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李舜臣战死露梁海,柳成龙对质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三回:李舜臣战死露梁海,柳成龙对质 (2 / 3)
        联军前部已与日军之间展开接弦跳帮,短兵肉搏,岛津义弘亦拔刀奋战,岛津义弘的野太刀刀法迅猛,大有横扫千军之势,挥刀所过之处,必有两三士兵被其斩杀,势不可挡。日军惯于跳帮作战,但现处于不利战势,白刃战亦处于下风。

        老将邓子龙年逾七十,欲得首功,率精兵二百跃上朝鲜战船奋勇冲杀,杀敌无数。邓子龙老当益壮,舞刀生风,数人合击竟不能挡,忽然联军向日军投射火器期间,误中邓子龙所乘船只,战船起火,邓子龙无处躲避,又不愿跳海求生,旋即被三艘日船包围,日军大批跃上该船,邓子龙刀被打落,徒手搏击,拳杀三人,身中两刀,随从护卫上前掩护,邓子龙后退数步,拾捡标枪百发百中,后再度操刀与敌搏杀,因敌众我寡邓子龙力战不支,战死阵中,日军争相割其首级。

        战至中午,陈璘副将陈蚕、游击将军季金率部来援,联军左右两路各从南北向日军主力发起猛攻。日军部分战船燃起大火,日军跳水登岸又遭明军陆地截杀,朝鲜龟船分批沿岛袭掠,日军争相逃窜,小型倭船一击即沉,李舜臣所驾战船离敌过近,身边官兵中弹身亡者不少,李舜臣亲冒弹雨,擂鼓助威,于大战之中鼓舞士气,左右皆来相劝李舜臣不可亲身立于险地,连请李舜臣暂时躲避。

        李舜臣喊道:“此战是与倭寇最后一战,必须不计伤亡代价全力以赴,你们与其在乎我的安危倒不如立刻投入到战斗中去,拼死阻拦倭寇回国!”左右再劝:“大人您肩负水军统领之责,一旦有失,全军指挥如何是好?”李舜臣言道:“倭寇虽仍顽抗但败局已定,我等只需全力歼敌即可,此时绝不能再有顾及自身安危之意,全军务必舍生忘死!我心中早已决心战死在今日,我意已决,休得再言!”

        李舜臣终不幸胸口中弹,倒地不起,副将宋希立及其侄李莞前来察看,连连呼喊军医救治,李舜臣严令不可走漏消息。李舜臣叮嘱道:“战事正酣,不可宣称我已战死,否则军心必乱!掌我军旗代我发号施令,让全军知李舜臣尚在,务必全歼敌寇!”言毕李舜臣气绝身亡。宋希立及李莞嚎啕大哭,悲痛欲绝。但见战事未完,四周仍炮火连天,烟火大作,宋希立强忍悲痛,力劝李莞再次振作。

        宋希立接过李舜臣大旗继续发号施令,日军死战苦撑,实则根本无心恋战,而因明军陆续来援,被拦截的小西行长第二番队得以被立花宗茂所部接应,终于突破防线向外海退去。立花宗茂向岛津义弘及胁坂安治传递信号,此时日军已打开撤退缺口,岛津义弘得信后,当即令人向胁坂安治旗舰示意,日军开始全速撤退。陈璘见日军已突破包围,再追无益便下令收兵。露梁一战激战将近一日,日本战船受损及击沉之数已达两百,阵亡三四千人,胁坂安治领剩余三百艘战船撤出战斗。

        战后宋希立集结朝鲜水军为李舜臣举行风光大葬,并同时为邓子龙等阵亡将士祭奠。明朝水军统帅陈璘及朝鲜水军将领李亿祺等皆来拜祭。全军自投于地,抚膺大恸,连营痛哭。柩行所至,民皆设祭,挽车而哭,车不得进。朝廷追赠右议政,设祠宇纪念,号曰忠愍。

        日军于海上向日本行驶之时,宗义智前来宽慰惊魂未定的岳父小西行长:“岳父大人,到了对马岛便现在小婿那里暂住几日吧,军中已经通告太阁殿下已死,如今终于能留得性命安全回国,也不用再担心太阁殿下的怒火,该是安心歇息的时候。”

        小西行长说道:“你说的没错,是该安心歇息的时候。从一开始我们就反对在朝鲜开战,尝试了种种方法,暗示朝鲜君臣,战时谈判,蒙骗太阁,但没有一次成功,自己也几次身陷险境,一面在朝鲜苦战,一面又担心会被太阁殿下杀掉,现在虽然保住了性命,但结果仍然是一无所得,家族的财力军力都几乎所剩无几。但是你要记住,危机还没有结束,太阁殿下已死,少主年幼,家臣之间已有派系,相互敌视,丰臣家内部将有动荡,还有德川家康及各地名门谁不是各怀鬼胎,我们今后要防备的事情还有很多。”

        露梁战后大部分日军已撤回国内,而朝鲜沿海各地尚有不少残留日军未能及时登船撤离,明军随即发动追击,陈璘扫荡熊方山、多大浦、南海锦山、乙山川等地试图偷渡的日军,肃清残敌。

        领议政柳成龙在向朝鲜王李昖提交了辞职奏请之后,李昖深夜召柳成龙用膳对饮,李昖身着便服亲自为柳成龙斟酒,李昖称已经看过柳成龙的辞职奏折,不过他不会同意柳成龙的辞职。柳成龙表示此事他早已猜到,李昖说道:“那倒也是,领相很了解寡人。去者必返,郑澈也好伊斗寿也好李山海也好,不都离开过数次么,领相你也曾被罢免过几次,所以领相你也不必过于伤心。寡人是会想念你的,来日还会召你回来。”

        柳成龙答到即使再有征召他也将不再回到朝廷,李昖故作神闲,埋怨这是要斩断与他的缘分,问其为何对自己如此不满意?柳成龙说道:“殿下是灵敏善良之人,臣怎么会讨厌这样的殿下。但作为君主的殿下臣确实有所不满。”

        李昖反问:“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寡人是忙着抛弃百姓东逃西窜的君主么?寡人已经多次说过,当时王京被占领寡人若被倭寇擒获,今日这片土地早已成了倭寇的领土。难道寡人所说不对么?”柳成龙答道:“从结果上看的确如此,但是臣却是在批判作为君主的殿下,殿下毫无作战的意志,却能轻易的抛弃百姓。若是在竭尽全力后再离开,百姓们又怎会火烧王宫?是殿下您只顾自身安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