由她心神荡漾,一双脚只管向外生了。遇一班好事亲邻,彼此相邀,有衣服首饰的,打扮了出来卖俏;没有的,东借西借,要出来走桥步月。
北京的樊楼更是热闹,原来汴京樊楼的主人乃是李师师,经过浩成的资助,李师师又在北京开了樊楼分店,并且将樊楼总部设在了北京。
而且浩成还建议李师师开“全国连锁”店,逐步将樊楼开遍全国,使樊楼称为现在的酒店兼宾馆以及酒吧,三位一体的服务客栈。
话说浩成一行人,到处玩耍,享受美食。而柴米油盐酱醋茶。直到宋朝,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酱油。白糖也已经普及,用来做蜜饯。
宋朝时五味只缺一种,辣。辣椒是在历史上的明朝才引进的。所以目前“浩成统治下”的大明国,暂时还没有。
虽然说一日三餐从唐宋年间起,才渐渐扩大。但是也只是仅仅局限于中产阶级以上,很多农民依然是一日两餐,甚至是一日一餐,有时甚至是一日一餐也无法满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