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新朝制度初定 (6 / 7)
至于军旗这块,浩成则根据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的旌旗篇所写,制定了十七种军旗。
1.清道旗,有两面,方四尺(约1.28米),旗心蓝色,旗边红色,旗杆长八尺(约2.56米);旗杆顶用木葫芦头或葫芦头上加枪头。清道旗有两种用途:行军时,清道旗举在队列前方;操练演习时,则与掌号笛一起执在马路上,引领哨官、哨长、队长到将台听候命令,结束之后再引导他们回营。
2.金鼓旗,有四面,方七尺(约2.24米),素黄色,“金鼓”二字大二尺(约0.63米),用黑布制成;旗杆高一丈二尺(约3.84米),旗杆顶用璎头雉尾珠络装饰。此旗用来引导金鼓。
3.门旗,有十面(“五方各二面”[4]),方六尺(约1.92米),旗心颜色与方色(注:阴阳五行学说将方向与颜色组合起来,东南西北中对应青红白黑黄,一方一色,简称方色。)相同,旗边都用黄色;旗杆高一丈二尺(约3.84米),旗杆顶用缨头珠络雉尾装饰。此旗立在领兵将帅的营门处。
4.豹尾旗,有两面,用绢裁成,画成豹尾的样子,宽一幅,对折后长七尺(约2.24米);旗杆用坚木,长九尺,旗杆顶装上利刃。此旗在路边或营门立起来后,不允许任何人随意出入,除非有主将的号令旗箭,不论来人官职大小,一律按军法处置。
5.五方形旗,有五面,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和中腾蛇,方五尺(约1.6米),旗心与方色相同,旗边用旗色的生色(注:生色即相生之色,旗边与旗心的颜色搭配须要符合五行相生的原则),不能用与旗色相克的颜色。旗杆高一丈五尺(约4.8米),用缨头珠络装饰。此旗用来表明营阵的方位,士兵的行动方向也听从此旗指挥。
6.五方神旗,有五面,分别是东方温元帅、南方关元帅、中央王灵官、西方马元帅和北方赵元坛,方五尺(约1.6米),旗心色与方色相同,旗边用旗色的生色。旗杆高一丈五尺(约4.8米),用缨头珠络装饰。此旗用法与五方形旗相同。
7.五方转光旗,有五面,旗用二幅狭绢(注:狭绢,即宽度窄于50厘米的绢。)制成,长四尺(约1.28米),宽三尺(约0.96米),旗心与旗边的颜色都照方色;旗上还有五色带,自下而上依次采用相生之色,长度是旗心的一半;旗杆高一丈五尺(约4.8米),旗头用雉尾缨络装饰。此旗用在将台上,与外表五方旗相对应,外表五方旗听从此旗的调动。
8.五行旗,有五面,分别是金、木、水、火、土,旗心方五尺(约1.6米),旗心与旗边都照方色,黑旗上用白绢制成字,其余皆用黑字;旗杆用长枪杆,旗杆顶用枪头。此旗在行军出征时替代转光旗使用,颜色、形制都要便于出征、不致混淆。
9.五方高照旗,二幅共十面,旗用全幅绢,长一丈二尺(约3.84米),旗色各照方色,幅尾用生色;夜间则看灯笼,灯笼用照方色薄油纸;旗杆用好坚竹,去皮刷上红漆,长一丈六尺(约5.12米),旗杆顶用小枪头、金木葫芦顶和铁梁,一定要轻便。此旗用于指示奇兵和子营中军亲兵,晚上灯笼代替五方旗之用。
10.中军坐纛,旗大一丈(约3.2米),用黑绿缎制成,旗边用白绫;旗杆高一丈六尺(约5.12米),用缨头珠络装饰,极其华丽。此旗是中军的主将旗,不可用于布列和演习阵势中。
11.二十八宿号带,有五面,中央为黄素带,四方各照方色并绘有星宿真形图,分别是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演禽真形、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演禽真形、西方奎娄胃昂觜参演禽真形和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演禽真形。此旗皆用铁十字架悬在坐纛之上,作为四方的主要指示,可以用于操习演练而不可用于战阵。
12.主将号旗,方二大尺(约0.64米),颜色随意,但不预先定下以免泄露机密,旗心上写三军司命;旗杆用长枪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